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川贵专利>正文

一种行车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224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车轮结构,包括金属内层和外覆层,所述外覆层为PE+PP复合耐磨层,所述金属内层中心位置为连接端,连接端为直接连接端或是涨紧连接端,外覆层外侧设有电镀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耐酸碱,并且耐磨度和硬度高,整体使用寿命高,且使用方便。

A kind of whee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轮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车轮结构。
技术介绍
行车轮使用范围广,主要用于重型器械的行进,是一种容易起出现损坏的轮体,其一般要求结构简单,连接方便,且车轮具备较高的硬度。目前的行车轮为纯金属结构或是采用PU层包覆,但是PU不耐磨,产品的使用寿命短,生产成本高。更者,目前的行车轮在酸碱环境下的使用寿命上存在明显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行车轮结构,耐酸碱,并且耐磨度和硬度高,整体使用寿命高,且使用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车轮结构,包括金属内层和外覆层,所述外覆层为PE+PP复合耐磨层,所述金属内层中心位置为连接端,连接端为直接连接端或是涨紧连接端,外覆层外侧设有电镀层。进一步地,连接端为圆形的贯通孔,其圆周部设有限位槽口。进一步地,连接端为圆形的贯通孔,其内设有锁紧轴套。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车轮结构,耐酸碱,并且耐磨度和硬度高,整体使用寿命高,且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内层(1)和外覆层(2),所述外覆层(2)为PE+PP复合耐磨层,所述金属内层(1)中心位置为连接端(3),所述连接端(3)为直接连接端或是涨紧连接端,所述外覆层(2)外侧设有电镀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内层(1)和外覆层(2),所述外覆层(2)为PE+PP复合耐磨层,所述金属内层(1)中心位置为连接端(3),所述连接端(3)为直接连接端或是涨紧连接端,所述外覆层(2)外侧设有电镀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川贵
申请(专利权)人:邓川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