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助行器的收合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86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折叠助行器的收合固定结构,包括左车架、右车架、座椅、支撑杆,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之间通过两根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相互交叉并铰接,当两个支撑杆两端上下靠拢时,左车架和右车架可向内收合;还包括S型固定块,S型固定块为横截面呈S型的拉伸体,S型固定块具有一个活动凹槽和一个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始终配合并固定在其中一根支撑杆的杆身上,活动凹槽随支撑杆相互靠拢卡合在另一根支撑杆的杆身。该助行器需要收合固定时,将左右车架向内收合后,轻轻挤压让支撑杆卡入活动凹槽即可完成收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

A retractable and fixed structure of foldable walking a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助行器的收合固定结构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助行器的收合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助行器,也叫助行车,是一种专门为腿脚伤残人群所设计的代步车。从功能上看,助行器主要由实现承载和导向功能的车体系统、实现车体系统前后行和转弯的行动系统以及实现刹车减速的安全系统组成。由于助行器体积较大,不易收纳,故助行器的可伸缩性越来越受到注重,也逐渐成为助行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折叠系统。折叠系统能够帮助助行器节省空间,便于收纳和携带,可折叠助行器在收合状态后往往会设计收合固定的结构,传统收合固定结构形式多样、复杂,其中一种收合固定结构采用绑带沿助行器外围箍起来,最后用卡扣扣紧固定绑带,完成收合固定。本技术人觉得传统收合固定结构还是不够便利化,依然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收合固定结构,适用于可折叠助行器,使助行器收合后更方便快捷地固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折叠助行器的收合固定结构,包括左车架、右车架、座椅、支撑杆和S型固定块,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之间通过两根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相互交叉并铰接,当两个支撑杆两端上下靠拢时,左车架和右车架可向内收合;S型固定块为横截面呈S型的拉伸体,S型固定块具有一个活动凹槽和一个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始终配合并固定在其中一根支撑杆的杆身上,活动凹槽随支撑杆相互靠拢卡合在另一根支撑杆的杆身。进一步,所述S型固定块的材质为塑料,活动凹槽的直径小于支撑杆的直径。进一步,所述固定凹槽内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杆在对应通孔的位置设有螺孔,通过螺钉穿过通孔配合螺孔,使所述S型固定块固定在支撑杆上。进一步,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S型固定块结构小巧、精致,只需要该固定块就能保证助行器收合后的固定,节省成本,使用起来省时省力,而且避免支撑架过分靠拢而挤坏座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收合状态的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收合状态的示意图二;图5是本技术S型固定块的轴侧图;图6是本技术的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左车架1,右车架2,座椅3,支撑杆4,5,螺孔41,S型固定块6,活动凹槽61,固定凹槽62,通孔621,螺钉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可折叠助行器的收合固定结构,包括左车架1、右车架2、座椅3、支撑杆和S型固定块6。所述左车架1和右车架2之间通过两根支撑杆4,5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4,5相互交叉并铰接,由于两个支撑杆4,5可交叉转动,所以当两个支撑杆4,5两端左右靠拢时,左车架1和右车架2可向外展开,当两个支撑杆4,5两端上下靠拢时,左车架1和右车架2可向内收合。如图5至图6所示,S型固定块6为横截面呈S型的拉伸体,S型固定块6具有一个活动凹槽61和一个固定凹槽62,固定凹槽62始终配合并固定在其中一根支撑杆4的杆身上,活动凹槽61随支撑杆4,5相互靠拢卡接在另一根支撑杆5的杆身。如图6所示,固定凹槽62固定在支撑杆杆4身上的方式有多种,并不局限于下述本实施例所述的固定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固定方式是相对简单且容易获得的一种固定方式,更方便组装人员组装,具体地,所述固定凹槽62内设有通孔621,所述支撑杆4在对应通孔621的位置设有螺孔41,通过螺钉7穿过通孔621配合螺孔41,使所述固定凹槽62固定在支撑杆4上。为了使所述固定凹槽62更牢固地固定在支撑杆4上,所述通孔621的数量为两个,通孔621一上一下设置,螺孔41和螺钉7的数量也对应为两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S型固定块6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活动凹槽61的直径设计成小于支撑杆5的直径,由于塑料材质具有可延展性,所以利用这一点可以将支撑杆5轻轻压入活动凹槽61内,使得活动凹槽61能够撑开并在撑开后收紧支撑杆5,完成卡接,结构可靠,不易脱离。综上所述,需要收合固定时,将左右车架1,2向内收合后,轻轻挤压让支撑杆5卡入活动凹槽61即可完成收合固定。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助行器的收合固定结构,包括左车架、右车架、座椅、支撑杆,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之间通过两根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相互交叉并铰接,当两个支撑杆两端上下靠拢时,左车架和右车架可向内收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型固定块,S型固定块为横截面呈S型的拉伸体,S型固定块具有一个活动凹槽和一个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始终配合并固定在其中一根支撑杆的杆身上,活动凹槽随支撑杆相互靠拢卡合在另一根支撑杆的杆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助行器的收合固定结构,包括左车架、右车架、座椅、支撑杆,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之间通过两根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相互交叉并铰接,当两个支撑杆两端上下靠拢时,左车架和右车架可向内收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型固定块,S型固定块为横截面呈S型的拉伸体,S型固定块具有一个活动凹槽和一个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始终配合并固定在其中一根支撑杆的杆身上,活动凹槽随支撑杆相互靠拢卡合在另一根支撑杆的杆身。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基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