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MS隔离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48085 阅读:5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3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MS隔离电源电路,包括:供电电源Vcc、PWM控制模块、PWM驱动模块、隔离变压器T1、整流滤波模块。供电电源Vcc经过输入电容模块滤波后输入隔离变压器上。PWM驱动模块通过PWM控制模块输入的两个PWM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导通顺序在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上向整流滤波模块输出隔离电压,隔离电压经过整流滤波模块整流滤波,得到低纹波、高精度且有过流和短路保护的隔离电压。此外,附属支电路EMC电磁干扰模块还可以增强隔离电源电路的电磁兼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MS隔离电源电路
本技术涉及BMS系统中隔离电源模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BMS隔离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BMS系统中,常见多个电路模块互相隔离工作,如低压区和电池信号采样区,充电系统和低压区等,这些模块间的电源系统,需要相互隔离以满足安全,目前的方案多采用外购的隔离电源模块,但由于模块电源本身模块化,无法完全考虑具体电路的实用条件,且因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使用时容易出现纹波大,有噪声,寿命短,耐高温性能不够或者EMC电磁兼容性能差的问题。此外,由于外购的隔离电源模块成本较高,若要求车规级认证的隔离电源模块成本更高,造成汽车生产商不太愿意外购隔离电源模块。而且由于模块电源本身有PCB,已经有一次过炉过程,在BMS系统的PCB生产时存在二次过炉,存在模块电源失效的风险。根据中国公开专利文件CN201420545481.X的一种自带隔离电源的单项全桥下桥IGBT驱动器通过振荡频率发生电路中的振荡器U1输出推勉振荡信号导通或者关闭开关管,使得隔离变压器输出隔离电压,后经过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输出隔离电压,但由于该技术方案没有对整流滤波后输出的电压进一步进行滤波和线性稳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BMS隔离电源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BMS隔离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源Vcc、PWM控制模块(10)、PWM驱动模块(20)、隔离变压器T1、整流滤波模块(30),所述PWM驱动模块(20)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PWM控制模块(10)的PWM1信号输出端和PWM2信号输出端连接,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同名端和初级异名端连接,PWM驱动模块(20)为推挽式工作方式;所述供电电源Vcc与所述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中间抽头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T1的次级同名端、次级异名端和次级中间抽头分别与所述整流滤波模块(30)的三个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MS隔离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源Vcc、PWM控制模块(10)、PWM驱动模块(20)、隔离变压器T1、整流滤波模块(30),所述PWM驱动模块(20)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PWM控制模块(10)的PWM1信号输出端和PWM2信号输出端连接,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同名端和初级异名端连接,PWM驱动模块(20)为推挽式工作方式;所述供电电源Vcc与所述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中间抽头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T1的次级同名端、次级异名端和次级中间抽头分别与所述整流滤波模块(30)的三个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隔离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驱动模块(20)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开关管Q1及第二开关管Q2,其中,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作为所述PWM驱动模块(20)的第一输入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作为所述PWM驱动模块(20)的第二输入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作为所述PWM驱动模块(20)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的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同名端连接,源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源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作为所述PWM驱动模块(20)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异名端连接,源极与第一参考地GND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MS隔离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驱动模块(20)还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隔离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模块(30)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及第三电容C3,其中,第一二极管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