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正霞专利>正文

一种电瓶车主体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353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瓶车主体架构,属于电瓶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瓶车车架整体结构较为笨重,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电瓶车主体架构,包括车架和塑件体,车架包括两边底管的前端均向上倾斜弯转且相向弯曲相交,两边底管的后端均向上弯曲并与呈竖向分布的管架合并座相固连,管架合并座上固连有车身主管,车身主管的上端固设有龙头管,塑件体包括车身主架和与车身主架的后端相固连的两分叉支架,车身主架包覆固连于车身主管,两分叉支架包覆固连于对应的管架合并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整体结构设计较为灵巧,生产成本较低。

A main structure of battery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瓶车主体架构
本技术属于电瓶车
,涉及一种电瓶车主体架构。
技术介绍
电瓶车车架是电动车各总成的安装基体,它将电瓶车的电机、电池盒与车身等总成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将各总成组成一辆完整的电动车,电瓶车车架承受了电动车各总成的全部质量和有效载荷,并承受电动车行驶时所产生的各种力和力矩,因此其设计要求较高。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电瓶车车架在设计时均不考虑电池盒的安装固定问题,仅仅是将电池盒放置在车架内缺没有将其固定,当电瓶车行驶颠簸时,电池盒有可能会发生晃动和与其他部件碰撞,这会使电池盒使用寿命缩短。针对上述这一情况,现有市场上出现一种电瓶车车架,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20048949.3”所述的电瓶车车架,其具体结构为:包括主梁管和固定在主梁管顶部的头管,还包括上边管和下边管,主梁管与上边管、下边管均焊接,上边管上焊接有用于固定电池盒的竖直第一柱体、竖直第二柱体和横向柱体,竖直第一柱体、竖直第二柱体和横向柱体内均设有螺纹孔,竖直第一柱体和竖直第二柱体之间的距离为24厘米至28厘米,上边管上还固定设有电池盒支架,头管上固定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瓶车主体架构,包括车架和固连于车架的车身部的塑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包括相连呈三角形形状的管架合并座(1)和两平行间隔分布的边底管(2),两边底管(2)的前端均向上倾斜弯转且相向弯曲相交,两边底管(2)的后端均向上弯曲并与呈竖向分布的管架合并座(1)相固连,所述的管架合并座(1)上固连有车身主管(4),所述的车身主管(4)的上端固设有龙头管(5),所述的塑件体包括车身主架(6)和与车身主架(6)的后端相固连的两分叉支架(7),所述的车身主架(6)包覆固连于所述的车身主管(4),两分叉支架(7)包覆固连于对应的管架合并座(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瓶车主体架构,包括车架和固连于车架的车身部的塑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包括相连呈三角形形状的管架合并座(1)和两平行间隔分布的边底管(2),两边底管(2)的前端均向上倾斜弯转且相向弯曲相交,两边底管(2)的后端均向上弯曲并与呈竖向分布的管架合并座(1)相固连,所述的管架合并座(1)上固连有车身主管(4),所述的车身主管(4)的上端固设有龙头管(5),所述的塑件体包括车身主架(6)和与车身主架(6)的后端相固连的两分叉支架(7),所述的车身主架(6)包覆固连于所述的车身主管(4),两分叉支架(7)包覆固连于对应的管架合并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瓶车主体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主管(4)向前倾斜弯曲分布,所述的车身主架(6)呈弧形弯曲且弧形弯曲的前端部向两侧对称延伸形成胸腔部,所述的车身主管(4)和车身主架(6)两者弯曲的弧度相同且该车身主管(4)对应穿设于车身主架(6)的中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瓶车主体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架合并座(1)为等腰三角形形状,所述的车身主管(4)固连于管架合并座(1)的上顶角处,所述的管架合并座(1)的两下边角处铰接有呈水平分布的后叉支架(8),两分叉支架(7)对称分布形成躯体后支腿,其中一边的分叉支架(7)与管架合并座(1)的其中一个边腰管包覆固连,另一边的分叉支架(7)与管架合并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正霞
申请(专利权)人:葛正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