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锂电池电源系统的电池箱防撞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防护
,具体为一种用于锂电池电源系统的电池箱防撞结构。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污染、循环寿命高、无记忆效应、可以快速充电的动力电源随着新能源汽车、电网储能、通信基站等市场的不断发展,锂电池的应用市场也在进一步扩大,在使用时,一般会将多组锂电池整齐放置在电池箱内,而现有的电池箱一般只具备容置功能,在车辆受到撞击时,电池箱的箱体极易受到冲击而变形,造成动力电池损坏,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锂电池电源系统的电池箱防撞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锂电池电源系统的电池箱防撞结构,其包括主支撑座、侧连接壁、紧固组件、减震组件、防护侧板以及固定隔板,所述主支撑座的下端面左右两侧通过螺钉分别固定有两个支撑块,所述主支撑座上端面四周内嵌固定有四个侧连接壁,形成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容纳腔内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隔板,使得所述电池容纳腔分为两个腔室,用于固定两组锂电池电源组,该左右两侧的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锂电池电源系统的电池箱防撞结构,其包括主支撑座(1)、侧连接壁(2)、紧固组件(3)、减震组件(8)、防护侧板(4)以及固定隔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座(1)的下端面左右两侧通过螺钉(701)分别固定有两个支撑块(7),所述主支撑座(1)上端面四周内嵌固定有四个侧连接壁(2),形成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容纳腔内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隔板(5),使得所述电池容纳腔分为两个腔室,用于固定两组锂电池电源组,该左右两侧的所述侧连接壁(2)内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紧固组件(3),所述紧固组件(3)与所述固定隔板(5)将锂电池电源组固定安装在电池箱内,该前后两端的所述侧连接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电池电源系统的电池箱防撞结构,其包括主支撑座(1)、侧连接壁(2)、紧固组件(3)、减震组件(8)、防护侧板(4)以及固定隔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座(1)的下端面左右两侧通过螺钉(701)分别固定有两个支撑块(7),所述主支撑座(1)上端面四周内嵌固定有四个侧连接壁(2),形成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容纳腔内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隔板(5),使得所述电池容纳腔分为两个腔室,用于固定两组锂电池电源组,该左右两侧的所述侧连接壁(2)内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紧固组件(3),所述紧固组件(3)与所述固定隔板(5)将锂电池电源组固定安装在电池箱内,该前后两端的所述侧连接壁(2)内部对称安装有防护侧板(4),所述主支撑座(1)的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减震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电源系统的电池箱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3)包括固定夹板(302)、夹持件(301)、弹压装置以及压力传感器(305),所述夹持件(301)和弹压装置均设置在固定夹板(302)上,并通过固定夹板(302)与侧连接壁(2)相固定,所述固定夹板(302)通过连接件(308)与侧连接壁(2)相固定,所述连接件(308)为两段套筒式结构,使得所述固定夹板(302)与侧连接壁(2)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所述固定夹板(302)与侧连接壁(2)之间设置有弹性气囊(6),该所述弹性气囊(6)通过外设气压泵对内供气,所述固定夹板(302)靠近弹性气囊(6)的一侧上下竖直固定有两个压力传感器(305),所述压力传感器(305)测量锂电池电源组与紧固组件(3)以及固定隔板(5)之间的接触压力,以便于调控弹性气囊(6)内部气压大小,所述弹压装置包括固定件(306)、连接弹簧(304)以及支撑杆(303),所述固定夹板(302)靠近侧连接壁(2)的一侧上下排列固定有两个固定件(306),所述固定件(306)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303),所述连接弹簧(304)设置在固定件(306)内,用于连接支撑杆(303)与固定件(306),且在一般状态下将支撑杆(303)的一端顶出固定件(306)外侧,所述支撑杆(30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持件(301),所述夹持件(301)的横截面呈Z字形,所述夹持件(301)的端面上开设有圆形通孔(307),所述夹持件(301)通过螺钉穿过圆形通孔(307)与固定夹板(302)相铰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凯,杨玫,朱海,靖恒昌,杨芳,刘汝霞,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简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