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牙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157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牙榫,由出榫刀具在板件上出榫,包括在板件合角处设置的相互配合的楔形榫头和楔形榫眼,其中,所述楔形榫头和所述楔形榫眼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孔,在所述榫孔中设置有木榫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楔形榫头和楔形榫眼之间的配合,使得门框或桌框的合角处的两块板件之间的接触面较大,而且楔形榫头和楔形榫眼之间在垂直于合角表面方向的咬合力较大,能够防止两个板件在垂直于合角表面的方向上发生错位;与此同时,在楔形榫头与楔形榫眼的基础上设置木榫头进行进一步的加固,木榫头充当定位件的功能,在合角45°方向上可以有效防止两块板件发生相对滑动。这样使得门框或桌框的合角处连接强度增加,避免出现合角开裂的情况。

A kind of t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牙榫
本技术涉及家具组装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马牙榫。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家居组装加工等领域,对于木门框、木桌框等边角的连接一般采用榫接的连接方式。其中,通常采用公母榫的连接方式,为了保证家具连接板件之间的结构强度,一般要求在木材上开榫孔的孔径与木榫紧密贴合,但是由于公母榫存在的缺点,如:公母榫中的榫头和榫眼配合间隙大,导致其有效胶合面积较小;门框、桌框等45°结合处的出材率低,需要出榫前余料的实木余料尺寸大,对于木料的损耗比较严重,成本较高;公母榫之间的胶合强度低;利用公母榫连接木门框或者木桌框等边角后,在门框或者桌框上辊涂面漆后,45°合角处容易开裂,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牙榫,该产品在家具组装过程中,既能提高合角处的连接强度,又能防止合角处发生开裂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马牙榫,由出榫刀具在板件上出榫,包括在板件合角处设置的相互配合的楔形榫头和楔形榫眼,其中,所述楔形榫头和所述楔形榫眼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孔,在所述榫孔中设置有木榫头。进一步,所述板件合角两端面上均设置有所述楔形榫头和所述楔形榫眼。进一步,所述榫孔设置在所述楔形榫头与所述楔形榫眼的中部。进一步,所述楔形榫头和楔形榫眼之间接合后通过胶水进行加固。进一步,所述木榫头为圆柱体榫头。进一步,所述榫孔为垂直于所述楔形榫头与所述楔形榫眼端面的圆柱孔。本技术一种马牙榫,通过设置楔形榫头和楔形榫眼之间的配合,使得门框或桌框的合角处的两块板件之间的接触面较大,而且楔形榫头和楔形榫眼之间在垂直于合角表面方向的咬合力较大,能够防止两个板件在垂直于合角表面的方向上发生错位;与此同时,在楔形榫头与楔形榫眼的基础上设置木榫头进行进一步的加固,木榫头充当定位件的功能,在合角45°方向上可以有效防止两块板件发生相对滑动。这样使得门框或桌框的合角处连接强度增加,避免出现合角开裂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表3为本技术与传统公母榫使用情况对比图表。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一种马牙榫,由出榫刀具在板件上出榫,包括在板件合角处设置的相互配合的楔形榫头和楔形榫眼,其中,所述楔形榫头和所述楔形榫眼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孔,在所述榫孔中设置有木榫头。本技术一种马牙榫,通过设置楔形榫头和楔形榫眼之间的配合,使得门框或桌框的合角处的两块板件之间的接触面较大,而且楔形榫头和楔形榫眼之间在垂直于合角表面方向的咬合力较大,能够防止两个板件在垂直于合角表面的方向上发生错位;与此同时,在楔形榫头与楔形榫眼的基础上设置木榫头进行进一步的加固,木榫头充当定位件的功能,在合角45°方向上可以有效防止两块板件发生相对滑动。这样使得门框或桌框的合角处连接强度增加,避免出现合角开裂的情况。为了更加清晰的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进行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马牙榫,由出榫刀具在板件上出榫,包括在板件合角1处设置的相互配合的楔形榫头2-1和楔形榫眼2-2,其中,所述楔形榫头2-1和所述楔形榫眼2-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孔3,在所述榫孔3中设置有木榫头。上述示例中,本技术一种马牙榫,通过设置楔形榫头2-1和楔形榫眼2-2之间的配合,使得门框或桌框的合角1处的两块板件之间的接触面较大,提高了板件之间的胶合面积,而且楔形榫头2-1和楔形榫眼2-2之间在垂直于合角1表面方向的咬合力较大,能够防止两个板件在垂直于合角1表面的方向上发生错位;与此同时,在楔形榫头2-1与楔形榫眼2-2的基础上设置木榫头进行进一步的加固,木榫头充当定位件的功能,在合角1的45°方向上可以有效防止两块板件发生相对滑动。这样使得门框或桌框的合角1处连接强度增加,避免出现合角1开裂的情况。如图2所示,在板件合角1连接处的两端面均通过出榫刀具在木质端面开有楔形榫头2-1和楔形榫眼2-2,其中一侧的端面上半部分设置有楔形榫头2-1,下半部分设置有楔形榫眼2-2,另一侧的端面上正好相反。在板件合角1连接处的两端面的中部设置有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圆柱形的榫孔3,将圆柱体状的木榫头固定在榫孔3中后,板件合角1连接处两端面上的楔形榫头2-1与楔形榫眼2-2之间通过胶水进行连接固定,最后在合角1表面辊涂面漆。上述示例中,在合角1连接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楔形榫头2-1和楔形榫眼2-2,增强了合角1的连接强度,同时门框或桌框相邻连接板件的对称设置,可以采用同一套刀具进行生产,减小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如图3所示,该图为申请人经过内部试验所接收到的结果反馈,关于45°门型合角发生开裂问题的数量中采用公母榫和马牙榫的占比情况,由该图可以得知,在合角发生开裂的情况中,其中公母榫占了绝大多数,马牙榫对于防止合角开裂的情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给出的具体示例之外,其中的一些结构可有不同选择。如,木榫头的形状以及榫孔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如长方体或正方体或棱柱等;木榫头以及榫孔在合角板件端面上设置的位置不一定是在端面的中部,还可以是端面的其它部位;合角板件上的榫孔的数量和木榫头的数量不一定为一个,可以是两个或者三个等;在合角板件连接端面上设置楔形榫头与楔形榫眼的数量也不一定是一对,还可以是两对;等等,而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技术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其基本技能即可做出的,故在此不再一一例举。最后,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牙榫,由出榫刀具在板件上出榫,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板件合角处设置的相互配合的楔形榫头和楔形榫眼,其中,所述楔形榫头和所述楔形榫眼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孔,在所述榫孔中设置有木榫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牙榫,由出榫刀具在板件上出榫,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板件合角处设置的相互配合的楔形榫头和楔形榫眼,其中,所述楔形榫头和所述楔形榫眼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孔,在所述榫孔中设置有木榫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牙榫,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合角两端面上均设置有所述楔形榫头和所述楔形榫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牙榫,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超周传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欧派集成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