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左侧壁上端固定连接基板,所述基板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变速箱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传动轴右与变速箱输入端传动连接,且变速箱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通过控制面板内的变速开关,可以任意调节变速箱内的转速,从而可以调节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因为装置中只设置有一个电机,其他均通过转轴代替,大大减省能源的损耗,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Filter press conveying aggregate device for zirconia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送料装置
,具体为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二氧化锆,是锆的主要氧化物,通常状况下为白色无臭无味晶体,难溶于水、盐酸和稀硫酸。一般常含有少量的二氧化铪。化学性质不活泼,但高熔点、高电阻率、高折射率和低热膨胀系数的性质,使它成为重要的耐高温材料、陶瓷绝缘材料和陶瓷遮光剂,亦是人工钻的主要原料。但是,在我们对氧化锆进行加工和研磨时,需要对氧化锆进行传送,而现市场的传送集料装置,对能源消耗较大,无法调控传送带的转速,因此,我们提出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左侧壁上端固定连接基板,所述基板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与变速箱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贯穿第一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右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中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在第二支架左侧壁上端;所述第三支架右侧壁上端和第四支架左侧壁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转轴的中轴和第三转轴的中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均通过传动带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右侧壁上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支架和第四支架左侧壁上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矩形,且大小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动带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侧壁相互贴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左侧壁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板右侧壁分别与第二支架和第四支架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下侧壁与传送带外侧壁相互贴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架外侧壁中间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设置有变速开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面板经外部电源与电机和变速箱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传动轴右与变速箱输入端传动连接,且变速箱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通过控制面板内的变速开关,可以任意调节变速箱内的转速,从而可以调节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因为装置中只设置有一个电机,其他均通过转轴代替,大大减省能源的损耗,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2.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右侧壁上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且在第二支架和第四支架左侧壁上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因为传送带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侧壁相互贴合,可以大大提高传动带牢固性,避免传送带发生左右偏移,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3.本技术通过设有毛刷,在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毛刷,且毛刷下侧壁与传送带外侧壁相互贴合,通过毛刷可以很好的阻挡传送带上的氧化锆滑落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的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第四支架5,基板6,电机7,第一传动轴8,变速箱9,第二传动轴10,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第三转轴13,第二转杆14,传送带15,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17,第一支板18,第二支板19,毛刷20,控制面板21,变速开关22,第一转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和第四支架4;所述第一支架1左侧壁上端固定连接基板5,所述基板5上端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电机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7与变速箱8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8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轴9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9贯穿第一支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22,所述第一转杆22右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0的中轴,所述第一转轴10固定在第二支架2左侧壁上端;所述第三支架3右侧壁上端和第四支架4左侧壁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杆13,所述第二转杆13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转轴11的中轴和第三转轴12的中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22和第二转杆13均通过传动带1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3通过在第一传动轴7右与变速箱8输入端传动连接,且变速箱8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轴9传动连接,通过控制面板20内的变速开关21,可以任意调节变速箱8内的转速,从而可以调节传送带14的传送速度,因为装置中只设置有一个电机6,其他均通过转轴代替,大大减省能源的损耗,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三支架3右侧壁上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二支架2和第四支架3左侧壁上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6,所述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16均为矩形,且大小相同。其中,所述传动带14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与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16内侧壁相互贴合。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通过设有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16,在第一支架1和第三支架3右侧壁上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5,且在第二支架2和第四支架4左侧壁上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6,因为传送带14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与第一凹槽15和第二凹槽16内侧壁相互贴合,可以大大提高传动带14牢固性,避免传送带14发生左右偏移,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其中,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和第四支架(4);/n所述第一支架(1)左侧壁上端固定连接基板(5),所述基板(5)上端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电机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7)与变速箱(8)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8)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轴(9)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9)贯穿第一支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22),所述第一转杆(22)右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0)的中轴,所述第一转轴(10)固定在第二支架(2)左侧壁上端;/n所述第三支架(3)右侧壁上端和第四支架(4)左侧壁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杆(13),所述第二转杆(13)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转轴(11)的中轴和第三转轴(12)的中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22)和第二转杆(13)均通过传动带(1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和第四支架(4);
所述第一支架(1)左侧壁上端固定连接基板(5),所述基板(5)上端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电机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7)与变速箱(8)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8)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轴(9)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9)贯穿第一支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22),所述第一转杆(22)右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0)的中轴,所述第一转轴(10)固定在第二支架(2)左侧壁上端;
所述第三支架(3)右侧壁上端和第四支架(4)左侧壁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杆(13),所述第二转杆(13)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转轴(11)的中轴和第三转轴(12)的中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22)和第二转杆(13)均通过传动带(1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氧化锆的压滤机传送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三支架(3)右侧壁上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二支架(2)和第四支架(4)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拓柏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