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驱动装置、控制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71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18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机驱动装置、控制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需求加热功率和需求充电功率;根据需求加热功率、需求充电功率以及电机零扭矩输出,调节三相电机的每相电的电流大小及方向,以同时控制供电模块对动力电池的充电过程、三相电机的零扭矩输出以及使三相逆变器以及三相电机对流经三相逆变器或者三相电机中至少一个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本申请技术方案在驻车充电模式下,在不增加额外升压模块和加热模块的基础上,实现了三相电机的零扭矩输出、动力电池充电和加热功能的协同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驱动装置、控制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电机驱动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驱动装置、控制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电动汽车做为新型的交通工具,可以实现“零排放”,并且电动汽车具有结构简单,能量利用率高,噪声小等优点,在今后的汽车发展中将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架设直流线路的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直流供电线路获得电能用来驱动三相电机输出扭矩,考虑到低温环境下车辆的行驶,所以车辆还需具备加热功能,即对车辆内部的低温设备进行加热,此外,当动力电池的电量较低时,还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目前,对三相电机的扭矩输出过程、对车辆内部设备进行加热的过程以及对动力电池的充电过程均是分别控制的,导致车辆内部的整体控制策略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驱动装置、控制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实现同时控制动力电池的充电过程、三相电机的扭矩输出过程以及对车辆内部设备的加热过程。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驱动装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三相逆变器、三相电机以及降压侧电容,所述电机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降压侧电容连接至供电模块的正极和负极,所述三相逆变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至动力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所述降压侧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三相电机的三相线圈的连接点和所述三相逆变器的第二端,所述三相电机的三相线圈分别连接所述三相逆变器的三相桥臂的中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三相逆变器、三相电机以及降压侧电容,所述电机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降压侧电容连接至供电模块的正极和负极,所述三相逆变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至动力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所述降压侧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三相电机的三相线圈的连接点和所述三相逆变器的第二端,所述三相电机的三相线圈分别连接所述三相逆变器的三相桥臂的中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感,所述电感连接于所述三相电机的三相线圈的连接点和所述降压侧电容的第一端之间。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需求加热功率和需求充电功率;
根据所述需求加热功率、所述需求充电功率以及电机零扭矩输出,调节三相电机的每相电的电流大小及方向,以同时控制所述供电模块对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过程、所述三相电机的零输出扭矩以及使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电机对流经所述三相逆变器或者所述三相电机中至少一个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需求加热功率和需求充电功率;
根据所述需求加热功率、所述需求充电功率以及电机零扭矩输出,获取三相电机的目标输入电流及每相桥臂的控制脉冲的第一目标占空比;
根据所述目标输入电流接收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入电流,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占空比对每相桥臂进行控制,以同时控制所述供电模块对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过程、所述三相电机的零输出扭矩以及使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电机对流经所述三相逆变器或者所述三相电机中至少一个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需求加热功率、所述需求充电功率以及电机零扭矩输出,获取三相电机的目标输入电流及每相桥臂的控制脉冲的第一目标占空比,包括:
获取降压侧电容的目标电压;
根据所述需求加热功率、所述需求充电功率、电机零扭矩输出以及所述目标电压计算所述三相电机的目标输入电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需求加热功率、所述需求充电功率以及所述电机零扭矩输出,获取三相电机的目标输入电流及每相桥臂的控制脉冲的第一目标占空比,还包括:
根据电机转子位置、所述需求加热功率、所述目标输入电流以及电机零扭矩输出获取三相电机的每相电的目标电流;
根据所述每相电的目标电流、所述目标输入电流、降压侧电容的目标电压以及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获取每相桥臂的控制脉冲的第一目标占空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机转子位置、所述需求加热功率、所述目标输入电流以及电机零扭矩输出获取每相电的目标电流,包括:
根据所述需求加热功率、电机转子位置以及电机零扭矩输出按照以下公式1、公式2以及公式3计算三相电机的每相电的目标电流:
公式1:
公式2:IA+IB+IC=I
公式3:P=(IA×IA+IB×IB+IC×IC)×R
其中,α为转子滞后角度,IA,IB,IC为三相线圈的每相电流,I为所述目标输入电流,Te为电机零扭矩输出,λ,ρ,Ld,Lq为电机参数,P为加热功率,R为三相电机的等效阻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每相电的目标电流、所述目标输入电流、所述降压侧电容的目标电压以及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获取每相桥臂的控制脉冲的第一目标占空比,包括:
根据所述降压侧电容的目标电压、所述目标输入电流和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获取三相电控制脉冲的平均占空比;
根据所述平均占空比、所述目标输入电流、所述每相电的目标电流、所述降压侧电容的目标电压以及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获取每相桥臂的控制脉冲的第一目标占空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降压侧电容的目标电压、所述目标输入电流和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获取三相电控制脉冲的平均占空比,包括:
根据所述降压侧电容的目标电压、所述目标输入电流和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通过以下公式获取三相电控制脉冲的平均占空比:
U2=U1×D0-I×R,其中,U2为降压侧电容的目标电压,U1为动力电池的电压,D0为三相电控制脉冲的平均占空比,I为所述目标输入电流,R为三相电机的等效阻抗;
根据所述平均占空比、所述目标输入电流、所述每相电的目标电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获取每相桥臂的控制脉冲的第一目标占空比:



其中,I1为每相电的目标电流,R1为每相线圈的等效阻抗,D1为每相桥臂的控制脉冲的第一目标占空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感;
所述根据所述降压侧电容的目标电压、所述目标输入电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玉波凌和平潘华谢飞跃张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