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桃园稳定的树体结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树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山地桃园稳定的树体结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桃作为国内优质果品之一,个大、味甘、汁多、香味浓郁,具有独特的风味,享誉国内外,栽培历史悠久,是山东肥城的特产以及代表性果树,桃树是很喜光的树种,其萌芽力和成枝力都很强。一年抽生多次副梢,树体容易郁密。目前我国桃树大部分采用的是两主枝开心形、三主枝开心形,但这两种树形前期产量低、后期结果表面化、结果部位过低、枝叶果多下垂,地表湿度大易滋生病害,且不利于行间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低下。肥城市多以丘陵山地地形为主,桃树种植也大多分布于山地间,现有的Y字形等修剪方式虽能够时单独树株接受光照,但易造成投影面积大,导致树体下部因光照不足而造成郁闭外移,因此,需要一种适宜在山地种植的桃树的树体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建园至树体修剪均对山地条件进行优化,最终以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桃园稳定的树体结构构建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山地桃园稳定的树体结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建园:坡度≤30°的山地,以5~6m为行距顺山做畦,畦宽为3m,畦高40~60cm,坡度>30°的山地,以5~6m为行距、5m株距顺山修建鳞状平台,台高40~60cm,种植根径1cm以上的桃树;(2)定干:定干高度为50~70cm,定干高度以上的副梢不抹去; ...
【技术保护点】
1.山地桃园稳定的树体结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建园:/n坡度≤30°的山地,以5~6m为行距顺山做畦,畦宽为3m,畦高40~60cm,坡度>30°的山地,以5~6m为行距、5m株距顺山修建鳞状平台,台高40~60cm,种植根径1cm以上的桃树;/n(2)定干:/n定干高度为50~70cm,定干高度以上的副梢不抹去;/n(3)培育主枝:/n选择距离地面70~100cm高度内的5根主枝,包括A、B、C、D、E五根主枝其中A、B分别朝向东南和西南,相邻主枝之间水平夹角大致呈72°,所述A、B与主干夹角为40~50°,C、D、E与主干夹角为25~40°;/n(4)培育侧枝:/n控制主枝的粗度为主干的1/5~1/3,种植当年夏季进行修剪时,剪去主枝上过粗过长的枝梢,保留距离主枝末梢40cm以内的侧枝,侧枝长度为10~15cm时喷施多效唑,次月再喷施1~2次;/n冬季修剪时按照疏密程度修剪过密的侧枝,保持侧枝之间间隔15~20cm。/n
【技术特征摘要】
1.山地桃园稳定的树体结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建园:
坡度≤30°的山地,以5~6m为行距顺山做畦,畦宽为3m,畦高40~60cm,坡度>30°的山地,以5~6m为行距、5m株距顺山修建鳞状平台,台高40~60cm,种植根径1cm以上的桃树;
(2)定干:
定干高度为50~70cm,定干高度以上的副梢不抹去;
(3)培育主枝:
选择距离地面70~100cm高度内的5根主枝,包括A、B、C、D、E五根主枝其中A、B分别朝向东南和西南,相邻主枝之间水平夹角大致呈72°,所述A、B与主干夹角为40~50°,C、D、E与主干夹角为25~40°;
(4)培育侧枝:
控制主枝的粗度为主干的1/5~1/3,种植当年夏季进行修剪时,剪去主枝上过粗过长的枝梢,保留距离主枝末梢40cm以内的侧枝,侧枝长度为10~15cm时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孙宇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康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