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鞣质部位及口服余甘子鞣质部位后血清中化学成分分析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7889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余甘子鞣质部位及口服后血清中化学成分UPLC‑MS

Analysis and detection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the tannin part of emblica and serum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emblic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余甘子鞣质部位及口服余甘子鞣质部位后血清中化学成分分析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余甘子鞣质部位及口服后血清中化学成分UPLC-MSn分析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药物活性成分需要吸收入血、到达靶器官并作用于相应靶点后才能发挥药效。药效成分可能是经消化道吸收原型入血的成分,也可能是经代谢转化成的活性代谢产物,这些成分构成了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其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反映了发挥药效作用的过程。研究药物的代谢可以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对于设计合理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指导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余甘子为大戟科余甘子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的干燥果实,是一种常用藏药,其富含鞣质,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尚未发现口服余甘子鞣质部位后血清中化学成分分析检测报道。此外,由于代谢产物的量很少,分离鉴定代谢产物尤其同时分离鉴定多种代谢产物是具有挑战的工作。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分离鉴定口服余甘子鞣质部位后血清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余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甘子鞣质部位及口服后血清中化学成分UPLC-M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甘子鞣质部位及口服后血清中化学成分UPLC-MSn分析检测方法,包括:余甘子鞣质部位供试液制备或口服余甘子部位后血清样品预处理;进样检测,收集数据,解析确认;其中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C18色谱柱;和/或柱温28-32℃;和/或流速:0.1-0.5ml·min-1;和/或检测波长:268-272nm;和/或流动相:甲醇-0.2%冰醋酸/水梯度洗脱;质谱条件:MS,ESI:负离子模式;雾化气流:1.3-1.7L/min;离子源温度:280-320℃;干燥气压力:80-120kPa;质量扫描范围:m/z100~15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检测方法,余甘子鞣质部位供试液制备:精密称取余甘子鞣质部位粉末加入溶剂溶解定容,进样前微孔滤膜过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检测方法,余甘子鞣质部位供试液浓度为0.1-1mg.mL-1;溶剂为30-80%甲醇水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检测方法,其中,血清样品预处理:精密量取血清样品加入内标溶液、缓冲液,混合均匀,加入有机溶剂混合,离心,取上清液吹干,残渣加入有机溶剂水溶液溶解,离心,取上清液备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析检测方法,其中,有机溶剂为甲醇或乙腈;有机溶剂水溶液为30-80%甲醇或乙腈水溶液;和/或混合方式为涡旋;和/或缓冲液为0.5-3mo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兰珍吴玲芳梁文仪常子豪张秋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