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抛光机用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46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抛光机用回收装置,包括抛光室和回收室,抛光室内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台,两个支撑台之间形成有下料通道,且两个支撑台的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向下倾斜设置形成斜边,在两个斜边上分别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若干个支撑块上分别设置有抛光机,抛光室的其中一侧上方形成有操作开口,抛光室另一侧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抽风机,抛光室通过抽风机与回收室连通,两个支撑台与抛光室的底部形成沉降室,沉降室的其中一侧底部与回收室的底部连通,在沉降室的另一侧设置开口,开口内设置有与沉降室另一侧卡接的滤槽,在回收室内盛有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对抛光残渣进行回收,且能防止操作人员吸入粉尘。

A recovery device for stainless steel poli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抛光机用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抛光机用回收装置,属于抛光机用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抛光盘的转速一般在1500-3000r/min,多为无级变速,施工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目前很多的不锈钢管在加工的时候,都需要进行抛光处理,抛光机在工作时容易产生金属碎屑以及粉尘,现有回收装置中,单纯使用风机直接来进行吸尘,会使得很多的粉尘被风吹散,引起粉尘的飞溅,污染工作环境,对于粉尘的吸收效率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对于粉尘的回收没有很好地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抛光机用回收装置,能有效的对抛光残渣进行回收,且能防止操作人员吸入粉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锈钢抛光机用回收装置,包括抛光室和回收室,抛光室内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台,两个支撑台之间形成有下料通道,且两个支撑台的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向下倾斜设置形成斜边,在两个斜边上分别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若干个支撑块上分别设置有抛光机,且在对称的支撑块上的抛光机的抛光轮均朝向抛光室的其中一端设置,抛光室的其中一侧上方形成有操作开口,抛光室另一侧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抽风机,抛光室通过抽风机与回收室连通,两个支撑台与抛光室的底部形成沉降室,沉降室的其中一侧底部与回收室的底部连通,在沉降室的另一侧设置开口,开口内设置有与沉降室另一侧卡接的滤槽;在回收室内盛有水,在回收室的其中一侧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设置有与延伸至回收室水底的进水管,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末端沿回收室的前后端方向设置有支管一,支管一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支管二,支管二延伸至抛光室内,且支管二位于支撑台的上方,在支管二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在回收室的顶部设置有排风管。优选的是,所述操作开口处设置有下拉卷帘,在操作开口的底板上方设置有与下拉卷帘挂接的挂钩,且所述下拉卷帘为透明材料,透明材料的下拉卷帘能有效防止粉尘扩散并不影响对抛光室的观察。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支撑块为直角三棱柱结构,且直角三棱柱结构的支撑块的斜边与支撑台的斜边贴合。进一步的优选,在延伸至回收室水底的进水管末端以及排风管上均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能有效防止粉尘被吸入水泵以及防止粉尘经过排风管排出。进一步的优选,在回收室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开合窗口。进一步的优选,在抛光室的前后端面上形成有对应的供待抛光管件的通过的通孔。进一步的优选,在下料通道内水平设置有若干个支板,在若干个所述支板的顶部竖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延伸至对称的两个抛光机的抛光轮之间,支板能防止口径小的不锈钢管在抛光时掉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抽风机将抛光室内产生的粉尘抽至回收室,并通过水泵将水经过支管二上的雾化喷头对抛光室以及回收室内的粉尘进行喷淋,提高了粉尘的沉降效果,抛光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则通过下料通道落入沉降室内的滤槽内被收集,下拉卷帘能有效防止粉尘扩散且不影响操作人员观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操作开口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抛光室,2、回收室,3、支撑台,4、下料通道,5、抛光机,6、抽风机,7、沉降室,8、滤槽,9、水泵,10、进水管,11、出水管,12、支管一,13、支管二,14、雾化喷头,15、排风管,16、下拉卷帘,17、挂钩,18、过滤器,19、开合窗口,20、通孔,21、支板,22、支撑板,31、斜边,41、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的介绍。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不锈钢抛光机用回收装置,包括抛光室1和回收室2,抛光室1内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台3,两个支撑台3之间形成有下料通道4,且两个支撑台3的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向下倾斜设置形成斜边31,在两个斜边31上分别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41,若干个所述支撑块41上分别设置有抛光机5,且在对称的支撑块41上的抛光机5的抛光轮均朝向抛光室1的其中一端设置,抛光室1的其中一侧上方形成有操作开口,抛光室1另一侧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抽风机6,抛光室1通过抽风机6与回收室2连通,两个支撑台3与抛光室1的底部形成沉降室7,沉降室7的其中一侧底部与回收室2的底部连通,在沉降室7的另一侧设置开口,开口内设置有与沉降室7另一侧卡接的滤槽8;在回收室2内盛有水,在回收室2的其中一侧设置有水泵9,水泵9的进水端设置有与延伸至回收室2水底的进水管10,水泵9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的末端沿回收室2的前后端方向设置有支管一12,支管一12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支管二13,支管二13延伸至抛光室1内,且支管二13位于支撑台3的上方,在支管二1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14,在回收室2的顶部设置有排风管15。参见图1、图2所示,操作开口处设置有下拉卷帘16,在操作开口的底板上方设置有与下拉卷帘16挂接的挂钩17,且下拉卷帘16为透明材料。参见图1所示,支撑块41为直角三棱柱结构,且直角三棱柱结构的支撑块41的斜边与支撑台3的斜边31贴合。参见图1所示,在延伸至回收室2水底的进水管10末端以及排风管15上均设置有过滤器18。参见图1所示,在回收室2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开合窗口19。参见图1所示,在抛光室1的前后端面上形成有对应的供待抛光管件的通过的通孔20。参见图1所示,在下料通道4内水平设置有若干个支板21,在若干个支板21的顶部竖直设置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的顶部延伸至对称的两个抛光机5的抛光轮之间。本技术在实际应用时,不锈钢管通过上料机构经过抛光室1其中一端的通孔20被送入,不锈钢管与对称的两个抛光机5的抛光轮卡接被抛光,抛光后的不锈钢管从抛光室1另一端的通孔20送出,在不锈钢管进行抛光时,启动抽风机6以及水泵9,抽风机6将抛光室1内的粉尘抽至回收室2内,水泵9将水依次泵入出水管11、支管一12、支管二13,最后经过雾化喷头14喷出对粉尘进行喷淋,喷淋后的粉尘能尽快沉降,抛光室1内喷淋后的粉尘将进过斜边31再经过下料通道4落入沉降室41内的滤槽8内,回收室2内喷淋后的粉尘将落入水中并最终悬浮在水面上,操作人员能通过开合窗口19对浮在水面的粉尘进行回收处理;在抛光室1内抛光时产生的金属碎屑将通过下料通道4落入滤槽8内别收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可将滤槽8抽出对沉降的粉尘以及金属碎屑进行回收。在进行不锈钢管抛光作业前,操作人员将下拉卷帘16下拉并与挂钩17挂接,通过下拉卷帘16能有效对抛光室1内进行观察,并能有效防止粉尘扩散,提高了工作环境的质量;而操作开口也方便了对抛光机5的维护以及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不锈钢抛光机用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抛光机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室(1)和回收室(2),所述抛光室(1)内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台(3),两个所述支撑台(3)之间形成有下料通道(4),且两个支撑台(3)的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向下倾斜设置形成斜边(31),在两个斜边(31)上分别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41),若干个所述支撑块(41)上分别设置有抛光机(5),且在对称的支撑块(41)上的抛光机(5)的抛光轮均朝向抛光室(1)的其中一端设置,所述抛光室(1)的其中一侧上方形成有操作开口,抛光室(1)另一侧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抽风机(6),所述抛光室(1)通过抽风机(6)与回收室(2)连通,两个支撑台(3)与抛光室(1)的底部形成沉降室(7),所述沉降室(7)的其中一侧底部与回收室(2)的底部连通,在沉降室(7)的另一侧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与沉降室(7)另一侧卡接的滤槽(8);在回收室(2)内盛有水,在回收室(2)的其中一侧设置有水泵(9),所述水泵(9)的进水端设置有与延伸至回收室(2)水底的进水管(10),水泵(9)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11),所述出水管(11)的末端沿回收室(2)的前后端方向设置有支管一(12),所述支管一(12)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支管二(13),所述支管二(13)延伸至抛光室(1)内,且支管二(13)位于支撑台(3)的上方,在支管二(1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14),在回收室(2)的顶部设置有排风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抛光机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光室(1)和回收室(2),所述抛光室(1)内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台(3),两个所述支撑台(3)之间形成有下料通道(4),且两个支撑台(3)的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向下倾斜设置形成斜边(31),在两个斜边(31)上分别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41),若干个所述支撑块(41)上分别设置有抛光机(5),且在对称的支撑块(41)上的抛光机(5)的抛光轮均朝向抛光室(1)的其中一端设置,所述抛光室(1)的其中一侧上方形成有操作开口,抛光室(1)另一侧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抽风机(6),所述抛光室(1)通过抽风机(6)与回收室(2)连通,两个支撑台(3)与抛光室(1)的底部形成沉降室(7),所述沉降室(7)的其中一侧底部与回收室(2)的底部连通,在沉降室(7)的另一侧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与沉降室(7)另一侧卡接的滤槽(8);在回收室(2)内盛有水,在回收室(2)的其中一侧设置有水泵(9),所述水泵(9)的进水端设置有与延伸至回收室(2)水底的进水管(10),水泵(9)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11),所述出水管(11)的末端沿回收室(2)的前后端方向设置有支管一(12),所述支管一(12)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支管二(13),所述支管二(13)延伸至抛光室(1)内,且支管二(13)位于支撑台(3)的上方,在支管二(1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德国廖志成丁森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合乐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