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的减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78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减速带,涉及道路安全设施的技术领域。包括减速带本体,所述减速带本体包括安装部和减速部,减速部滑动卡接于安装部的上侧;减速部的一端开有凹槽,凹槽同时连通于减速部的上表面,凹槽内转动连接有抵接板;安装部的上侧表面开有第一插接槽,凹槽的上侧表面开有第二插接槽,第一插接槽与第二插接槽相互连通;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内同时插接有插接板,第一插接槽槽底固定有第一弹簧;抵接板抵接于插接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具有降低当减速带损坏后,露出的螺栓扎破轮胎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的减速带
本技术涉及道路安全设施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减速带。
技术介绍
交通平静化可分为限制机动车行驶速度、限制机动车交通量和限制路侧停车三大类方法,其中限制机动车行驶速度分为垂直式、水平式和路宽缩减式管制措施。减速带属于垂直速度控制措施之一,通过改变道路某段的高度或材料,根据心、生理原理强制机动车减速,以达到安全的目的。现有的减速带多为橡胶减速带,其根据车行驶中轮胎与地面特殊橡胶的角度原理设计,用特殊橡胶制成。是一种设置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等入口处用于减速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使速度的新型交通专用安全设置。该产品与原来水泥垄、钢管相比,具有减震性,抗压性极好,寿命长,对车磨损少,噪音少,黄黑相间,色彩分明,无须每年再涂漆,美观大方等特点。使用减速带产品之后,很大程度减少了各交通要道口的事故发生,是交通安全的新型专用设施。为了方便这种的安装,这种橡胶减速带两边的中央各有一个小孔,是安装孔,用膨胀螺丝将减速带固定到路面上的。减速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为车辆的磨损挤压损坏,需要定期更换;通常减速带脱落后,螺栓还留在地面,容易扎到轮胎,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减速带,包括安装部和减速部,减速部受力,安装部与地面连接,当减速部损坏后,螺栓位于安装部,还未露出,此时操作者可及时更换减速部,避免安装部的螺栓露出扎破轮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减速带,包括减速带本体,所述减速带本体包括安装部和减速部,减速部滑动卡接于安装部的上侧;减速部的一端开有凹槽,凹槽同时连通于减速部的上表面,凹槽内转动连接有抵接板;安装部的上侧表面开有第一插接槽,凹槽的上侧表面开有第二插接槽,第一插接槽与第二插接槽相互连通;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内同时插接有插接板,第一插接槽槽底固定有第一弹簧;抵接板抵接于插接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安装部与地面连接,再将减速部滑动卡接于安装部,此时第一插接槽对准于第二插接槽,操作者将插接板滑动插接入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内,将插接板挤压至第二插接槽的槽口表面齐平位置,再转动抵接板,使抵接板抵接于插接板,第一弹簧给予插接板弹力,使插接板抵紧于抵接板;当减速部出现损坏时,工人能够及时转动抵接板,插接板受到第一弹簧的弹力后弹出,抽出插接板,滑动抽出损坏的减速部,及时更换新的减速部与安装部连接,避免安装部与车轮接触,防止车轮与螺栓接触造成爆胎。优选的:所述减速部的下侧固定有卡接条,安装部的上侧表面开有沿安装部长度方向设置的T型槽,T型槽的一端贯穿于安装部的侧面,卡接条滑动卡接于T型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部沿垂直于车辆行驶轨迹的方向滑动卡接于安装部,此时减速部受到车辆行驶的力垂直于减速度部的滑动方向,减速部与安装部受到沿T型槽方向的力较小,稳定性较高。优选的:所述T型槽包括扩口槽和缩口槽,缩口槽的槽底固定有第二弹簧,卡接条位于扩口槽的部分抵紧于扩口槽的上槽壁,并与下槽壁留有空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行驶过减速带本体时,减速部具有避震效果。优选的:所述扩口槽的上槽壁和下槽壁分别设有防撞软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卡接条对扩口槽的槽壁造成太大磨损,防撞软垫起到保护扩口槽的槽壁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安装部内的底侧开设有若干收纳孔,收纳孔的孔底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螺纹连接有用于与地面固定的螺栓,螺栓的螺帽位于收纳孔内,螺栓的螺帽的高度与收纳孔的深度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螺栓的螺帽藏于收纳孔内,当减速部损坏后,露出螺栓,也不会因为螺帽凸起于安装部而对车辆的轮胎造成损坏,安全性更高。优选的:所述安装部内滑动卡接有防护板,防护板位于螺栓与第二弹簧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保护螺栓,防止螺栓与车辆的轮胎接触。优选的:所述安装部远离抵接板的一端连接有挡雨板,挡雨板抵接于T型槽的一端槽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雨板封闭住T型槽的一端槽口,避免雨水、灰尘等进入到安装部内,对安装部造成损坏。优选的:所述减速部的表面设有若干摩擦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减速部与车辆之间的摩擦力,增强减速部的减速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方案中,包括安装部和减速部,减速部受力,安装部与地面连接,当减速部损坏时,操作者能够及时更换减速部,避免螺栓与车辆接触;2.本方案中,T型槽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设置,减小了使减速部脱出安装部的力,增强了减速带本体的稳定性;3.本方案中,通过安装第二弹簧增强了减速部的避震效果,增强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示出内部结构。图3是图1中减速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减速带本体的爆炸图,示出连接关系。图5是图4中A处放大图。图中,1、减速带本体;11、减速部;111、摩擦纹;12、安装部;121、挡雨板;2、抵接板;21、插接板;3、卡接条;4、凹槽;41、第二插接槽;5、T型槽;51、扩口槽;52、缩口槽;53、防撞软垫;6、连接板;61、第二弹簧;7、防护板;71、连通槽;8、螺栓;81、收纳孔;82、安装孔;9、第一插接槽;91、第一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和图2,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便于更换的减速带,包括减速带本体1,减速带本体1包括安装部12和减速部11,减速部11滑动卡接于安装部12,且减速部11包裹于安装部12外周。参考图2和图3,减速部11的外周壁设有若干摩擦纹111,减速部11内的下侧固定有卡接条3,卡接条3呈倒T型设置;且减速部11的一端开有凹槽4,凹槽4同时连通于减速部11的上表面,凹槽4的一侧开有第二插接槽41,凹槽4内转动连接有抵接板2,且抵接板2封闭第二插接槽41的槽口。参考图2和图4,安装部12的一端开有第一插接槽9,第一插接槽9与第二插接槽41连通,第一插接槽9与第二插接槽41内同时插接有插接板21,且第一插接槽9的槽底处固定有第一弹簧91,插接板21的一侧抵接于第一弹簧91(见图5)。操作者将插接板21同时插入第一插接槽9和第二插接槽41内,并转动抵接板2,将第二插接槽41的槽口封闭,即可使安装部12和减速部11相对固定。参考图2和图4,安装部12的上侧开有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设置的T型槽5,T型槽5包括开于安装部12表面的扩口槽51和连通于扩口槽51的缩口槽52,缩口槽52的上槽壁和下槽壁分别固定有防撞软垫53卡接条3滑动卡接于T型槽5内。参考图2和图4,缩口槽52的槽底固定有第二弹簧61,第二弹簧61远离缩口槽52槽底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6,连接板6抵接于卡接条3,且连接板6滑动连接于缩口槽52内;卡接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的减速带,包括减速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带本体(1)包括安装部(12)和减速部(11),减速部(11)滑动卡接于安装部(12)的上侧;减速部(11)的一端开有凹槽(4),凹槽(4)同时连通于减速部(11)的上表面,凹槽(4)内转动连接有抵接板(2);安装部(12)的上侧表面开有第一插接槽(9),凹槽(4)的上侧表面开有第二插接槽(41),第一插接槽(9)与第二插接槽(41)相互连通;第一插接槽(9)和第二插接槽(41)内同时插接有插接板(21),第一插接槽(9)槽底固定有第一弹簧(91);抵接板(2)抵接于插接板(21)远离第一弹簧(91)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的减速带,包括减速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带本体(1)包括安装部(12)和减速部(11),减速部(11)滑动卡接于安装部(12)的上侧;减速部(11)的一端开有凹槽(4),凹槽(4)同时连通于减速部(11)的上表面,凹槽(4)内转动连接有抵接板(2);安装部(12)的上侧表面开有第一插接槽(9),凹槽(4)的上侧表面开有第二插接槽(41),第一插接槽(9)与第二插接槽(41)相互连通;第一插接槽(9)和第二插接槽(41)内同时插接有插接板(21),第一插接槽(9)槽底固定有第一弹簧(91);抵接板(2)抵接于插接板(21)远离第一弹簧(9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部(11)的下侧固定有卡接条(3),安装部(12)的上侧表面开有沿安装部(12)长度方向设置的T型槽(5),T型槽(5)的一端贯穿于安装部(12)的侧面,卡接条(3)滑动卡接于T型槽(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槽(5)包括扩口槽(51)和缩口槽(52),缩口槽(52)的槽底固定有第二弹簧(61),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灿锋黄小权冯玉良金灿杰高关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金鹰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