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收纳的单脚车前轴结构,位于主车架前端;包括前车立管、前轴和弹性结构;前车立管固设在主车架前端,前轴套设在前车立管内部并相对前车立管转动,前轴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把手和前车轮,前轴弹性机构包括限位块和弹性件,限位块凸出于前车立管的管面上,弹性件设于前轴上,当弹性件收缩时,弹性件可随前轴360°转动,当弹性件复位时,限位块抵挡弹性件转动,从而限制前轴继续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前轴结构依然能转弯限位,即限位块在抵挡弹性件时,能够防止单脚车左右转弯的角度过大,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赋予了前轴机构在收纳时,通过调整弹性件收缩使前轴360°转动,能够让前轴结构平行于主车架,节省占地面积,减少运输成本。
A front axle structure of single leg car for easy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纳的单脚车前轴结构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转动的单脚车前轴结构。
技术介绍
单脚车,也叫单腿车、助行车,是一种专门为腿脚伤残人群所设计的代步车,适用于截肢、瘸腿等情况。从功能上看,单脚车主要由实现承载和导向功能的车体系统、实现车体系统前后行和转弯的行动系统以及实现刹车减速的安全系统组成。车体系统包括与普通自行车相同的基本结构,主车架和把手,因为出于为腿脚伤残人群所专门设计,所以车体系统会特别设计有上表面凹陷的长方体鞍座,长方体鞍座也被称作“腿鞍”,使单脚车从外观和使用都与普通自行车形成明显的区别特征。使用时,伤者的双手握紧把手,腿鞍的凹陷处可以供伤腿放置以支撑身体,另一只脚可以作用于地面,当伤者后蹬地面时,推动单脚车滑动前行,反之后行;可同时配合把手来实现转弯。前轴结构是主车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位于主车架的前端,它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把手和前车轮,当转动把手时前车轮随之转动,实现控制把手来控制单脚车前行方向。前轴结构通常会设有转弯限位机制,以限制左右转弯的角度过大,导致车身不稳而摔倒的情况。但是,该机制在实现上述功能时,往往会忽视一个问题。因为受限于该机制,现有单脚车还无法达到360°转动,所以在单脚车收纳时,前轴结构始终不能与主车架平行(主车架呈平行状态时,占地面积最小),这样就会占用较大的面积,使得该问题在车辆运输环节尤为突出,导致运输车所容纳的单脚车的数量较少,以致于增加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单脚车前轴结构,便于单脚车收纳,节省占地面积,从而节省运输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收纳的单脚车前轴结构,位于单脚车的主车架前端;该前轴结构包括固设在主车架前端的前车立管;套设在前车立管内部并相对前车立管转动的前轴,前轴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把手和前车轮;以及前轴弹性机构;所述前轴弹性机构包括限位块和弹性件,所述限位块凸出于前车立管的管面上,所述弹性件设于前轴上,当弹性件收缩时,弹性件可随前轴360°转动,当弹性件复位时,限位块抵挡弹性件转动,从而限制前轴继续转动。进一步,所述弹性件包括套筒、弹头、弹簧和拉环,所述前轴延伸形成一凸台,凸台形成冲孔,凸台上方放置孔径大于冲孔的套筒;所述弹头为一柱状体,弹头套置在套筒内并且上部分和下部分伸出于套筒,弹头上部分伸出于套筒受到限位块抵挡,弹头下部分伸出于套筒以连接拉环;所述弹簧内置于弹头,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弹头,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凸台,使用时,下拉拉环带动弹头下行,弹簧压缩,使弹性件绕过限位块转动;松开拉环,弹簧复位带动弹头上行,使限位块重新抵挡弹性件转动。进一步,所述限位块包括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所述弹性件复位时,左限位块抵挡弹性件左转动,右限位块抵挡弹性件右转动,使前轴的转动限制在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之间。进一步,所述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通过弧形过渡段连接。进一步,所述限位块在朝向弹性件的侧壁上形成让位槽,使限位块抵挡弹性件时,弹性件与让位槽紧密配合。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限位块在抵挡弹性件时,能够防止单脚车左右转弯的角度过大,另外,在收纳前轴结构时,通过调整弹性件收缩使前轴360°转动,能够让前轴结构平行于主车架,节省占地面积,进而有利于运输车容纳更多的数量,减少运输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侧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轴侧图二;图3是本技术左转时的轴侧图;图4是本技术右转时的轴侧图;图5是本技术前轴弹性机构的分解图;图6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7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8是图4中C处的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拉环下拉时弹性件收缩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弹性件绕过限位块后弹性件复位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收纳时(前轴结构平行于主车架)的轴侧图;图12是本技术收纳时(前轴结构平行于主车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主车架1,前车立管2,前轴3,凸台31,冲孔311,前轴弹性机构4,限位块41,左限位块411,右限位块412,让位槽413,弹性件42,套筒421,弹头422,弹簧423,拉环424,把手5,前车轮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请参阅图1至图12。一种便于收纳的单脚车前轴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位于单脚车的主车架1前端,该前轴结构包括前车立管2、前轴3和前轴弹性机构4;前车立管2固设在主车架1前端,前轴3套设在前车立管2内部并相对前车立管2转动,前轴3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把手5和前车轮6。如图6所示,所述前轴弹性机构4包括限位块41和弹性件42,所述限位块41凸出于前车立管2的管面上,所述弹性件42设于前轴3上,当弹性件42收缩时,弹性件42可随前轴360°转动,当弹性件42复位时,限位块41抵挡弹性件42转动,从而限制前轴3继续转动。本技术一方面保证前轴3结构依然具有转弯限位机制,转弯限位机制即限位块41在抵挡弹性件42时,能够防止单脚车左右转弯的角度过大,另一方面,本技术赋予了前轴3机构在收纳时,通过调整弹性件42收缩使前轴360°转动,能够让前轴3结构平行于主车架1,如图11至图12所示,节省占地面积,进而有利于运输车容纳更多的数量,减少运输成本。如图5所示,弹性件4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悉知的具有弹性、可伸缩性的零件,需知,下述为弹性件42优选的实施例,本案所述的弹性件42并不局限于此。所述弹性件42包括套筒421、弹头422、弹簧423和拉环424,所述前轴3延伸形成一凸台31,凸台31形成冲孔311,凸台31上方放置孔径大于冲孔311的套筒421;所述弹头422为一柱状体,弹头422套置在套筒421内并且上部分和下部分伸出于套筒421,弹头422上部分伸出于套筒421受到限位块41抵挡,弹头422下部分伸出于套筒421以连接拉环424;所述弹簧423内置于弹头422,所述弹簧423的一端抵接弹头422,所述弹簧423的另一端抵接凸台31,如图8至12所示,使用时,下拉拉环424带动弹头422下行,弹簧423压缩,使弹性件42绕过限位块41转动;松开拉环424,弹簧423复位带动弹头422上行,使限位块41重新抵挡弹性件42转动。图8至图12为本技术右转时收纳的示意图,左转时同理,本实施例未示出。该弹性件42的特点是既简单、小巧、美观,又容易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41包括左限位块411和右限位块412,所述弹性件42复位时,左限位块411抵挡弹性件42左转动,右限位块412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纳的单脚车前轴结构,位于单脚车的主车架前端;该前轴结构包括/n固设在主车架前端的前车立管;/n套设在前车立管内部并相对前车立管转动的前轴,前轴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把手和前车轮;/n以及前轴弹性机构;/n其特征在于:/n所述前轴弹性机构包括限位块和弹性件,所述限位块凸出于前车立管的管面上,所述弹性件设于前轴上,当弹性件收缩时,弹性件可随前轴360°转动,当弹性件复位时,限位块抵挡弹性件转动,从而限制前轴继续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纳的单脚车前轴结构,位于单脚车的主车架前端;该前轴结构包括
固设在主车架前端的前车立管;
套设在前车立管内部并相对前车立管转动的前轴,前轴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把手和前车轮;
以及前轴弹性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轴弹性机构包括限位块和弹性件,所述限位块凸出于前车立管的管面上,所述弹性件设于前轴上,当弹性件收缩时,弹性件可随前轴360°转动,当弹性件复位时,限位块抵挡弹性件转动,从而限制前轴继续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单脚车前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套筒、弹头、弹簧和拉环,所述前轴延伸形成一凸台,凸台形成冲孔,凸台上方放置孔径大于冲孔的套筒;
所述弹头为一柱状体,弹头套置在套筒内并且上部分和下部分伸出于套筒,弹头上部分伸出于套筒受到限位块抵挡,弹头下部分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基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