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形机器人的头部转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638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形机器人的头部转动机构,包括底板、连接筒、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以及第一步进电机输出轴,底板上端面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第一步进电机输出轴与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与机器人头部固定块固定连接,连接筒与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机器人头部固定块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支架与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Head rotation mechanism of humanoid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形机器人的头部转动机构
本技术是一种人形机器人的头部转动机构,属于机器人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随着类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机器人的拟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机器人的灵活度及动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类人形机器人的自由度主要集中在手臂以及下肢,而大部分机器人的头部与躯干固定连接或者通过水平旋转的方式可转动安装在躯干上。人类头部的动作主要是左右转动,前后点头等旋转动作,现有的机器人头部动作多采用齿轮、链条、电机-皮带传动,其中链条传动适用于平行轴之间的传动,但占用空间较大,不宜在急促反向传动中使用,平稳度较低,电机-皮带传动,在传递同样大的圆周力时,轮廓尺寸及轴上压力比啮合传动大,而且皮带容易打滑,传动效率不高,齿轮传动无设置润滑油收集装置,导致齿轮上的润滑油滴落在整个装置内部,清洁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形机器人的头部转动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动组件占用过多空间,平稳度不佳,稳定度不够,润滑油清洁繁琐,无法实现机器人点头动作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形机器人的头部转动机构,包括底板(1)、连接筒(6)、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11)以及第一步进电机输出轴(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2),所述底板(1)上端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步进电机(10),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和第二步进电机(10)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对称分布于底板(1)中轴线两侧,所述支撑柱(3)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输出轴(15)贯穿开设在支撑柱(3)上的通孔与第一固定块(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4)的上端面与第一支架(4)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右侧与机器人头部固定块(5)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形机器人的头部转动机构,包括底板(1)、连接筒(6)、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11)以及第一步进电机输出轴(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2),所述底板(1)上端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步进电机(10),所述第一步进电机(2)和第二步进电机(10)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对称分布于底板(1)中轴线两侧,所述支撑柱(3)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输出轴(15)贯穿开设在支撑柱(3)上的通孔与第一固定块(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4)的上端面与第一支架(4)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右侧与机器人头部固定块(5)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头部固定块(5)上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开设有凹槽(17),所述连接筒(6)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与凹槽(17)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筒(6)贯穿开设在机器人头部固定块(5)上的通孔与第一锥齿轮(7)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头部固定块(5)右侧与第二支架(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9)下端面与第二固定块(12)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2)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11)贯穿开设在第二固定块(12)上的通孔与第二锥齿轮(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7)与第二锥齿轮(8)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形机器人的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山林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泥匠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