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262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包括换挡驱动电机、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和换挡控制轴;换挡驱动电机通过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与换挡控制轴相连接以控制换挡控制轴转动;换挡控制轴上套设有换挡指,与换挡控制轴垂直的方向延伸形成有换挡拔叉轴,换挡拔叉轴上滑动套设有换挡拔叉;换挡拔叉的一端形成U形槽,换挡指延伸至U形槽内;换挡拔叉的另一端与同步器齿圈相固接,以使得当换挡控制轴带动换挡指转动时能够驱动换挡拔叉沿换挡拔叉轴的轴向方向往复运动。该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能够提升车辆舒适性和通过性,降低成本和能耗,大大节省变速器的空间。

Electric shift mechanism of two gear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变速箱
,具体地,涉及一种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电动汽车对变速箱技术提出了越来越多与传统车辆不同的要求。电驱动变速箱与传统变速箱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驱动变速箱挡位数远比传统变速箱少,目前电动车普遍采用一档变速箱,也有少数为两挡变速箱;而传统车辆变速箱挡位数通常都在4档以上,主流车型在6、7档,自动变速箱甚至到8、9档;2、电驱动变速箱的转速要比传统变速箱高,目前电动车采用的驱动电机转速在10000rpm左右,有的甚至高达20000rpm;而传统汽油发动机车辆输入转速最高在7500rpm,柴油发动机在3000rpm;3、电驱动变速箱普遍都不需要驾驶员换挡,目前广泛采用的为一档变速箱,其无需换挡,通过电机调速实现车辆的不同车速行驶;而传动车辆虽然配备自动变速箱是趋势,但目前仍有手动变速箱存在。为适应当前市场对电动车多样化的需求,电动汽车采用两挡变速箱也逐渐出现,相对于一档变速箱的电动汽车,两挡变速箱为电机的选型创造了更大的灵活性:一档变速箱由于速比固定,为了考虑车辆低速时的动力性和爬坡能力,速比选择不可能太小;同时为满足车辆最大车速目标,电机的转速通常会比较高;高速电机成本高,而且NVH性能相对低速电机较难控制;两挡变速箱可以通过低速挡和高速挡来平衡车辆这种矛盾的需求,但是,现有的自动换挡执行机构采用多种分离机构,如:电磁离合器、接合套、同步器、离合器等。对采用接合套和同步器的两挡变速箱,需要实现自动换挡,则需配备自动换挡执行机构,由电控单元控制才能实现自动换挡。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廉、能耗低和高效的电机驱动执行机构来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该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能够提升车辆舒适性和通过性,降低成本和能耗,大大节省变速器的空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包括换挡驱动电机、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和换挡控制轴;其中,换挡驱动电机通过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与换挡控制轴相连接以控制换挡控制轴转动;换挡控制轴上套设有换挡指,与换挡控制轴垂直的方向延伸形成有换挡拔叉轴,换挡拔叉轴上滑动套设有换挡拔叉;换挡拔叉的一端形成U形槽,换挡指延伸至U形槽内;换挡拔叉的另一端与同步器齿圈相固接,以使得当换挡控制轴带动换挡指转动时能够驱动换挡拔叉沿换挡拔叉轴的轴向方向往复运动。优选地,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还包括套设在换挡控制轴上的防脱挡定位座,防脱挡定位座位于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和换挡指之间;防脱挡定位座表面形成有多个定位槽,并且,定位槽能够与定位件相配合定位。优选地,定位件包括弹簧和定位钢球,通过弹簧挤压将定位钢球抵靠在定位槽内。优选地,换挡拔叉与同步器齿圈连接处形成弧形件。优选地,弧形件的圆弧角度大于180°。优选地,换挡拔叉为一体成型结构。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于传统车辆的自动变速箱,两挡变速箱的换挡机构相对简单,由于只需采用一个同步器,所以无需选挡功能,只需实现换挡功能即可。换挡系统采用电机驱动,为了让换挡指上有足够的推力,实现同步器/接合套换挡,电机与换挡控制轴之间采用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实现大速比传动,降低了对电机输出扭矩的要求,可选用小尺寸电机,低能耗、高效。换挡控制轴带动换挡指在特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推动换挡拨叉沿接合齿圈轴向来回移动,实现空挡与两个挡位之间的切换。在控制轴上采用定位座设计,将控制轴限制在特定的位置,防止工作过程中出现脱挡。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B-B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的组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换挡驱动电机2-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3-弹簧4-防脱挡定位座5-换挡控制轴6-换挡拔叉7-同步器齿圈8-换挡指9-换挡拔叉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内、外、上、下”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包括换挡驱动电机1、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2(如图5所示)和换挡控制轴5;其中,换挡驱动电机1通过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2与换挡控制轴5相连接以控制换挡控制轴5转动;换挡控制轴5上套设有换挡指8,与换挡控制轴5垂直的方向延伸形成有换挡拔叉轴9,换挡拔叉轴9上滑动套设有换挡拔叉6;换挡拔叉6的一端形成U形槽,换挡指8延伸至U形槽内;换挡拔叉6的另一端与同步器齿圈7相固接,以使得当换挡控制轴5带动换挡指8转动时能够驱动换挡拔叉6沿换挡拔叉轴9的轴向方向往复运动。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还包括套设在换挡控制轴5上的防脱挡定位座4,防脱挡定位座4位于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2和换挡指8之间;防脱挡定位座4表面形成有多个定位槽,并且,定位槽能够与定位件相配合定位。定位件包括弹簧3和定位钢球,通过弹簧3挤压将定位钢球抵靠在定位槽内。换挡拔叉6与同步器齿圈7连接处形成弧形件,弧形件的圆弧角度大于180°,换挡拔叉6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传统车辆的自动变速箱,两挡变速箱的换挡机构相对简单,由于只需采用一个同步器,所以无需选挡功能,只需实现换挡功能即可。换挡系统采用电机驱动,为了让换挡指8上有足够的推力,实现同步器/接合套换挡,电机与换挡控制轴5之间采用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2,实现大速比传动,降低了对电机输出扭矩的要求,可选用小尺寸电机,低能耗、高效。换挡控制轴5带动换挡指8在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推动换挡拨叉6沿接合齿圈轴向来回移动,实现空挡与两个挡位之间的切换。在控制轴上采用定位座设计,将控制轴限制在设定的位置,防止工作过程中出现脱挡。由此可见,该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整体布置灵活,可根据空间限制自由调整电机及其他零部件的位置,比如为考虑轴向尺寸,可将各零部件相对位置调整如图4所示;采用电机驱动,控制方便、灵活,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可由变速箱控制单元直接驱动;同时,仅在需要换挡时,由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挡驱动电机(1)、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2)和换挡控制轴(5);其中,/n所述换挡驱动电机(1)通过所述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2)与所述换挡控制轴(5)相连接以控制所述换挡控制轴(5)转动;/n所述换挡控制轴(5)上套设有换挡指(8),与所述换挡控制轴(5)垂直的方向延伸形成有换挡拔叉轴(9),所述换挡拔叉轴(9)上滑动套设有换挡拔叉(6);所述换挡拔叉(6)的一端形成U形槽,所述换挡指(8)延伸至所述U形槽内;所述换挡拔叉(6)的另一端与同步器齿圈(7)相固接,以使得当所述换挡控制轴(5)带动所述换挡指(8)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换挡拔叉(6)沿所述换挡拔叉轴(9)的轴向方向往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挡驱动电机(1)、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2)和换挡控制轴(5);其中,
所述换挡驱动电机(1)通过所述多级圆柱直齿齿轮传动链(2)与所述换挡控制轴(5)相连接以控制所述换挡控制轴(5)转动;
所述换挡控制轴(5)上套设有换挡指(8),与所述换挡控制轴(5)垂直的方向延伸形成有换挡拔叉轴(9),所述换挡拔叉轴(9)上滑动套设有换挡拔叉(6);所述换挡拔叉(6)的一端形成U形槽,所述换挡指(8)延伸至所述U形槽内;所述换挡拔叉(6)的另一端与同步器齿圈(7)相固接,以使得当所述换挡控制轴(5)带动所述换挡指(8)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换挡拔叉(6)沿所述换挡拔叉轴(9)的轴向方向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挡变速箱电动换挡机构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伟谷叶水高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