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状刚玉加工用承载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53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状刚玉加工用承载托盘,包括矩形框和多个横杆,多个横杆等距固定连接于矩形框内腔,矩形框顶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凹槽的中部穿插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壁且位于两个凹槽的内腔位置处固定套接有收卷辊,收卷辊的外壁缠绕有尼龙带,两个凹槽的顶部均活动卡接有锁紧板,矩形框顶端的另一边侧固定连接有凹型杆,矩形框的一侧设有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转动杆、收卷辊、尼龙带、锁紧板和凹型杆使用能够快速对承载托盘上的袋装板状刚玉进行捆绑,再配合固定件对尼龙带进行绷紧固定,实现对袋装板状刚玉的固定,提高板状刚玉在承载托盘上的稳定性,从而便于板状刚玉的搬运,同时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A loading tray for processing plate corund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状刚玉加工用承载托盘
本技术涉及承载托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状刚玉加工用承载托盘。
技术介绍
板状刚玉是一种纯净的、不添加如MgO、B2O3等任何添加剂而烧成收缩彻底的烧结刚玉。板状刚玉在加工车间内经过一系列加工后变为白色粉末状结构,倒入方形编织袋内储存等待入库,由于每袋内的板状刚玉质量较大无法人工搬运,目前大多都是将加工后的袋装板状刚玉放置在承载托盘上,再使用叉车进行搬运,然而现今使用的承载托盘大多只能起到一个支撑放置的作用,无法对袋装板状刚玉进行固定,叉车在搬运时速度过快或道路颠簸会造成袋装板状刚玉掉落,容易造成板状刚玉撒处,同时需要人工重新将袋装板状刚玉重新搬上承载托盘,增大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状刚玉加工用承载托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状刚玉加工用承载托盘,包括矩形框和多个横杆,多个所述横杆等距固定连接于矩形框内腔的顶部,所述矩形框顶端的边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中部穿插连接有转动杆,且所述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状刚玉加工用承载托盘,包括矩形框(1)和多个横杆(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杆(2)等距固定连接于矩形框(1)内腔的顶部,所述矩形框(1)顶端的边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3),两个所述凹槽(3)的中部穿插连接有转动杆(4),且所述转动杆(4)的两端分别与矩形框(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的外壁且位于两个凹槽(3)的内腔位置处固定套接有收卷辊(5),所述收卷辊(5)的外壁缠绕有尼龙带(7),两个所述凹槽(3)的顶部均活动卡接有锁紧板(6),且所述尼龙带(7)的一端与锁紧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1)顶端的另一边侧与凹槽(3)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凹型杆(8),所述矩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状刚玉加工用承载托盘,包括矩形框(1)和多个横杆(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杆(2)等距固定连接于矩形框(1)内腔的顶部,所述矩形框(1)顶端的边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3),两个所述凹槽(3)的中部穿插连接有转动杆(4),且所述转动杆(4)的两端分别与矩形框(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的外壁且位于两个凹槽(3)的内腔位置处固定套接有收卷辊(5),所述收卷辊(5)的外壁缠绕有尼龙带(7),两个所述凹槽(3)的顶部均活动卡接有锁紧板(6),且所述尼龙带(7)的一端与锁紧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1)顶端的另一边侧与凹槽(3)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凹型杆(8),所述矩形框(1)的一侧设有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状刚玉加工用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转柄(11)和限位杆,所述转动杆(4)的一端贯穿矩形框(1)的一侧与转柄(1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贯穿转柄(11)的一侧与矩形框(1)的一侧穿插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祥宇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