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114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包括出风口壳体、面板、水平叶片、水平叶片调节机构和上下风向拨扭机构,出风口壳体具有相互卡接的前部风口壳体和后部风口壳体,所述前部风口壳体的出风端内壁形成向内弯曲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出风端形成弧形通道,将水平叶片隐藏于出风壳体的内部,从出风口外侧不易看到水平叶片,当水平叶片旋转时,叶片的前端始终隐藏于壳体内侧,实现隐藏式叶片的效果,将水平叶片隐藏于出风口壳体内部,并将水平叶片调节机构,布置于出风通道的外侧,不阻碍出风通道,提高了出风效率。

A kind of up and down wind direc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of the air outlet of the hidden narrow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
,具体为一种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上的传统型空调出风口多为可视的导风叶片,造型上不够简洁,而且出风口的风向调节机构位于出风口内部,侵占了出风通道,影响出风效果,而且导风叶片和风向调节机构位于出风口内,占用出风口的很大面积,对于狭长型的出风口壳体,则导风叶片和风向调节机构无法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能够避免出风通道的侵占,提高出风效率,对于狭长型的出风口壳体,风向调节机构也可以安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其包括:出风口壳体,所述出风口壳体具有相互卡接的前部风口壳体和后部风口壳体,所述前部风口壳体的出风端内壁形成向内弯曲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出风端形成弧形通道;面板,所述面板卡接在所述前部风口壳体上,所述面板具有滑槽;水平叶片,两个水平叶片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弧形面上壁和下壁内,两个所述水平叶片相互平行,并通过水平叶片连杆连接,可在所述的弧形通道内上下转动扫风;水平叶片调节机构,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的传动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水平叶片的齿轮结构咬合,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出风通道的外侧;上下风向拨扭机构,所述上下风向扭机构穿过所述滑槽,并与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连接,当所述上下风向拨扭机构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时,所述上下风向拨扭机构向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输出动力,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驱动两个所述水平叶片在所述弧形通道内转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包括:拨扭连杆,其前端与所述上下风向拨扭机构铰接;上下风向主动齿轮,其上的导柱结构与所述拨扭连杆的后端铰接;上下风向传动齿轮,其一齿部与所述上下风向主动齿轮的齿部咬合,所述上下风向传动齿轮的通孔安装在所述后部风口壳体的轴结构上,所述上下风向传动齿轮可绕着所述后部风口壳体的轴结构转动,所述上下风向传动齿轮上的另一齿部其中一个所述水平叶片的齿轮结构咬合。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包括:上下风向拨扭,所述上下风向拨扭穿过所述滑槽,所述上下风向拨扭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上下风向拨扭基座,所述上下风向拨扭基座与所述上下风向拨扭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上下风向拨扭基座的导柱与所述拨扭连杆的前端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1、本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将水平叶片隐藏于出风壳体的内部,从出风口外侧不易看到水平叶片,当水平叶片旋转时,叶片的前端始终隐藏于壳体内侧,实现隐藏式叶片的效果。2、将水平叶片隐藏于出风口壳体内部,并将水平叶片调节机构,布置于出风通道的外侧,不阻碍出风通道,提高了出风效率。3、导风叶片隐藏于出风壳体的内部,调节机构布置于外部,不占用出风通道面积,适用于狭长型的出风口壳体的安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的出风口壳体、水平叶片、水平叶片调节机构和上下风向拨扭机构连接结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的出风口壳体、水平叶片、水平叶片调节机构和上下风向拨扭机构连接侧视图;图5-7为本技术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的上下扫风的三种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能够避免出风通道的侵占,提高出风效率,对于狭长型的出风口壳体,风向调节机构也可以安装。请参阅图1-2,本实施方式中的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机构包括:出风口壳体、面板1、水平叶片3、水平叶片调节机构和上下风向拨扭机构。请参阅图1、2和图5,出风口壳体具有相互卡接的前部风口壳体2和后部风口壳体4,前部风口壳体2的出风端内壁形成向内弯曲的弧形面2a,用于隐藏安装水平叶片3,弧形面2a与出风端形成弧形通道。请再次参阅图1-2,面板1卡接在前部风口壳体2上,面板1具有滑槽1-1、滑槽1-1用于插接上下风向拨扭机构,请一并参阅图3-4,两个水平叶片3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弧形面2a上壁和下壁内,两个水平叶片3相互平行,并通过水平叶片连杆5连接,可在的弧形通道内上下转动扫风。请一并再次参阅图3-4,水平叶片调节机构的传动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水平叶片3的齿轮结构咬合,水平叶片调节机构位于出风口壳体的出风通道的外侧,具体的,水平叶片调节机构由拨扭连杆6、上下风向主动齿轮7和上下风向传动齿轮8组成。拨扭连杆6的前端与上下风向拨扭机构铰接,上下风向主动齿轮7上的导柱结构与拨扭连杆6的后端铰接,上下风向传动齿轮8的一齿部与上下风向主动齿轮7的齿部咬合,上下风向传动齿轮8的通孔安装在后部风口壳体4的轴结构上,上下风向传动齿轮8可绕着后部风口壳体4的轴结构转动,上下风向传动齿轮8上的另一齿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出风口壳体,所述出风口壳体具有相互卡接的前部风口壳体和后部风口壳体,所述前部风口壳体的出风端内壁形成向内弯曲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出风端形成弧形通道;/n面板,所述面板卡接在所述前部风口壳体上,所述面板具有滑槽;/n水平叶片,两个水平叶片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弧形面上壁和下壁内,两个所述水平叶片相互平行,并通过水平叶片连杆连接,可在所述的弧形通道内上下转动扫风;/n水平叶片调节机构,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的传动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水平叶片的齿轮结构咬合,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出风通道的外侧;/n上下风向拨扭机构,所述上下风向扭机构穿过所述滑槽,并与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连接,当所述上下风向拨扭机构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时,所述上下风向拨扭机构向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输出动力,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驱动两个所述水平叶片在所述弧形通道内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窄形汽车空调出风口上下风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口壳体,所述出风口壳体具有相互卡接的前部风口壳体和后部风口壳体,所述前部风口壳体的出风端内壁形成向内弯曲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出风端形成弧形通道;
面板,所述面板卡接在所述前部风口壳体上,所述面板具有滑槽;
水平叶片,两个水平叶片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弧形面上壁和下壁内,两个所述水平叶片相互平行,并通过水平叶片连杆连接,可在所述的弧形通道内上下转动扫风;
水平叶片调节机构,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的传动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水平叶片的齿轮结构咬合,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出风通道的外侧;
上下风向拨扭机构,所述上下风向扭机构穿过所述滑槽,并与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连接,当所述上下风向拨扭机构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时,所述上下风向拨扭机构向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输出动力,所述水平叶片调节机构驱动两个所述水平叶片在所述弧形通道内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上美冠丰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