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酱冷却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14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辣酱冷却搅拌装置,包括锅体,该锅体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内填充有冷却液,且在所述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所述内板的内周形成工作腔,在所述锅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工作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在所述外板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该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锅体与设置在工作腔内的搅拌轴连接;在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位于所述搅拌轴的下方,该冷却装置的内部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在所述冷却装置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冷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搅拌的同时,可以对辣酱进行快速降温,节约时间成本。

A cooling and stirring device for hot sau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辣酱冷却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辣酱制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辣酱冷却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搅拌锅是辣酱生产中重要的设备,在搅拌后对辣酱进行冷却装瓶,为加速辣酱的冷却速度,节约时间成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在搅拌的同时对辣酱进行降温操作,如公告号为CN20619698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辣酱冷却搅拌装置,其内外锅体之间填充冷却液,以起到冷却辣酱的作用,但由于锅体的直径较大,仅在锅体的外围设置冷却液,难以起到有效的冷却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辣酱冷却搅拌装置,以在搅拌的同时,对辣酱进行快速降温,节约时间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辣酱冷却搅拌装置,包括锅体,该锅体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内填充有冷却液,且在所述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所述内板的内周形成工作腔,在所述锅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工作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在所述外板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该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锅体与设置在工作腔内的搅拌轴连接;在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位于所述搅拌轴的下方,该冷却装置的内部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在所述冷却装置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冷却通道。本技术的辣酱冷却搅拌装置在使用时,将辣酱从锅体顶部的进料口投入工作腔内,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辣酱在下落过程中被搅拌轴搅拌均匀,然后落入冷却装置内,并被冷却装置分流进入相应的冷却通道内,最后经锅体底部的出料口排出。由此可见,本技术的冷却装置含有多个冷却通道,可以对辣酱进行分流,以增加辣酱与冷却装置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实现对辣酱的快速降温。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若干同轴设置的环柱形的冷却柱,该冷却柱呈空心结构,相邻两个冷却柱之间通过若干第一冷却板连通,位于最外侧的冷却柱通过若干第二冷却板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均为空心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均围绕所述锅体的轴线圆周均布。优选地,所述锅体的底部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出料口位于该锅体底部的最下方,采用这种结构,便于辣酱顺利到达出料口处。优选地,所述进料口呈上大下小的锥形,以便于上料。优选地,所述搅拌轴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相邻两个搅拌叶片交错设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辣酱冷却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装置与锅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锅体;2-容纳腔;3-搅拌电机;4-搅拌轴;5-冷却装置;11-进水口;12-出水口;13-进料口;14-出料口;41-搅拌叶片;51-冷却柱;52-第一冷却板;53-第二冷却板;54-冷却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辣酱冷却搅拌装置,包括锅体1,该锅体1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容纳腔2,该容纳腔2内填充有冷却液,且在外板上设置有与容纳腔2连通的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该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与冷却水箱连接(图中未示出);上述内板的内周形成工作腔,在锅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工作腔连通的进料口和13出料口14;在外板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3,该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锅体1与设置在工作腔内的搅拌轴4连接,该搅拌轴4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41,相邻两个搅拌叶片41交错设置;在工作腔内还设置有冷却装置5,该冷却装置5位于搅拌轴4的下方。具体地,上述冷却装置5包括两个与锅体1同轴设置的环柱形的冷却柱51,该冷却柱51呈空心结构,两个冷却柱51之间通过六个第一冷却板52连通,位于最外侧的冷却柱51通过十二个第二冷却板53与容纳腔2连通,由此形成了十九个冷却通道54,该冷却通道54沿竖直方向设置,上述第一冷却板52和第二冷却板53均为空心结构,且均围绕锅体1的轴线圆周均布,使得冷却通道54呈圆周均布形式。进一步地,上述锅体1的底部呈上大下小的锥形,出料口14位于该锅体1底部的最下方,以便于出料,且上述进料口13也呈上大下小的锥形,以便于上料。本实施例的辣酱冷却搅拌装置在使用时,将辣酱从进料口13投入工作腔内,搅拌电机3带动搅拌轴4转动,辣酱在下落过程中被搅拌轴4搅拌均匀,然后被冷却装置5分流,落入不同的冷却通道54内,本实施例的容纳腔2、冷却柱51、第一冷却板52和第二冷却板53内均填充有冷却液,可以对辣酱进行快速冷却,冷却后的辣酱从底部的出料口14排出。最后经锅体底部的出料口排出。由此可见,本技术的冷却装置含有多个冷却通道,可以对辣酱进行分流,以增加辣酱与冷却装置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实现对辣酱的快速降温。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辣酱冷却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锅体,该锅体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内填充有冷却液,且在所述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所述内板的内周形成工作腔,在所述锅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工作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n在所述外板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该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锅体与设置在工作腔内的搅拌轴连接;/n在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位于所述搅拌轴的下方,该冷却装置的内部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在所述冷却装置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冷却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辣酱冷却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该锅体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内填充有冷却液,且在所述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所述内板的内周形成工作腔,在所述锅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工作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在所述外板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该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锅体与设置在工作腔内的搅拌轴连接;
在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位于所述搅拌轴的下方,该冷却装置的内部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在所述冷却装置上圆周均布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冷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酱冷却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若干同轴设置的环柱形的冷却柱,该冷却柱呈空心结构,相邻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颜波付洪光牛彬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一家亲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