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打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64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打包机,包括本体和竖直架设于所述本体顶端的固定框体,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体敞口两侧的一组相向/相背运动的调齐件,以及水平围设于所述固定框体周侧并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的压持件。该自动打包机通过将待扎捆的多本书本一同放置在本体的端面上,且书本恰好位于调齐件内,利用调齐件逐渐靠近固定框体将书本的两侧进行夹持的运动过程,可将未放正的书本调齐,从而书本能够准确位于固定框体内,定位精准、包装效果好。

An automatic pac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打包机
本技术涉及包装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打包机。
技术介绍
打包机又称捆包机、打带机或捆扎机,是使用捆扎带捆扎产品或包装件,然后收紧并将两端通过发热烫头热融粘接方式结合;打包机的功能是加固包装物品,使物品在搬运过程中、贮存中不因捆扎不牢而散落,同时还应捆扎整齐美观。对于打包机,专利公告号为CN102501997B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打包机,包括设置于打包机下半部的安装板,设置于上半部的固定框体,所述固定框体安装在打包机机架上,打包机的下部还设有线盘。上述打包机在对书本进行打包时,需将加工完成后的书本堆叠成摞,再由工作人员将多摞书本整齐码放在安装板端面进行打包操作,由于书本的封面纸较为光滑,若工作人员未手持书本调节捆扎方位、并将堆叠在一起的书本压实;当扎带在打包栓紧时,扎带在缠绕过程中易推动书本产生偏移,从而扎带在缠紧时会将书本表面勒出痕迹或形成褶皱,在此打包机要进行这一压实与调整过程需通过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因此上述方案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需打包书本进行调整压实的自动打包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打包机,包括本体和竖直架设于所述本体顶端的固定框体,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体敞口两侧的一组相向/相背运动的调齐件,以及水平围设于所述固定框体周侧并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的压持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扎捆的多本书本一同放置在本体的端面上,且书本恰好位于调齐件内,利用调齐件逐渐靠近固定框体将书本的两侧进行夹持的运动过程,可将未放正的书本调齐,从而书本能够准确位于固定框体内,定位精准、包装效果好;通过压持件的下降可将书本进行高度限制,从而提高书本的稳定性将多本书本压实,同时避免工作人员在书本捆扎完成之前需一直保持下压书本的姿态,可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书本打包效率。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齐件包括夹持板、转动盘、第一活动杆以及第二活动杆,所述夹持板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体两侧,所述转动盘均位于两块所述夹持板之间,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分别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盘端面上,且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耳板铰接于所述夹持板的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等长的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转动盘顶端的两端上,使得两块夹持板同步运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框体的外侧均垂直固设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输出端与所述转动盘中心处相连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固设在支撑板的端面上,且其输出端贯穿支撑板延伸固设于转动盘中心处并带动转动盘往复转动,以实现夹持板的连续运作,节省了人工调节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盘呈菱形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分别位于转动盘长轴轴线上的两端,当两块所述夹持板之间的距离为最远距离时,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恰好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动盘的对角线长度不同,从而转动盘在转动时可使两根活动杆的角度发生变化,并同步驱动两块平行设置的夹持板做相互远离或靠近运动,结构简单且调齐效果显著。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持件包括架设于所述固定框体两侧的滑架,且所述滑架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本体端部的一对滑杆以及一块固定连接于两根所述滑杆顶端的横板,所述固定框体的周侧围设有一圈压料板,所述压料板的四角处均滑动穿设于所述滑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料板通过滑动穿设在、四根对应竖直固设于本体端面上的滑杆,并利用其自身的重力沿滑杆的径向向下滑移并压实书本,滑杆的设置使压料板的滑移方向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定位更加精准。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料板与所述横板之间还穿设有一根螺纹杆,所述横板的顶端设置有伺服电机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杆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相连,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的一端抵接,避免通过人工手动调节压料板的高度,压料板的升降只需驱动电机带动螺纹杆往复转动即可,操作方便、可减少工作人员工作强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框体的整体呈凵字型设置且其两端固设于所述本体的端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齐件与压持件均设定在固定框体的周侧,与固定框体内部规避开来,从而保障压实、夹持书本的过程未对扎带的缠绕造成影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料板的内壁朝向所述固定框体敞口方向对应固设有一对延伸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料板与延伸板一体式设置,且延伸板的设置增加了压料板与书本的接触面积,使压料板可适配于多种型号大小不同的书本。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利用调齐件逐渐靠近固定框体将书本的两侧进行夹持的运动过程,可将未放正的书本调齐,从而书本能够准确位于固定框体内,定位精准、包装效果好。(2)本技术通过压持件的下降可将书本进行高度限制,从而提高书本的稳定性将多本书本压实,同时避免工作人员在书本捆扎完成之前需一直保持下压书本的姿态,可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书本打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本体;2、固定框体;3、调齐件;31、夹持板;32、转动盘;33、第一活动杆;34、第二活动杆;35、驱动电机;36、支撑板;4、压持件;41、滑架;401、滑杆;402、横板;42、压料板;43、螺纹杆;44、伺服电机;5、延伸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打包机,包括本体1和竖直架设于本体1上的固定框体2,且固定框体2的整体呈“凵”字型设置且其两端端面均固定贴合于本体1上端面上,还包括相对设置于固定框体2敞口两侧的一组相向或相背运动的调齐件3;将待扎捆的多本书本一同放置在本体1的端面上,而后驱动调齐件3逐渐靠近固定框体2,使书本的两侧进行夹持运作,可将工作人员未方正的书本调齐,从而使成摞的书本准确的位于固定框体2内部的扎带缠绕处,使书本放置于打包机上的精准度提高。还包括水平围设在固定框体2周侧并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的压持件4;通过压持件4的下降或抬升作业,能够对成摞书本的高度进行限制并下压压实,可提升相邻书本之间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工作人员在书本捆扎完成之前需一直保持下压书本的姿态,可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书本打包效率。参照图2,调齐件3包括两块对应滑移设置在固定框体2两侧的夹持板31,且每块夹持板31上均固设有两块耳板,每块夹持板31分别通过耳板铰接有两根长度相等的第一活动杆33和第二活动杆34,且第一活动杆33和第二活动杆34远离夹持板31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转动盘32的顶端上。转动盘32即优选为菱形,但还可为椭圆或其他对角线垂直且长短轴不相等的多边形,当两块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打包机,包括本体(1)和竖直架设于所述本体(1)顶端的固定框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体(2)敞口两侧的一组相向/相背运动的调齐件(3),以及水平围设于所述固定框体(2)周侧并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的压持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打包机,包括本体(1)和竖直架设于所述本体(1)顶端的固定框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体(2)敞口两侧的一组相向/相背运动的调齐件(3),以及水平围设于所述固定框体(2)周侧并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的压持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齐件(3)包括夹持板(31)、转动盘(32)、第一活动杆(33)以及第二活动杆(34),所述夹持板(31)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体(2)两侧,所述转动盘(32)均位于两块所述夹持板(31)之间,所述第一活动杆(33)和所述第二活动杆(34)的一端分别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盘(32)端面上,且所述第一活动杆(33)和所述第二活动杆(3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耳板铰接于所述夹持板(31)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体(2)的外侧均垂直固设有延伸板(5),所述延伸板(5)上设置有输出端与所述转动盘(32)中心处相连的驱动电机(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32)呈菱形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杆(33)和第二活动杆(34)分别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数据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