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及汽车,该高强螺栓结构,包括由螺杆和设置在螺杆端部的头部组成的螺栓本体,设置在所述螺杆上用于压紧的垫片,设置在所述螺杆上用于对垫片进行配合锁紧的自锁螺母,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上且位于所述头部与所述垫片之间的缓冲机构;采用本实用的汽车不仅能够保证在极限振动工况中不会出现异响,而且还能够避免螺栓缝隙中进入积水而腐蚀的现象。
A high strength bolt structure with shock absorption function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悬置
,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在现有车辆受力较大的区域中,一般使用高强度螺栓总成进行连接,在高强度螺栓连接总成中,不同零件之间贴合的表面主要是金属配合连接,使得金属与金属贴合区域面积较大,这样有助于连接区域的性能达到整车可靠耐久要求;然而现有高强度螺栓总成连接中由于均为金属面与金属面配合连接,在遇到极限工况时,在金属接触面区域可能会产生异响,降低整车NVH体验性能;同时由于金属面与金属面连接造成总成中易进水腐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及汽车,不仅能够保证在极限振动工况中不会出现异响,而且还能够避免螺栓缝隙中进入积水而腐蚀的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包括由螺杆和设置在螺杆端部的头部组成的螺栓本体,设置在所述螺杆上用于压紧的垫片,设置在所述螺杆上用于对垫片进行配合锁紧的自锁螺母,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上且位于所述头部与所述垫片之间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且与所述头部配合压紧车身或车架的上缓冲块;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且一端与所述上缓冲块配合压紧车架或车身,另一端与垫片配合的下缓冲块。可选的,所述螺杆上套设用于锁紧限位的衬管。可选的,所述头部靠近所述螺杆一侧的表面设置环形橡胶层。可选的,所述垫片的表面上设置用于与所述自锁螺母相配合的橡胶层。可选的,所述衬管的长度数值小于所述上缓冲块与所述下缓冲块高度之和的数值。可选的,所述上缓冲块的下表面中心设置用于与所述下缓冲块配合支撑密封的沉孔;所述下缓冲块的上表面中心设置用于与所述沉孔相配合的凸台。可选的,所述凸台的高度数值大于所述沉孔的深度数值;所述沉孔的直径数值大于所述凸台的直径数值。可选的,设置在所述下缓冲块上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凸台周侧的环型凹槽。可选的,所述衬管上部设置用于吸收上缓冲块内缩形变量的第一吸收环槽,所述衬管下部设置用于吸收所述下缓冲块内缩形变量的第二吸收环槽。基于上述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均为金属件直接配合连接的方式,使得金属与金属贴合区域面积较大,会在极限工况下,产生异响而降低整车NVH体验性能,同时还会造成由于金属面与金属面连接而进水腐蚀的现象,本技术采用在螺栓本体的头部设置环形橡胶层,能够与上缓冲块结合对车身或车架固定时,形成稳定的固定与密封结构,而上缓冲块与下缓冲块之间的间隙用于对车架或车身进行固定,来确保形成稳定的固定架构,同时为了对下缓冲块进行稳定的固定,在垫片的表面也设置有橡胶层,使得在自锁螺母进行固定后能够在自锁螺母与垫片之间形成稳定的密封结构,在三者密封结构的配合下使得确保了在极限工况下也不会产生噪声,同时也不会因为接触变形造成积水进入高强螺栓结构而腐蚀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高强度螺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B-B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螺栓本体与垫片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螺栓本体与垫片配合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A-A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1-5,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及汽车,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包括螺栓本体100,设置在螺栓本体100上用于对车架和车身3进行固定的缓冲机构,设置在螺栓本体100上用于对缓冲机构进行压紧的垫片7,以及设置在螺栓本体100上用于对垫片进行压紧锁死的自锁螺母8。具体而言,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包括由螺杆9和设置在螺杆9端部的头部1组成的螺栓本体100,并在头部1靠近螺杆一侧的表面硫化环形橡胶层2,使得该环形橡胶层2能够与车身3进行紧密贴合,确保头部1与车身3表面连接处的密封性,而设置的缓冲机构能够先对压紧固定后,在通过其中的上缓冲块4对车身3进行固定,再通过下缓冲块6与上缓冲块4配合的方式对车架进行固定限位,然后通过螺杆9上的垫片7与自锁螺母8实现对缓冲机构的压紧固定,实现整个螺栓结构的定位,而为了保证结构整体的降噪与密封,在垫片7的表面上也设置有硫化的橡胶层10,能够实现在自锁螺母8对垫片压紧时,自锁螺母8与垫片10之间的密封,同时也避免了极限工况下,自锁螺母8与垫片10之间发出的噪声;当然在现有技术材料的合理范围内,还可以选择聚四氟乙烯层作为头部1表面和垫片7表面的密封材质。由此,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其通过合理的设计,解决了车辆在极限工况下发生噪声,以及由于密封不好使得该结构进水腐蚀的现象;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制造成本低。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采用的缓冲机构包括套设在螺杆9上用于与头部1配合压紧车身的上缓冲块4,然后将其穿入车架表面的装配孔,并在穿过车架背面的螺杆9上套入下缓冲块6实现对车架定位,然后在套入垫片7,并通过自锁螺母8对垫片7进行锁紧,即可实现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的设置,其中采用的上缓冲块4和下缓冲块6优选的采用硫化橡胶材质,当然还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还可以采用PE材质,为了确保安装后在发生晃动时的稳定性,在上缓冲块4与下缓冲块6的外表面多个环形凹槽,能够在极限工况下由于高强螺栓发生倾倒时提供良好的弹性形变,避免压伤上缓冲块4与下缓冲块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护螺杆9上的外螺纹且便于上缓冲块4与下缓冲块6的穿入安装,同时确保装配时的统一性,在螺杆9上套设用于限位的衬管12,且设置衬管12的长度数值比上缓冲块4与下缓冲块6高度之和数值要小一些,能够限制自锁螺母8锁紧的锁紧位置与需要多大力度,避免加大力度旋转自锁螺母8挤压上缓冲块4与下缓冲块6时,而造成的上缓冲块4或下缓冲块6被挤压超过设定弹力范围,而失效的现象,也能够实现出厂的一致性;为了便于安装与制作,采用的上缓冲块4与下缓冲块6均为圆柱型,使得在极限工况下发生任何角度偏移时,受力均是一致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对车架上的装配孔进行保护避免刚性接触造成的噪声现象,在上缓冲块4的下表面上中心孔位置设置与下缓冲块上表面配合的沉孔15,并在下缓冲块6上表面的中心设置与该沉孔15配合的凸台5,且该凸台5正好与车架上的装配孔进行配合,且为了保证配合的效果,采用的凸台5直径小于沉孔15的直径数值,以此来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螺杆(9)和设置在螺杆(9)端部的头部(1)组成的螺栓本体(100),设置在所述螺杆(9)上用于压紧的垫片(7),设置在所述螺杆(9)上用于对垫片(7)进行配合锁紧的自锁螺母(8),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9)上且位于所述头部(1)与所述垫片(7)之间的缓冲机构;/n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螺杆(9)上且与所述头部(1)配合压紧车身或车架的上缓冲块(4);/n套设在所述螺杆(9)上且一端与所述上缓冲块(4)配合压紧车架或车身,另一端与垫片(7)配合的下缓冲块(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螺杆(9)和设置在螺杆(9)端部的头部(1)组成的螺栓本体(100),设置在所述螺杆(9)上用于压紧的垫片(7),设置在所述螺杆(9)上用于对垫片(7)进行配合锁紧的自锁螺母(8),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9)上且位于所述头部(1)与所述垫片(7)之间的缓冲机构;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螺杆(9)上且与所述头部(1)配合压紧车身或车架的上缓冲块(4);
套设在所述螺杆(9)上且一端与所述上缓冲块(4)配合压紧车架或车身,另一端与垫片(7)配合的下缓冲块(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9)上套设用于锁紧限位的衬管(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靠近所述螺杆(9)一侧的表面设置环形橡胶层(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7)的表面上设置用于与所述自锁螺母(8)相配合的橡胶层(1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减震功能的高强螺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倩倩,陈静,史辰露,于海波,邴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