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油气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967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油气分离器,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油气分离器的油气分离效果不佳等技术问题。本组合式油气分离器包括用于冷却油气的箱体一,所述箱体一具有用于供油气流入的入口一,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设有负离子发射器的箱体二与设有若干正极电板的箱体三,所述箱体一、箱体二和箱体三依次连通,所述箱体三设有用于供油气流出的出口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油气分离器的油气分离效果。

Combined oil gas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油气分离器
本技术属于车身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油气分离器。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内燃机曲通系统的油气分离器一般分为两种结构,一种为迷宫式分离结构,另一种为毛毡式分离结构。前者通过改变油气的气流方向产生离心力将气体内的油滴甩出,其对小尺寸油滴(8μm以下)的分离效果较差;后者通过过滤的方式对油气内的油滴进行捕捉,虽然分离效率高,但耐脏性较差,容易出现毛毡堵塞导致分离结构失效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专利文献(授权公告号CN202081935U)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发动机和汽车,该油气分离器的底部连接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上设有进气口,第二腔体上设有出气口;冷凝器的第一端与第一腔体密闭相通,用于漏气通过第一腔体进入冷凝器;冷凝器的第二端与第二腔体密闭相通,用于漏气通过冷凝器进入第二腔体。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冷凝器实现油气更好的分离,然而,只有油气中的大油滴遇冷才能快速冷凝囤积并沿腔壁流入回油道内,仍然存在小油滴分离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式油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油气分离器,包括用于冷却油气的箱体一(1),所述箱体一(1)具有用于供油气流入的入口一(1a),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设有负离子发射器的箱体二(2)与设有若干正极电板(4)的箱体三(3),所述箱体一(1)、箱体二(2)和箱体三(3)依次连通,所述箱体三(3)设有用于供油气流出的出口一(3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油气分离器,包括用于冷却油气的箱体一(1),所述箱体一(1)具有用于供油气流入的入口一(1a),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设有负离子发射器的箱体二(2)与设有若干正极电板(4)的箱体三(3),所述箱体一(1)、箱体二(2)和箱体三(3)依次连通,所述箱体三(3)设有用于供油气流出的出口一(3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二(2)内设有框体一(5),所述框体一(5)具有相连通的腔室一与腔室二(51),所述负离子发射器设置于腔室一内,所述箱体二(2)上开设有与箱体一(1)连通的入口二(2a)以及与箱体三(3)连通的出口二(2b),所述入口二(2a)与出口二(2b)均与腔室二(5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一(5)包括隔板(52),所述腔室一与腔室二(51)分别位于隔板(52)两侧,所述隔板(52)上开设有若干连通腔室一与腔室二(51)的通孔一(52a),所述腔室二(51)的腔壁上开设有朝向入口二(2a)的开口一(5a)与朝向出口二(2b)的开口二(5b)。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三(3)上设有与出口二(2b)连通的入口三(3a),所述箱体三(3)内设有框体二(6),所述正极电板(4)均竖立设置于框体二(6)内,所述框体二(6)具有朝向入口三(3a)的开口三(6a)与朝向出口一(3b)的开口四(6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祺翔苏朋远杨芮周江海亓建永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滨海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