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隔音功能的木工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99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木工板,其涉及一种木工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木工板隔音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内木工板层和外木工板层,内木工板层靠近外木工板层一侧依次设有吸音层、栅格板层以及隔音层,栅格板层的隔条与所述吸音层和隔音层之间围合成空腔,所述栅格板层的隔条的侧壁上设有减震层;利用栅格板层连接吸音层和隔音层,有利于增加木工板的强度;噪声沿着外木工板层传递,隔音层将噪声进行吸附阻断,减震层对噪声进行缓震,栅格板层的隔条之间有空隙,空隙中空气可以减缓声音的传播,减震层对噪声的震动进行吸附,最后利用吸音层对噪声进行吸收,以此可以减少噪声向室内传递,提高木工板的隔音效果。

Wood board with sound insul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隔音功能的木工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工板,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木工板。
技术介绍
木工板是由两片单板中间胶压拼接木板而成,木工板在家具、车厢、建筑室内装饰、车厢、船舶、墙板、门等制造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授权公告号为CN20412348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内应力的旋切板芯材木工板,包括多层旋切板的芯板和面板,所述旋切板包括旋切板A和旋切板B,所述旋切板A固定于两块旋切板B之间,旋切板A的层数为偶数,相邻的旋切板之间固定时,旋切板的紧面与紧面固定,或者旋切板的松面与松面固定。从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的无内应力的旋切板芯材木工板,旋切板的层数为偶数,并且旋切板的紧面与紧面固定,或者旋切板的松面与松面固定,使旋切板的内应力相互抵消,防止木工板出现弯曲现象,保证木工板的质量;通过旋切板A和旋切板B的纹路垂直,可以提高木工板整体的强度,提高了木工板的使用性能。当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木工板时,由于声音是通过波的形式震动传播,而木工板为固体,是一种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在使用这种细木工板时,隔音效果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木工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木工板,包括内木工板层和外木工板层,所述内木工板层靠近所述外木工板层一侧依次设有吸音层、栅格板层以及隔音层,所述栅格板层的隔条与所述吸音层和隔音层之间围合成空腔,所述栅格板层的隔条的侧壁上设有减震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栅格板层连接吸音层和隔音层,有利于增加木工板的强度;当室外产生大量噪声后,噪声沿着外木工板层传递,利用隔音层将噪声进行吸附阻断,栅格板层的隔条之间有空隙,由于空气传播声音的速度低于固体,所以空隙中空气可以减缓声音的传播,部分噪声通过栅格板层的隔条传递,利用减震层对噪声进行缓震,最后利用吸音层对噪声进行吸收,以此可以减少噪声向室内传递,提高木工板的隔音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层靠近所述栅格板层的一侧、所述吸音层靠近所述栅格板层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弹簧,所述弹簧位于相邻所述栅格板层的隔条之间,相对所述弹簧之间通过减震块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噪声向栅格板层一侧传递时,噪声沿着弹簧传递,利用弹簧的弹性,减少噪声产生的震动,再利用减震块对噪声的缓震,将噪声的机械性能转化为热量,以此可以减少噪声向室内传递,有利于提高木工板的隔音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层为阻尼隔音毡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噪声经过外木工板层传递至隔音层处,噪声进入阻尼隔音毡层中,迫使阻尼隔音毡层一起震动,将震动的声能转化为热量释放到空气中,最终达到阻尼减震降噪的作用,从而可以实现隔声的功能,有利于提高木工板的隔音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层为蜂窝陶瓷吸声板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噪声传播至蜂窝陶瓷吸声板层表面时,声波会沿着迷宫式的小孔隧道进入蜂窝陶瓷吸声板内部,声波在蜂窝陶瓷吸声板内部传播引起孔隙中的空气震动,同形成孔隙的表面十分粗糙的陶瓷筋络发生摩擦,一部分声能被转变为热能;一部分声能到达刚性壁后,被反射回蜂窝陶瓷吸声板,声波又会象初次入射声一样重新回到迷宫式的小孔遂道中,带动空气与陶瓷筋络发生摩擦,声能继续被转化、消耗,从而可以将噪声进行吸收,减少噪声向室内传递,提高木工板的隔音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层为隔音棉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噪声穿过栅格板层后,隔音棉层为纤维多孔隔音材料,噪声进入孔隙中,隔音棉层随着噪声一起震动,将震动的声能转化为热量释放到空气中,从而可以实现隔声的功能,有利于提高木工板的隔音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外木工板层远离所述内木工板层的一侧设有防火板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火板层,有利于减少木工板着火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所述防火板层靠近所述外木工板层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外木工板层靠近所述防火板层的一侧设有与凹槽凹凸配合的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火板的土层与外木工板层的凸块配合,增加防火板与外木工板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增加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防火板层远离所述外木工板层的一侧设有防水涂料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水涂料层的防水性能,减少木工板受潮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栅格板层连接吸音层和隔音层,从而可以增加木工板的强度;当室外噪声向室内传递时,噪声沿着外木工板层传递,隔音层将噪声进行吸附阻断,同时,由于栅格板层的隔条之间有空隙,由于空气传播声音的速度低于固体,所以空隙中空气可以减缓声音的传播,再利用减震层对噪声进行缓震,最后利用吸音层对噪声进行吸收,以此可以减少噪声向室内传递,有利于提高木工板的隔音效果;2、利用弹簧和减震块对噪声进行缓震,有利于减缓噪声向室内传递;3、利用防火层的防火性能,有利于减少木工板起火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体现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体现实施例中空腔、减震层、弹簧以及减震块的剖视图。图中:1、内木工板层;2、外木工板层;20、防火板层;21、凹槽;22、凸块;23、防水涂料层;3、吸音层;4、栅格板层;40、空腔;41、减震层;42、弹簧;43、减震块;5、隔音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木工板,其包括内木工板层1和外木工板层2,内木工板层1靠近外木工板层2一侧依次设有吸音层3、栅格板层4以及隔音层5,隔音层5、栅格板层4以及吸音层3由外木工板层2向内木工板层1依次设置,隔音层5为阻尼隔音毡层;当噪声进入隔音层5内,由于隔音层5中有大量的孔隙,噪声进入空隙中,带动空隙内空气震动,将声能转化为热量释放,以此可以进行对噪声进行吸附阻断。参照图1,外木工板层2远离内木工板层1的一侧设有防火板层20,防火板层20为玻璃棉板层;利用防火板层20的耐高温性能,有利于减少点燃木工板的可能性。参照图1,防火板层20远离外木工板层2的一侧设有防水涂料层23;将防水涂料层23涂覆在防火板层20外侧壁上,经固化后形成的防水薄膜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塑性、抗裂性、抗渗性及耐候性,能起到防水、防渗和保护作用,有利于减少木工板受潮的可能性。参照图1,吸音层3为蜂窝陶瓷吸声板层;由于吸音层3内部存在着无数微小的相互连通的孔洞,噪声沿着迷宫式的孔洞进入吸音层3内部,噪声在吸音层3内部传播,引起孔洞中的空气震动,同形成孔洞的表面十分粗糙的陶瓷筋络发生摩擦,一部分声能被转变为热能;一部分声能到达刚性壁后,被反射回吸音层3,噪声又会象初次入射声一样重新回到迷宫式的孔洞中,带动空气与陶瓷筋络发生摩擦,声能继续被转化、消耗,从而可以将噪声进行吸收。参照图2,栅格板层4的隔条与吸音层3和隔音层5之间围合成空腔40;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木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木工板层(1)和外木工板层(2),所述内木工板层(1)靠近所述外木工板层(2)一侧依次设有吸音层(3)、栅格板层(4)以及隔音层(5),所述栅格板层(4)的隔条与所述吸音层(3)和隔音层(5)之间围合成空腔(40),所述栅格板层(4)的隔条的侧壁上设有减震层(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木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木工板层(1)和外木工板层(2),所述内木工板层(1)靠近所述外木工板层(2)一侧依次设有吸音层(3)、栅格板层(4)以及隔音层(5),所述栅格板层(4)的隔条与所述吸音层(3)和隔音层(5)之间围合成空腔(40),所述栅格板层(4)的隔条的侧壁上设有减震层(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音功能的木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5)靠近所述栅格板层(4)的一侧、所述吸音层(3)靠近所述栅格板层(4)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弹簧(42),所述弹簧(42)位于相邻所述栅格板层(4)的隔条之间,相对所述弹簧(42)之间通过减震块(4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音功能的木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5)为阻尼隔音毡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迎客松南京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