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线新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99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线新面料,包括面体,所述面体由竹炭纤维、消臭纤维、珍珠纤维、氨纶以及聚酯纤维混织而成,所述面体的两侧面呈交错状开设形成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条,所述连接槽与限位条之间通过缝合连接;通过设计的第一UV膜和第二UV膜,可以在户外使用面料时,将外界的紫外线进行有效的吸收,同时配合设计的珍珠纤维,可以提高面体的吸湿透气的特性,使得穿着更加舒适,同时珍珠纤维表面均匀分布着珍珠微粒,长期于皮肤接触,具有珍珠养颜护肤、清火败毒、嫩白肌肤、抗紫外线的功效。

A new UV resistant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紫外线新面料
本技术属于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紫外线新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现有的面料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面料在使用中,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较差,无法对人体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特别是在户外使用中,缺陷更加明显,同时现有的面料自身的功能性较差,无法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紫外线新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紫外线新面料,包括面体,所述面体由竹炭纤维、消臭纤维、珍珠纤维、氨纶以及聚酯纤维混织而成,所述面体的两侧面呈交错状开设形成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条,所述连接槽与限位条之间通过缝合连接,所述限位条的长度与面体的宽度相等。优选的,所述限位条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一体式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与连接条相适配的角槽,所述连接条与角槽缝合连接。优选的,所述面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EPRFE薄膜,所述EPRFE薄膜的表面粘合有聚乙烯薄膜,所述EPRFE薄膜通过热熔胶粘合在面体的表面,所述聚乙烯薄膜的表面粘合有TPU薄膜。优选的,所述防护层的外侧设置有紫外线层,所述紫外线层由第一UV膜和第二UV膜构成,所述第一UV膜粘合在防护层的顶端面上,所述第二UV膜粘合在面体的底端面上。优选的,所述第一UV膜与第二UV膜的厚度为0.01mm,且两者均为透明状,且两者的横截面面积相等。优选的,所述面体的表面通过外部设备压铸形成有花纹,且花纹的深度为面体厚度的十分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计的第一UV膜和第二UV膜,可以在户外使用面料时,将外界的紫外线进行有效的吸收,同时配合设计的珍珠纤维,可以提高面体的吸湿透气的特性,使得穿着更加舒适,同时珍珠纤维表面均匀分布着珍珠微粒,长期于皮肤接触,具有珍珠养颜护肤、清火败毒、嫩白肌肤、抗紫外线的功效,可进一步提高面料对紫外线的防护性能,降低紫外线对人体造成的影响;2.通过设计的竹炭纤维使得面料的加工材质为可回收以及可分解的状态,避免在遗弃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设计的消臭纤维,具有较好的卫生和保健性能,大大的降低了面体在使用中受到外界的污染;3.通过设计的限位条,可以将面体表面形成横竖交错的状态,从而保证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面体整体的抗拉程度,避免在受到外力拉扯时出现变形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面体的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面体的剖视图。图中:1、面体;2、EPRFE薄膜;3、聚乙烯薄膜;4、TPU薄膜;5、第一UV膜;6、第二UV膜;7、竹炭纤维;8、消臭纤维;9、珍珠纤维;10、氨纶;11、聚酯纤维;12、限位条;13、角槽;14、连接槽;15、连接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紫外线新面料,包括面体1,面体1由竹炭纤维7、消臭纤维8、珍珠纤维9、氨纶10以及聚酯纤维11混织而成,且竹炭纤维7、消臭纤维8、珍珠纤维9、氨纶10以及聚酯纤维11的比例为2:0.5:0.5:1:6,通过设计的竹炭纤维7使得面料的加工材质为可回收以及可分解的状态,避免在遗弃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设计的消臭纤维8,具有较好的卫生和保健性能,大大的降低了面体1在使用中受到外界的污染,防护层的外侧设置有紫外线层,紫外线层由第一UV膜5和第二UV膜6构成,第一UV膜5粘合在防护层的顶端面上,第二UV膜6粘合在面体1的底端面上,通过设计的第一UV膜5和第二UV膜6,可以在户外使用面料时,将外界的紫外线进行有效的吸收,同时配合设计的珍珠纤维9,可以提高面体1的吸湿透气的特性,使得穿着更加舒适,同时珍珠纤维9表面均匀分布着珍珠微粒,长期于皮肤接触,具有珍珠养颜护肤、清火败毒、嫩白肌肤、抗紫外线的功效,可进一步提高面料对紫外线的防护性能,降低紫外线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紫外线新面料,包括面体1,面体1由竹炭纤维7、消臭纤维8、珍珠纤维9、氨纶10以及聚酯纤维11混织而成,且竹炭纤维7、消臭纤维8、珍珠纤维9、氨纶10以及聚酯纤维11的比例为2:0.5:0.5:1:6,通过设计的竹炭纤维7使得面料的加工材质为可回收以及可分解的状态,避免在遗弃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设计的消臭纤维8,具有较好的卫生和保健性能,大大的降低了面体1在使用中受到外界的污染,防护层的外侧设置有紫外线层,紫外线层由第一UV膜5和第二UV膜6构成,第一UV膜5粘合在防护层的顶端面上,第二UV膜6粘合在面体1的底端面上,通过设计的第一UV膜5和第二UV膜6,可以在户外使用面料时,将外界的紫外线进行有效的吸收,同时配合设计的珍珠纤维9,可以提高面体1的吸湿透气的特性,使得穿着更加舒适,同时珍珠纤维9表面均匀分布着珍珠微粒,长期于皮肤接触,具有珍珠养颜护肤、清火败毒、嫩白肌肤、抗紫外线的功效,可进一步提高面料对紫外线的防护性能,降低紫外线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面体1的两侧面呈交错状开设形成有连接槽14,连接槽14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条12,连接槽14与限位条12之间通过缝合连接,限位条12的长度与面体1的宽度相等,限位条1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一体式的连接条15,连接槽1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与连接条15相适配的角槽13,连接条15与角槽13缝合连接。本技术中的消臭纤维8,是将消臭剂掺入纺丝液中,经纺丝制取消臭纤维,无机消臭剂多采用共混纺丝法,消臭剂要制成微粉状,同时还要添加助剂,使消臭剂微粉与基材相容并分散均匀,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消臭功能,并使纤维能保留原有性能,可采用复合纺丝技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EPRFE薄膜与面体1粘合连接,随后再依次将聚乙烯薄膜3、TPU薄膜和第一UV膜5通过热熔胶粘合在EPRFE薄膜上,其中在对热熔胶的生产过程中,可加入紫外线吸收剂,随后将第二UV膜5粘合在面体1的另一侧,使得面体1的双面都可实现防紫外线功能,在使用中,通过第一UV膜5和第二UV膜6对外界的紫外线进行吸附,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通过珍珠纤维9提高面体1的吸湿透气的特性,使得穿着更加舒适,同时珍珠纤维9长期于皮肤接触,具有珍珠养颜护肤、清火败毒、嫩白肌肤、抗紫外线的功效,消臭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紫外线新面料,包括面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体(1)由竹炭纤维(7)、消臭纤维(8)、珍珠纤维(9)、氨纶(10)以及聚酯纤维(11)混织而成,所述面体(1)的两侧面呈交错状开设形成有连接槽(14),所述连接槽(14)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条(12),所述连接槽(14)与限位条(12)之间通过缝合连接,所述限位条(12)的长度与面体(1)的宽度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紫外线新面料,包括面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体(1)由竹炭纤维(7)、消臭纤维(8)、珍珠纤维(9)、氨纶(10)以及聚酯纤维(11)混织而成,所述面体(1)的两侧面呈交错状开设形成有连接槽(14),所述连接槽(14)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条(12),所述连接槽(14)与限位条(12)之间通过缝合连接,所述限位条(12)的长度与面体(1)的宽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新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1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一体式的连接条(15),所述连接槽(1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与连接条(15)相适配的角槽(13),所述连接条(15)与角槽(13)缝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线新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体(1)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EPRFE薄膜(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桦润服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