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中,通过在驱动电路层上方形成钝化层,然后在钝化层上方形成有机发光层。由于驱动电路层中用于形成源漏极走线的金属膜厚度较大,例如,源漏极走线采用多层金属膜时,膜厚能达到700nm以上。即使在其上方形成钝化层也难以实现平坦化。以源漏极走线为分界线的有机发光层的两侧区域面积不相同,导致在进行显示时,从右侧观察和从左侧观察的视角色偏不对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左右视角色偏不对称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制造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上的发光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走线,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部,每一所述发光部的中心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的对称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者等于5μm。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发光部的中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上的发光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走线,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部,每一所述发光部的中心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的对称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者等于5μ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上的发光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走线,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部,每一所述发光部的中心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的对称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者等于5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发光部的中心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的对称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者等于2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发光部的中心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的对称轴的重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发光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钝化层。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思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