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动蓄水的发泡机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84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动蓄水的发泡机搅拌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蓄水管、搅拌罐、第二蓄水管、翘杆、拉绳,在上升浮力的作用下翘杆发生摆动,使得拉绳便被向下拉,发条发生形变,使得发条上方的拉绳拉动旋转杆并且驱使其发生旋转,致使阀瓣跟随旋转而取消对第二蓄水管的封堵,使得第二蓄水管将外接原料水自动导入到内桶内与原料混合直至水位没过于翘杆,翘杆便取消摆动而管道便停止蓄水,同样需要导通第一蓄水管时方法亦是如此,该装置能够通过刚加入原料的水位上升来推动翘杆倾斜,使得拉绳拉动阀瓣旋转取消对蓄水管的封堵,从而实现根据物料在桶内所居高度来自动加入适当的原料水,这不仅省事省力,并且还会使发泡效果更好。

A mixing device of foam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 water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自动蓄水的发泡机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泡机
,尤其涉及了一种带有自动蓄水的发泡机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发泡机是制造泡塑的设备,发泡剂本身是不能自动成为泡塑的,它必须通过发泡机的机械搅拌作用才能成为泡塑,但是现有技术的发泡机搅拌装置在导入物料后需要加入适当原料水进行气液混合,而工作人员通常是手动并且预估的方式将原料水倒入到搅拌桶内,这不仅耗费较大人力物力,并且还会因为蓄水过多或者过少使搅拌不够充分而发泡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自动蓄水的发泡机搅拌装置,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发泡机搅拌装置在导入物料后需要加入适当原料水进行气液混合,而工作人员通常是手动并且预估的方式将原料水倒入到搅拌桶内,这不仅耗费较大人力物力,并且还会因为蓄水过多或者过少使搅拌不够充分而发泡效果变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自动蓄水的发泡机搅拌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蓄水管、搅拌罐、第二蓄水管、翘杆、拉绳、发条、阀开关、内桶、旋转杆、阀瓣,第一蓄水管与第二蓄水管分别设置在搅拌罐两侧,翘杆通过拉绳与发条相连接,翘杆一侧贯穿于内桶一侧,阀开关配入到第二蓄水管内,阀瓣与旋转杆传动连接,旋转杆通过拉绳实现拉动旋转,阀开关一侧设有用于封堵第一蓄水管管口的阀瓣。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电动机、密封盖、搅拌杆,控制电动机与搅拌杆传动连接,控制电动机安装于密封盖上端。作为优选,翘杆、拉绳与发条共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第一蓄水管、第二蓄水管下端。作为优选,搅拌杆下端配入到内桶内。作为优选,翘杆通过内桶内物料水浮力实现上下摆动。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在上升浮力的作用下翘杆发生摆动,使得拉绳便被向下拉,发条发生形变,使得发条上方的拉绳拉动旋转杆并且驱使其发生旋转,致使阀瓣跟随旋转而取消对第二蓄水管的封堵,使得第二蓄水管将外接原料水自动导入到内桶内与原料混合直至水位没过于翘杆,翘杆便取消摆动而管道便停止蓄水,同样需要导通第一蓄水管时方法亦是如此,该装置能够通过刚加入原料的水位上升来推动翘杆倾斜,使得拉绳拉动阀瓣旋转取消对蓄水管的封堵,从而实现根据物料在桶内所居高度来自动加入适当的原料水,这不仅省事省力,并且还会使发泡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有自动蓄水的发泡机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搅拌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阀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阀开关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第一蓄水管-1、控制电动机-2、密封盖-3、搅拌罐-4、第二蓄水管-5、搅拌杆-6、翘杆-7、拉绳-8、发条-9、阀开关-10、内桶-11、旋转杆-12、阀瓣-1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请参阅图1-4,本实用提供一种带有自动蓄水的发泡机搅拌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蓄水管1、搅拌罐4、第二蓄水管5、翘杆7、拉绳8、发条9、阀开关10、内桶11、旋转杆12、阀瓣13,第一蓄水管1与第二蓄水管5分别设置在搅拌罐4两侧,翘杆7通过拉绳8与发条9相连接,翘杆7一侧贯穿于内桶11一侧,阀开关10配入到第二蓄水管5内,阀瓣13与旋转杆12传动连接,旋转杆12通过拉绳8实现拉动旋转,阀开关10一侧设有用于封堵第一蓄水管1管口的阀瓣13,还包括控制电动机2、密封盖3、搅拌杆6,控制电动机2与搅拌杆6传动连接,控制电动机2安装于密封盖3上端,翘杆7、拉绳8与发条9共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第一蓄水管1、第二蓄水管5下端,搅拌杆6下端配入到内桶11内,翘杆7通过内桶11内物料水浮力实现上下摆动。在进行使用时将搅拌罐4安装于控制电动机2下端,在操作人员使用装置搅拌原料时,打开密封盖3,将原料经开口处导入到内桶11内,原料在内桶11内所居高度不断上升,当上升触碰到翘杆7时,在上升浮力的作用下翘杆7发生摆动,使得拉绳8便被向下拉,发条9发生形变,使得发条9上方的拉绳8拉动旋转杆12并且驱使其发生旋转,致使阀瓣13跟随旋转而取消对第二蓄水管5的封堵,使得第二蓄水管5将外接原料水自动导入到内桶11内与原料混合直至水位没过于翘杆7,翘杆7便取消摆动而管道便停止蓄水,同样需要导通第一蓄水管1时方法亦是如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自动蓄水的发泡机搅拌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蓄水管(1)、搅拌罐(4)、第二蓄水管(5)、翘杆(7)、拉绳(8)、发条(9)、阀开关(10)、内桶(11)、旋转杆(12)、阀瓣(13),其特征在于:第一蓄水管(1)与第二蓄水管(5)分别设置在搅拌罐(4)两侧,翘杆(7)通过拉绳(8)与发条(9)相连接,翘杆(7)一侧贯穿于内桶(11)一侧,阀开关(10)配入到第二蓄水管(5)内,阀瓣(13)与旋转杆(12)传动连接,旋转杆(12)通过拉绳(8)实现拉动旋转,阀开关(10)一侧设有用于封堵第一蓄水管(1)管口的阀瓣(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自动蓄水的发泡机搅拌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蓄水管(1)、搅拌罐(4)、第二蓄水管(5)、翘杆(7)、拉绳(8)、发条(9)、阀开关(10)、内桶(11)、旋转杆(12)、阀瓣(13),其特征在于:第一蓄水管(1)与第二蓄水管(5)分别设置在搅拌罐(4)两侧,翘杆(7)通过拉绳(8)与发条(9)相连接,翘杆(7)一侧贯穿于内桶(11)一侧,阀开关(10)配入到第二蓄水管(5)内,阀瓣(13)与旋转杆(12)传动连接,旋转杆(12)通过拉绳(8)实现拉动旋转,阀开关(10)一侧设有用于封堵第一蓄水管(1)管口的阀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蓄水的发泡机搅拌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生篡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日顺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