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池内部用温感线的组装模具
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池内部用温感线的组装模具。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比能量,低自放电率以及长寿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及电动汽车领域。对于新体系和平台开发时,需要测试电池在充放电过程时的温度变化,精确的温度测试,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体系的放热量、反应速率等机理,采取相应的体系优化方案。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为特征的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在进行安全测试时,也需要测试电池的温度变化,研究电池温度分布不仅可更加清楚的了解锂离子电池的反应机理,也是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研究的迫切的需求。目前测试电芯温度大致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温感线置于电芯表面,可实时测试电芯表面温度,但是电芯表面温度和电芯的内部温度存在差异,因而此方式测试的结果并非是电芯内部的真实温度,另一种方法是将温感线放置于电芯内部测试,可测得电芯内部的实时温度。现有测量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用温度传感器直接测试电池内部温度,如专利CN204558611U,虽然该专利提到可用于铝壳、钢壳或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电池内部用温感线的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通过锁紧装置可拆卸锁紧;/n所述下模顶面设有容纳PP颗粒的第一容纳槽和容纳温感线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与第一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下模的两侧面;/n所述下模内设有加热装置和温度感应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温度感应装置靠近第一容纳槽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内部用温感线的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通过锁紧装置可拆卸锁紧;
所述下模顶面设有容纳PP颗粒的第一容纳槽和容纳温感线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与第一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下模的两侧面;
所述下模内设有加热装置和温度感应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温度感应装置靠近第一容纳槽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内部用温感线的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第一容纳槽设置,且所述通孔不与第一容纳槽连通,所述加热装置设在通孔内;
所述下模内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封闭端靠近第一容纳槽设置,且所述盲孔不与第一容纳槽连通,所述温度感应装置设在盲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池内部用温感线的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池内部用温感线的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为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玉勇,张浩楠,章雄峰,张黎,曹政,李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