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兼容性电路、传感器电路以及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兼容性电路、传感器电路以及传感器。
技术介绍
传感器作为一种精密器件,通常对环境要求较高,也随差电子设备的日益增加,其对电磁兼容性(EMC)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一些压力传感器的电磁强度要求可达600V/m,大电流注入可到260mA,需要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工作。因此,如何在有限的PCB板空间内,设计达到满足高要求的电磁兼容性电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改善电路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提供一种电磁兼容性电路、传感器电路以及传感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磁兼容性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电感元件、第一输入端电容、第二输入端电感元件、第二输入端电容和第三输入端电容,所述第一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外壳地端,所述第二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输入端电容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兼容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兼容性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电感元件,所述第一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第一输入端电容,所述第一输入端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外壳地端;第二输入端电感元件,所述第二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二端;第二输入端电容,所述第二输入端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输入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外壳地端;第三输入端电容,所述第三输入端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输入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电路地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兼容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兼容性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电感元件,所述第一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第一输入端电容,所述第一输入端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外壳地端;第二输入端电感元件,所述第二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二端;第二输入端电容,所述第二输入端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输入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外壳地端;第三输入端电容,所述第三输入端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电感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输入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电路地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兼容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兼容性电路还包括第一输出端电感元件,所述第一输出端电感元件的第一端连接电路地端,所述第一输出端电感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入端电容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兼容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兼容性电路还包括第一输出端电容,所述第一输出端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电感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输出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外壳地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兼容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感元件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感元件为共模电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兼容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输入端电容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兼容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兼容性电路还包括第二输出端电感元件,所述第二输出端电感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电感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输出端电感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入端电容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兼容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兼容性电路还包括第二输出端电容,所述第二输出端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电感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输出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外壳地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兼容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感元件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感元件为共模电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兼容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输入端电容并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兼容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兼容性电路还包括负载端电容,所述负载端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杰弗里·克鲁克,黄·文森特,吕志锋,邱建海,
申请(专利权)人:精量电子深圳有限公司,精量电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