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拉法单晶炉用保温筒装卸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181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拉法单晶炉用保温筒装卸工具,包括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所述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正面两侧的中心处从上至下均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Π型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簧扣和链条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对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进行卡紧固定,通过Π型支撑、T型提手、支撑柱、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保温筒进行抽取,同时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支撑柱对Π型支撑和T型提手进行限位和固定,增加了Π型支撑和T型提手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直拉法单晶炉在生产过程中因无应用工具造成的劳动力占用,劳动强度大及容易带来污染的问题。

A loading and unloading tool of insulating cylinder for Czochralski single crystal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拉法单晶炉用保温筒装卸工具
本技术涉及单晶炉
,具体为一种直拉法单晶炉用保温筒装卸工具。
技术介绍
单晶炉是一种在惰性气体(氩气为主)环境中,用石墨加热器将多晶硅等多晶材料熔化,用直拉法生长无错位单晶的设备,在直拉法制备单晶硅工艺中,为了提高产量及成晶率需对热场进行彻底清理,清理过程中部分热场部件存在过大过重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四人需双手带耐高温手套扣住保温筒(开炉温度保温套超过200℃),将其提起高度超过710mm(加热器高度)并平行移出,期间因佩戴耐高温手套双手不易抓紧保温筒,四人需配合默契,存在取保温筒过程掉落的风险,操作人员被砸伤和烫伤的安全隐患,而随着工艺改进及人员技能提升,炉台运行周期缩短,人员大幅减少,在取保温筒中至少4人的操作弊端愈专利技术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拉法单晶炉用保温筒装卸工具,具备节省劳动力,劳动强度低和不易带来污染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直拉法单晶炉在生产过程中因无应用工具造成的劳动力占用,劳动强度大及容易带来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拉法单晶炉用保温筒装卸工具,包括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所述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正面两侧的中心处从上至下均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Π型支撑。优选的,所述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的材料为Φ20镀锌管,所述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的形状为圆形。优选的,所述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正面两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T型提手。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正面的外侧与Π型支撑外侧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Π型支撑与T型提手的位置形成垂直状态。优选的,所述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扣,所述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配合弹簧扣使用的链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弹簧扣和链条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对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进行卡紧固定,从而便于使用者对保温筒进行装卸,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通过Π型支撑、T型提手、支撑柱、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保温筒进行抽取,防止使用者直接接触保温筒的表面,从而烫伤使用者,同时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支撑柱对Π型支撑和T型提手进行限位和固定,增加了Π型支撑和T型提手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使用者的安全性,防止使用者在对保温筒进行抽取的过程中,Π型支撑和T型提手突然断裂,增加了工具的安全性,解决了传统直拉法单晶炉在生产过程中因无应用工具造成的劳动力占用,劳动强度大及容易带来污染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的材料为镀锌管,便于使用者对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进行防腐,增加了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的使用寿命,同时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为圆形,便于使用者对保温筒进行卡紧固定,增加了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的稳定性,通过第一固定柱和T型提手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T型提手进行固定,通过第二固定柱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Π型支撑与T型提手进行固定,增加了Π型支撑与T型提手的稳定性,通过弹簧扣和链条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进行固定,从而便于使用者对保温筒进行快速抽取,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结构右视图。图中:1、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2、T型提手;3、Π型支撑;4、弹簧扣;5、链条;6、第二固定柱;7、支撑柱;8、第一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直拉法单晶炉用保温筒装卸工具,包括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的材料为Φ20镀锌管,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的形状为圆形,通过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的材料为镀锌管,便于使用者对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进行防腐,增加了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的使用寿命,同时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为圆形,便于使用者对保温筒进行卡紧固定,增加了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的稳定性,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正面两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8,第一固定柱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T型提手2,通过第一固定柱8和T型提手2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T型提手2进行固定,第一固定柱8正面的外侧与Π型支撑3外侧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6,Π型支撑3与T型提手2的位置形成垂直状态,通过第二固定柱6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Π型支撑3与T型提手2进行固定,增加了Π型支撑3与T型提手2的稳定性,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扣4,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配合弹簧扣4使用的链条5,通过弹簧扣4和链条5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进行固定,从而便于使用者对保温筒进行快速抽取,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正面两侧的中心处从上至下均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支撑柱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Π型支撑3,通过弹簧扣4和链条5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对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进行卡紧固定,从而便于使用者对保温筒进行装卸,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通过Π型支撑3、T型提手2、支撑柱7、第一固定柱8和第二固定柱6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保温筒进行抽取,防止使用者直接接触保温筒的表面,从而烫伤使用者,同时第一固定柱8、第二固定柱6和支撑柱7对Π型支撑3和T型提手2进行限位和固定,增加了Π型支撑3和T型提手2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使用者的安全性,防止使用者在对保温筒进行抽取的过程中,Π型支撑3和T型提手2突然断裂,增加了工具的安全性,解决了传统直拉法单晶炉在生产过程中因无应用工具造成的劳动力占用,劳动强度大及容易带来污染的问题。使用时,使用者使用Φ20镀锌管为材料,以圆形为主体框架,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的两侧焊接T型提手2与Π型支撑3,且T型提手2与Π型支撑3呈垂直状态,此时弹簧扣4通过焊接,固定在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开口处,使用者将保温筒装卸工具套在保温筒上,随后使用者将弹簧扣4与链条5卡接,随后只需两人就能将保温筒安全取出,达到了节省人力,确保安全的目的。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拉法单晶炉用保温筒装卸工具,包括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正面两侧的中心处从上至下均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Π型支撑(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拉法单晶炉用保温筒装卸工具,包括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正面两侧的中心处从上至下均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Π型支撑(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拉法单晶炉用保温筒装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的材料为Φ20镀锌管,所述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的形状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拉法单晶炉用保温筒装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中央圆形保温筒固定环(1)正面两侧的中心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琳刘秦陶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西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