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波除藻装置,包括:浮筒1、安装于浮筒1上的发射筒以及安装组件;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通过连接杆和浮筒1连接的夹紧部件以及安装于浮筒1上的转动部件,所述夹紧部件包括两端部铰接而形成椭圆孔的夹紧片,其中一夹紧片与连接杆固定,两夹紧片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连接以将发射筒合抱于之间,所述转动部件输出部连接至连接杆,以使得转动部件工作后能驱动连接杆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浮筒1上设计有转动部件,转动部件的气缸可以推动发射筒转动一定的角度,通过这样的方式相比于传统发射筒固定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射筒能在其前方转动形成扇形的清理区域,使得清理的效率更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n ultrasonic algal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波除藻装置
本技术涉及超声波除藻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除藻装置。
技术介绍
蓝藻爆发会影响湖泊等水体水质。目前面对蓝藻爆发所带来的水污染问题,多采取人工打捞,加入化学药品或机械泵抽吸等手段,将其从水中捞上岸集中堆放。尽管这样能解燃眉之急,但因蓝藻藻体离水后很快死亡,堆放的地方会形成新的污染源,很难根治。传统的蓝藻水华治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大规模地杀灭蓝藻,造成大量藻细胞破裂,细胞内藻毒素等有害分泌物释放到水中,引发二次污染。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超波波对湖泊中的蓝藻进行处理的装置,其结构为包括有一浮于水面上的浮筒,浮筒上安装有发射筒,发射筒通过导线和岸上的电连接,通过发射筒发射超声波将湖泊中的蓝藻杀死。其缺陷在于,发射筒和浮筒固定连接,这使得发射筒只能朝着一个方向发射超声波,需要人为将浮筒拉到岸边然后转动一定角度才能继续工作,从而导致除藻装置效率比较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当前的超声波除藻装置由于浮筒和其上部的发射筒固定连接,而需要人为调整发射筒方向导致的效率比较低下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超声波除藻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超声波除藻装置,包括:浮筒、安装于浮筒上的发射筒以及安装组件;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通过连接杆和浮筒连接的夹紧部件以及安装于浮筒上的转动部件,所述夹紧部件包括两端部铰接而形成椭圆孔的夹紧片,其中一夹紧片与连接杆固定,两夹紧片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连接以将发射筒合抱于之间,所述转动部件输出部连接至连接杆,以使得转动部件工作后能驱动连接杆转动。进一步地,转动部件包括铰接于浮筒上的气缸和与气缸输出部铰接的旋转臂,所述旋转臂和连接杆固定且旋转臂和气缸所在直线夹有一定角度,以使得气缸工作后能通过旋转臂驱动连接杆转动。进一步地,连接部件包括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调节螺栓以及弹簧;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分别固定在两夹紧片上,所述调节螺栓穿过第一固定片后通过弹簧与第二固定片连接,以使得转动第一固定片上的螺母时能拉紧弹簧。进一步地,两夹紧片端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转动把手,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铰接臂分别与两夹紧片端部固定,且第一齿轮和齿轮啮合,以当转第二齿轮上连接的转动把手时能同时转动两夹紧片。进一步地,两夹紧片内壁设置均有防滑凸起。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浮游式超声波除藻装置能有效去除与抑制藻类的生长,对常见蓝藻-铜绿微囊藻的最大即时去除率为40%,且能长期抑制藻细胞的分裂增殖速率;超声波除藻装置能有效去除自然水体中的藻类。本技术中,在浮筒上设计有转动部件,转动部件的气缸驱动旋转臂使得连接夹紧片的连接杆转动,进一步推动发射筒转动一定的角度,通过这样的方式相比于传统发射筒固定的结构,本技术的发射筒能在其前方转动形成扇形的清理区域,使得清理的效率更高,超声波除藻装置可用于去除富营养化水体的蓝藻,并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图4为图1中B处放大图;附图标记依次为:浮筒1、绑头11、连接杆2、夹紧部件3、夹紧片31、铰接臂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转动把手35、防滑凸起36、转动部件4、气缸41、旋转臂42、连接部件5、第一固定片51、第二固定片52、调节螺栓53、弹簧54、螺母5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一种超声波除藻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浮筒1、安装于浮筒1上的发射筒以及安装组件;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通过连接杆2和浮筒1连接的夹紧部件3以及安装于浮筒1上的转动部件4,所述夹紧部件3包括两端部铰接而形成椭圆孔的夹紧片31,其中一夹紧片31与连接杆2固定,两夹紧片31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5连接以将发射筒合抱于之间,所述转动部件4输出部连接至连接杆2,以使得转动部件4工作后能驱动连接杆2转动;此实施例中,浮筒1用于在水面上支撑起发射筒和安装组件,发射筒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浮筒1上,浮筒1的侧面固定有连接绳索的绑头11。两个夹紧片31端部铰接,两个夹紧片31扣合后形成椭圆形状方便夹紧发射筒,两个夹紧片31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5连接,使得发射筒能够水平的被安装在两个夹紧片31间,通过设置在浮筒1上的转动部件4驱动,使得连接杆2进行转动,连接杆2下端通过轴承等零件和浮筒1连接,连接杆2上部固定有夹紧部件3,夹紧部件3带动发射筒转动一定角度,能将湖泊中的蓝藻除去。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转动部件4包括铰接于浮筒1上的气缸41和与气缸41输出部铰接的旋转臂42,转动部件4与浮筒1铰接的方式能够使得气缸41在水平面转动,以使得气缸41伸缩时能够拉动旋转臂42,旋转臂42和气缸41所在直线夹有一定角度这样能够在气缸41伸缩时,拉动旋转臂42围绕连接杆2转动,旋转臂42端部通过套环合连接杆2固定,从而可以使连接杆2转动一定的角度,即可使夹紧片31之间的发射筒转动。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连接部件5包括第一固定片51、第二固定片52、调节螺栓53以及弹簧54;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片51和第二固定片52分别固定在两夹紧片31远离铰接端的端部,所述调节螺栓53穿过第一固定片51后通过弹簧54与第二固定片52连接,以使得转动第一固定片51上的螺母55时能拉紧弹簧54并收紧两夹紧片31将发射筒箍紧,这样两个夹紧片31能够根据发射筒的直径箍紧,同时便于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夹紧片31可以根据发射筒的长度确定合理的长度。进一步地,参见图2,为了便于拆卸发射筒,两夹紧片31端部连接有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以及转动把手35,第一齿轮33和第二齿轮34通过铰接臂32分别与两夹紧片31端部固定,且第一齿轮33和齿轮啮合,以当转第二齿轮34上连接的转动把手35时能同时转动两夹紧片31;此实施例中,通过转动转动把手35可以将第一齿轮33转动,通过转动第一齿轮33带动第二齿轮34转动,使得铰接臂32能够带动两夹紧片31同时转动,更加省时间。进一步地,两夹紧片31内壁设置均有防滑凸起36,防滑凸起36可以使用橡胶制作,这样能保护发射筒不会损坏,同时能够防止两夹紧片31之间的发射筒滑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筒、安装于浮筒上的发射筒以及安装组件;/n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通过连接杆和浮筒连接的夹紧部件以及安装于浮筒上的转动部件,所述夹紧部件包括两端部铰接而形成椭圆孔的夹紧片,其中一夹紧片与连接杆固定,两夹紧片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连接以将发射筒合抱于椭圆孔内,所述转动部件输出部连接至连接杆,以使得转动部件工作后能驱动连接杆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筒、安装于浮筒上的发射筒以及安装组件;
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通过连接杆和浮筒连接的夹紧部件以及安装于浮筒上的转动部件,所述夹紧部件包括两端部铰接而形成椭圆孔的夹紧片,其中一夹紧片与连接杆固定,两夹紧片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连接以将发射筒合抱于椭圆孔内,所述转动部件输出部连接至连接杆,以使得转动部件工作后能驱动连接杆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部件包括铰接于浮筒上的气缸和与气缸输出部铰接的旋转臂,所述旋转臂和连接杆固定且旋转臂和气缸所在直线夹有一定角度,以使得气缸工作后能通过旋转臂驱动连接杆转动。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声涛,金勇,郭光玉,姜燕,李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厚德九天湖北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