一种管道减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29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减震支架,包括垂直支撑杆,以及连接在垂直支撑杆端部的连接架,还包括第一侧支撑装置和第二侧支撑装置,侧支撑装置端部固定在连接架上,垂直支撑杆位于两个侧支撑装置之间,侧支撑装置包括外套管、滑杆、滑块,滑块设置在外套管内,滑块与外套管尾端之间形成后腔,滑块与外套管前端之间形成前腔,滑杆贯穿外套管前端伸入外套管与滑块连接,滑杆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架上,外套管尾端设有尾出口,两个尾出口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第一侧支撑装置的滑块上设有通孔,外套管内充有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通过提升缓冲减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减震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震设施制造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减震支架。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内部势必会悬挂布置管道,其中管道可用于排水布线等。随着现代化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产生,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环境因素,如地震、火灾、台风等。其中环境中的振动对于建筑的影响较大,其中振动源如地震直接产生的振动,台风对建筑的冲击产生的摇晃,地面大小车辆经过使产生的振动等,均会对建筑产生影响,而其产生的振动会对布置的管道产生影响,因此对于管道的抗震作用也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横向震动力对管道影响较大。目前申请公布号为CN110388528A公开了一种管道粘弹性组合减震支架,其包括悬吊管道、第一垂直支撑、第二垂直支撑、第一水平支撑、第二水平支撑、第一斜向支撑、第二斜向支撑、粘滞阻尼器、管箍。第一水平支撑上均匀布置多个管箍并与第一垂直支撑、第二垂直支撑连接;悬吊管道通过管箍水平放置在第一水平支撑上;第二水平支撑可同样悬吊管道;第一斜向支撑与第一垂直支撑、第二垂直支撑铰接;粘滞阻尼器与第一斜向支撑、第二斜向支撑固接。粘滞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耗散地震能量,可有效保护悬吊管道、避免其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较大变形或位移引起破坏;可减轻地震作用下管道的损伤,提高管道系统的抗震能力。但其主要通过粘滞阻尼器进行提供阻尼作用,阻尼器虽然能损耗部分震动能量,但其没有抗拒消耗震动能量的作用,导致在震动过程中,阻尼器被动产生挤压或者伸出,但复位力非常的小,容易导致管道产生单边倾斜,从而管道产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具有较强抗震能力的一种管道减震支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管道减震支架,包括垂直支撑杆,以及连接在垂直支撑杆端部的连接架,还包括第一侧支撑装置和第二侧支撑装置,所述侧支撑装置端部固定在连接架上,所述垂直支撑杆位于两个侧支撑装置之间,所述侧支撑装置包括外套管、滑杆、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外套管内,所述滑块与外套管尾端之间形成后腔,所述滑块与外套管前端之间形成前腔,所述滑杆贯穿外套管前端伸入外套管与滑块连接,所述滑杆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架上,所述外套管尾端设有尾出口,两个尾出口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侧支撑装置的滑块上设有通孔,所述外套管内充有气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固定在连接架上,通过垂直支撑杆与两个侧支撑装置的连接作用使连接架固定,在震动产生时,震动力使连接架产生左右摇晃,在摇晃的过程中两个滑杆分别在相应的外套管内产生滑动,从而第二侧支撑装置内的滑块移动时会通过连接管向第一支撑装置内进行抽气或者压气,从而使内部气压压强产生变化,气压压强产生变化后产生趋向气压平衡的势能,从而对第二侧支撑装置内的滑块产生移动反向的作用力,从而提供复位效果,而第一侧支撑装置内的滑块移动时,第一侧支撑装置内的前腔与后腔的气体通过通孔产生交互,气体通过通孔产生阻尼作用,因此减少震动效果,通过阻尼力以及气压复原作用下有效的减少震动幅度,提升对管道的保护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管上连接有通量调节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量调节器的作用改变连接管的通气孔径,从而能改变第一侧支撑装置与第二侧支撑装置的空气交互效率,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抗震时的阻尼作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通量调节器包括通量管、调节装置,所述连接管连接在通量管两端,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通量管内,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分隔板、调节盘、调节杆、锁定组件,所述分隔板固定在通量管内,所述分隔板上靠近通量管内壁设有缺口,所述调节盘直径与通量管内径相同,所述调节盘转动连接在分隔板上,所述调节盘上圆周阵列有若干个通量孔,若干个所述通量孔直径依次减少,所述调节杆端部伸入通量管与调节盘中心连接,所述锁定组件锁定调节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杆转动调节盘,调节到适当大小的通量孔端部与缺口相对,使气体能通过通量孔以及缺口从通量管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隔板设有两个,所述调节盘位于两个分隔板之间,两个所述分隔板的缺口的投影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分隔板提高对调节盘支撑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钢珠、锁定弹簧,所述调节盘外圆周侧壁设有安装孔,所述锁定钢珠位于安装孔内,所述锁定弹簧设置在安装孔内,所述锁定弹簧一端抵触在安装孔底部,所述锁定弹簧另一端抵触在锁定钢珠上,所述通量管内壁圆周阵列有供锁定钢珠卡入的锁定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盘转动的过程中,通过锁定弹簧的推动作用,使钢珠抵触在通量管内壁上滚动,当通量孔与缺口相对时,钢珠部分位置刚好卡入锁定凹槽内,从而实现对调节盘的卡滞作用,提高调节盘定位的准确性,且在工作过程中能避免调节盘产生运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通量管上设有充气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充气嘴可为两个侧支撑装置内进行补充气体调节内部气压。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套管内设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一端抵触在滑块上,所述复位弹性件另一端抵触在外套管前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性件提供持续的弹性复位能力,从而提高两个侧支撑装置的初始状态复位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在滑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复位弹簧工作的过程中滑杆为复位弹簧提供导向作用,避免复位弹簧在工作的工程中产生弯曲变形,保证弹簧能有效的进行工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抗震过程中侧支撑装置提供阻尼作用,减少震动幅度,提升抗震效果;2.在抗震过程中侧支撑装置还提供气压复位作用,提升抗震过程中的复位力,提升抗震效果;3.两个侧支撑装置相互协同抗震,提升抗震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管道固定状态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内部剖视图;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图4是通量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A的剖视图;图6是图4中B-B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垂直支撑杆;2、连接架;21、管道;3、第一侧支撑装置;31、外套管;311、前腔;312、后腔;32、滑杆;33、滑块;331、通孔;34、复位弹簧;35、尾出口;4、第二侧支撑装置;5、连接管;6、通量调节器;61、通量管;62、调节装置;621、分隔板;622、缺口;623、调节盘;624、通量孔;625、调节杆;63、充气嘴;64、锁定组件;641、锁定钢珠;642、锁定弹簧;643、安装孔;644、锁定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管道减震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垂直支撑杆1,以及连接在垂直支撑杆1端部的连接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减震支架,包括垂直支撑杆(1),以及连接在垂直支撑杆(1)端部的连接架(2),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侧支撑装置(3)和第二侧支撑装置(4),所述侧支撑装置端部固定在连接架(2)上,所述垂直支撑杆(1)位于两个侧支撑装置之间,所述侧支撑装置包括外套管(31)、滑杆(32)、滑块(33),所述滑块(33)设置在外套管(31)内,所述滑块(33)与外套管(31)尾端之间形成后腔(312),所述滑块(33)与外套管(31)前端之间形成前腔(311),所述滑杆(32)贯穿外套管(31)前端伸入外套管(31)与滑块(33)连接,所述滑杆(32)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架(2)上,所述外套管(31)尾端设有尾出口(35),两个尾出口(35)之间通过连接管(5)连接,所述第一侧支撑装置(3)的滑块(33)上设有通孔(331),所述外套管(31)内充有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减震支架,包括垂直支撑杆(1),以及连接在垂直支撑杆(1)端部的连接架(2),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侧支撑装置(3)和第二侧支撑装置(4),所述侧支撑装置端部固定在连接架(2)上,所述垂直支撑杆(1)位于两个侧支撑装置之间,所述侧支撑装置包括外套管(31)、滑杆(32)、滑块(33),所述滑块(33)设置在外套管(31)内,所述滑块(33)与外套管(31)尾端之间形成后腔(312),所述滑块(33)与外套管(31)前端之间形成前腔(311),所述滑杆(32)贯穿外套管(31)前端伸入外套管(31)与滑块(33)连接,所述滑杆(32)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架(2)上,所述外套管(31)尾端设有尾出口(35),两个尾出口(35)之间通过连接管(5)连接,所述第一侧支撑装置(3)的滑块(33)上设有通孔(331),所述外套管(31)内充有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减震支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5)上连接有通量调节器(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减震支架,其特征是:所述通量调节器(6)包括通量管(61)、调节装置(62),所述连接管(5)连接在通量管(61)两端,所述调节装置(62)设置在通量管(61)内,所述调节装置(62)包括分隔板(621)、调节盘(623)、调节杆(625)、锁定组件(64),所述分隔板(621)固定在通量管(61)内,所述分隔板(621)上靠近通量管(61)内壁设有缺口(622),所述调节盘(623)直径与通量管(61)内径相同,所述调节盘(623)转动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利明金灿杰周国生高关兴黄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金鹰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