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29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电池,所述正极片包括第一绝缘膜、第一石墨烯薄膜、第一浆料导电层、正极耳和第一胶粘区;所述负极片包括第二绝缘膜、第二石墨烯薄膜、第二浆料导电层、负极耳和第二胶粘区;所述电池包括电芯和保护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正极片和负极片,通过正极片上的第一胶粘区和负极片上的第二胶粘区,将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在电芯上,使得正极耳和负极耳上下间隔的设置在电芯的上下表面,不会出现极耳之间的干扰。

A kind of high hardness soft package lithium ion battery pole 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极片生产制造
,具体是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
技术介绍
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在电芯上,并且在正极片和负极片都要留出极耳,以作为电流的导出端。现有的电池极片在卷绕过程中难以定位在电芯上,导致卷绕后极耳的位置无法确定,可能会出现正极耳和负极耳相互接触的情况,造成短路等严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电池,所述正极片包括第一绝缘膜、第一石墨烯薄膜、第一浆料导电层、正极耳和第一胶粘区;所述负极片包括第二绝缘膜、第二石墨烯薄膜、第二浆料导电层、负极耳和第二胶粘区;所述电池包括电芯和保护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绝缘膜设有上下对称的两层,两层第一绝缘膜之间设有两层上下对称的第一石墨烯薄膜,上下两层第一石墨烯薄膜相互背离的表面分别与上下两层第一绝缘膜相向的表面粘连,在两层第一石墨烯薄膜之间设有一层第一浆料导电层;在所述的正极片前侧靠近右端的位置设有正极耳,正极耳设置在第一浆料导电层的上方,正极耳的下表面与第一浆料导电层的上表面粘连,正极耳的上表面与位于上方的第一绝缘膜的下表面粘连,正极耳的前端为自由端,正极耳的后端与位于上方的第一石墨烯薄膜连接;所述正极片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胶粘区,第一胶粘区设置在正极片下表面靠近右端的位置。<br>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绝缘膜设有上下对称的两层,两层第二绝缘膜之间设有两层上下对称的第二石墨烯薄膜,上下两层第二石墨烯薄膜相互背离的表面分别与上下两层第二绝缘膜相向的表面粘连,在两层第二石墨烯薄膜之间设有一层第二浆料导电层;在所述的负极片前侧靠近右端的位置设有负极耳,负极耳设置在第二浆料导电层的下方,负极耳的上表面与第二浆料导电层的下表面粘连,负极耳的下表面与位于下方的第二绝缘膜的上表面粘连,负极耳的前端为自由端,负极耳的后端与位于下方的第二石墨烯薄膜连接;所述负极片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胶粘区,第二胶粘区设置在负极片下表面靠近右端的位置。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保护膜设置在电芯的外侧,在电芯和保护膜之间设有卷绕状态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设置了正极片和负极片,通过正极片上的第一胶粘区和负极片上的第二胶粘区,将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在电芯上,使得正极耳和负极耳上下间隔的设置在电芯的上下表面,不会出现极耳之间的干扰;本技术设置了第一浆料导电层在第一石墨烯薄膜之间导电,并通过正极耳将电流导出,设置了第二浆料导电层在第二石墨烯之间导电,并通过负极耳将电流导出,使得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中正极片的立体结构俯视图。图2为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中正极片的立体结构仰视图。图3为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中正极片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中负极片的立体结构俯视图。图5为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中负极片的立体结构仰视图。图6为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中负极片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中电池的立体结构前视图。图8为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中电池的立体结构后视图。图中:1、正极片;11、第一绝缘膜;12、第一石墨烯薄膜;13、第一浆料导电层;14、正极耳;15、第一胶粘区;2、负极片;21、第二绝缘膜;22、第二石墨烯薄膜;23、第二浆料导电层;24、负极耳;25、第二胶粘区;3、电池;31、电芯;32、保护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8,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包括正极片1、负极片2和电池3,所述正极片1包括第一绝缘膜11、第一石墨烯薄膜12、第一浆料导电层13、正极耳14和第一胶粘区15,第一绝缘膜11设有上下对称的两层,两层第一绝缘膜11之间设有两层上下对称的第一石墨烯薄膜12,上下两层第一石墨烯薄膜12相互背离的表面分别与上下两层第一绝缘膜11相向的表面粘连,在两层第一石墨烯薄膜12之间设有一层第一浆料导电层13;在所述的正极片1前侧靠近右端的位置设有正极耳14,正极耳14设置在第一浆料导电层13的上方,正极耳14的下表面与第一浆料导电层13的上表面粘连,正极耳14的上表面与位于上方的第一绝缘膜11的下表面粘连,正极耳14的前端为自由端,正极耳14的后端与位于上方的第一石墨烯薄膜12连接;所述正极片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胶粘区15,第一胶粘区15设置在正极片1下表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如图4-6所示,所述负极片2包括第二绝缘膜21、第二石墨烯薄膜22、第二浆料导电层23、负极耳24和第二胶粘区25,第二绝缘膜21设有上下对称的两层,两层第二绝缘膜21之间设有两层上下对称的第二石墨烯薄膜22,上下两层第二石墨烯薄膜22相互背离的表面分别与上下两层第二绝缘膜21相向的表面粘连,在两层第二石墨烯薄膜22之间设有一层第二浆料导电层23;在所述的负极片2前侧靠近右端的位置设有负极耳24,负极耳24设置在第二浆料导电层23的下方,负极耳24的上表面与第二浆料导电层23的下表面粘连,负极耳24的下表面与位于下方的第二绝缘膜21的上表面粘连,负极耳24的前端为自由端,负极耳24的后端与位于下方的第二石墨烯薄膜22连接;所述负极片2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胶粘区25,第二胶粘区25设置在负极片2下表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如图7、8所示,所述电池3包括电芯31和保护膜32,保护膜32设置在电芯31的外侧,在电芯31和保护膜32之间设有卷绕状态的正极片1和负极片2。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胶粘区15将正极片1粘连在电芯31的下表面,使得正极耳14处于电芯31下表面靠近左端的位置,通过第二胶粘区25将负极片2粘连在电芯31的上表面,使得负极耳24处于电芯31上表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将正极片1和负极片2同时绕着电芯31沿逆时针的方向卷绕,卷绕完成后,在正极片1和负极片2的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包括正极片(1)、负极片(2)和电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1)包括第一绝缘膜(11)、第一石墨烯薄膜(12)、第一浆料导电层(13)、正极耳(14)和第一胶粘区(15);所述负极片(2)包括第二绝缘膜(21)、第二石墨烯薄膜(22)、第二浆料导电层(23)、负极耳(24)和第二胶粘区(25);所述电池(3)包括电芯(31)和保护膜(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包括正极片(1)、负极片(2)和电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1)包括第一绝缘膜(11)、第一石墨烯薄膜(12)、第一浆料导电层(13)、正极耳(14)和第一胶粘区(15);所述负极片(2)包括第二绝缘膜(21)、第二石墨烯薄膜(22)、第二浆料导电层(23)、负极耳(24)和第二胶粘区(25);所述电池(3)包括电芯(31)和保护膜(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膜(11)设有上下对称的两层,两层第一绝缘膜(11)之间设有两层上下对称的第一石墨烯薄膜(12),上下两层第一石墨烯薄膜(12)相互背离的表面分别与上下两层第一绝缘膜(11)相向的表面粘连,在两层第一石墨烯薄膜(12)之间设有一层第一浆料导电层(13);在所述的正极片(1)前侧靠近右端的位置设有正极耳(14),正极耳(14)设置在第一浆料导电层(13)的上方,正极耳(14)的下表面与第一浆料导电层(13)的上表面粘连,正极耳(14)的上表面与位于上方的第一绝缘膜(11)的下表面粘连,正极耳(14)的前端为自由端,正极耳(14)的后端与位于上方的第一石墨烯薄膜(12)连接;所述正极片(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迈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