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262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包括换选挡电机、涡轮、换挡毂、蜗杆和一对同步器齿套;换选挡电机驱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与换挡毂连接以带动换挡毂转动;与换挡毂的轴向方向平行地设有一对拔叉轴,一对同步器齿套分别与换挡拔叉固接且通过一对换挡拔叉活动套设在拔叉轴上;换挡拔叉上朝向换挡毂延伸形成导向柱,导向柱可滑动嵌设在换挡毂表面上对应形成的选换挡导向槽,以使得当换挡毂转动时能够推动换挡拔叉沿拔叉轴往复运动。该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结构简单,对清洁度要求低;同时,降低了整体运行的能耗,大大缩减了维护成本。

Automatic transmission electric gear se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变速箱
,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在我国的迅速普及,用户对车辆的操纵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配备自动变速箱车辆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自动变速箱系统主要有机械式自动换挡变速箱(AMT)、无级变速箱(CVT)、液力变矩器行星排结构自动变速箱(AT)和双离合自动变速箱(DCT)。这些自动变速箱的共同特点是无需驾驶员干预,由控制单元控制选换挡机构进行自动换挡,降低了驾驶员的操作强度。CVT和AT通常采用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连接,无离合器系统;而AMT和DCT都采用传统的离合器摩擦系统与发动机连接。CVT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压盘移动,实现速比变化;AT采用液压系统实现各挡位的湿式摩擦系统实现挡位选择;AMT和DCT结构类似,除了需要操纵离合器外,还需通过选换挡机构实现挡位选择。因此,AMT和DCT自动变速箱,需要离合器和选换挡的自动化,通过控制单元来实现速比的自动选择。但是,AMT和DCT自动变速箱自动选换挡机构,目前主要采用液压电磁阀系统控制和电液控制来实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弊端:1、液压控制系统需要油泵将系统油压维持在一个特定的水平,因此,即使无换挡需求的情况下,油泵也需保持运转来补偿系统的泄漏,从而将系统油压维持在特定水平,能耗较高;2、液压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设计困难,对液压油的清洁度要求高,对装配环境要求较高,需要无尘空间,成本高;3、电液控制系统从设计上避免了液压控制阀的复杂结构,降低了对液压系统清洁度的要求,但是需要密封件来防止泄漏,维护成本高。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该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结构简单,对清洁度要求低;同时,降低了整体运行的能耗,大大缩减了维护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包括换选挡电机、涡轮、换挡毂、蜗杆和一对同步器齿套;其中,换选挡电机驱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与换挡毂连接以带动换挡毂转动;与换挡毂的轴向方向平行地设有一对拔叉轴,一对同步器齿套分别与换挡拔叉固接且通过一对换挡拔叉活动套设在拔叉轴上;换挡拔叉上朝向换挡毂延伸形成导向柱,导向柱可滑动嵌设在换挡毂表面上对应形成的选换挡导向槽,以使得当换挡毂转动时能够推动换挡拔叉沿拔叉轴往复运动。优选地,涡轮与换挡毂之间的连接为硬连接。优选地,涡轮和/或蜗杆具有自锁功能。优选地,换挡拔叉与同步器齿套连接处形成弧形件。优选地,弧形件的圆弧角度大于180°。优选地,换挡拔叉为一体成型结构。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由电机驱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与换挡毂硬连接,换挡毂转动,换挡毂上的导向槽按照预先设计的角度和轴向位移,推动换挡拨叉沿轴向来回运动,从而实现同步器的轴向运动,达到选换挡的目的。其中,换挡毂上的导向槽,按照特定角度设计,可以实现多个挡位拨叉轴向位置的控制,这种方式在摩托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涡轮蜗杆传动可以实现很大的传动比,从而满足小尺寸电机驱动的要求;且涡轮蜗杆有自锁功能,可以防止脱挡;此外,换挡毂导向槽的设计,使得即使换挡毂有小角度转动时,导向槽也限制了拨叉的轴向运动,从而防止脱挡。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涡轮2-蜗杆3-换挡拔叉4-同步器齿套5-换挡毂6-选换挡导向槽7-拔叉轴8-换选挡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包括换选挡电机8、涡轮1、换挡毂5、蜗杆2和一对同步器齿套4;其中,换选挡电机8驱动蜗杆2带动涡轮1转动,涡轮1与换挡毂5连接以带动换挡毂5转动;与换挡毂5的轴向方向平行地设有一对拔叉轴7,一对同步器齿套4分别与换挡拔叉3固接且通过一对换挡拔叉3活动套设在拔叉轴7上;换挡拔叉3上朝向换挡毂5延伸形成导向柱,导向柱可滑动嵌设在换挡毂5表面上对应形成的选换挡导向槽6,以使得当换挡毂5转动时能够推动换挡拔叉3沿拔叉轴7往复运动。涡轮1与换挡毂5之间的连接为硬连接,涡轮1和/或蜗杆2具有自锁功能。换挡拔叉3与同步器齿套4连接处形成弧形件,弧形件的圆弧角度大于180°,换挡拔叉3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电机驱动蜗杆2,带动涡轮1转动,涡轮1与换挡毂5硬连接,换挡毂5转动,换挡毂5上的导向槽按照预先设计的角度和轴向位移,推动换挡拨叉沿轴向来回运动,从而实现同步器的轴向运动,达到选换挡的目的。其中,换挡毂5上的导向槽,按照特定角度设计,可以实现多个挡位拨叉轴向位置的控制,这种方式在摩托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涡轮1蜗杆2传动可以实现很大的传动比,从而满足小尺寸电机驱动的要求;且涡轮1蜗杆2有自锁功能,可以防止脱挡;此外,换挡毂5导向槽的设计,使得即使换挡毂5有小角度转动时,导向槽也限制了拨叉的轴向运动,从而防止脱挡。上述采用电机驱动,其控制方便、灵活,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可由变速箱控制单元直接驱动;仅在需要换挡时由控制单元驱动电机,无选换挡需求时,电机无需工作,大大地降低了系统的能耗;并且,整体结构采用全机械结构,无液压系统,对使用清洁度要求低,加工方便,成本低廉。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选挡电机(8)、涡轮(1)、换挡毂(5)、蜗杆(2)和一对同步器齿套(4);其中,/n所述换选挡电机(8)驱动所述蜗杆(2)带动所述涡轮(1)转动,所述涡轮(1)与所述换挡毂(5)连接以带动所述换挡毂(5)转动;/n与所述换挡毂(5)的轴向方向平行地设有一对拔叉轴(7),一对所述同步器齿套(4)分别与换挡拔叉(3)固接且通过一对所述换挡拔叉(3)活动套设在所述拔叉轴(7)上;/n所述换挡拔叉(3)上朝向所述换挡毂(5)延伸形成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可滑动嵌设在所述换挡毂(5)表面上对应形成的选换挡导向槽(6),以使得当所述换挡毂(5)转动时能够推动所述换挡拔叉(3)沿所述拔叉轴(7)往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变速箱电动选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选挡电机(8)、涡轮(1)、换挡毂(5)、蜗杆(2)和一对同步器齿套(4);其中,
所述换选挡电机(8)驱动所述蜗杆(2)带动所述涡轮(1)转动,所述涡轮(1)与所述换挡毂(5)连接以带动所述换挡毂(5)转动;
与所述换挡毂(5)的轴向方向平行地设有一对拔叉轴(7),一对所述同步器齿套(4)分别与换挡拔叉(3)固接且通过一对所述换挡拔叉(3)活动套设在所述拔叉轴(7)上;
所述换挡拔叉(3)上朝向所述换挡毂(5)延伸形成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可滑动嵌设在所述换挡毂(5)表面上对应形成的选换挡导向槽(6),以使得当所述换挡毂(5)转动时能够推动所述换挡拔叉(3)沿所述拔叉轴(7)往复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伟谷叶水高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