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清CMOS触发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延时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连接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其第二导通端接地,其导通控制端用于连接计算机的开机按键;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用于连接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其第二导通端接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开机按键保持按下状态时,第一开关模块断开,延时模块的延时端的电压逐渐升高,当延时端的电压升高至大于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阈值,第二开关模块导通,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将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拉低,使计算机进行清CMOS。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计算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户进行清CMOS操作更方便。
CMOS trigger circuit, motherboard and compu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CMOS触发电路、主板和计算机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CMOS触发电路、主板和计算机。
技术介绍
CMOS是计算机内的一种重要的芯片,CMOS参数记录了计算机重要的资源配置参数,当CMOS参数出现错误设置的情况时,通常会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手动清CMOS使计算机恢复正常启动。目前,计算机手动清CMOS的方式通常为:1、切断计算机主机电源,然后打开机箱取下为CMOS供电的锂电池或短接清CMOS跳帽;2、在计算机主机机箱上增设一个触发执行清COMS处理的按键。上述的第一种手动清CMOS的方式操作麻烦,对于绝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并不是清楚这一操作方式,导致用户会直接当做故障报售后维护,增加厂商维护的工作量;而第二种方式则需要在机箱上增加开孔,这样会影响整机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清CMOS触发电路、主板和计算机,旨在方便用户进行手动清CMOS操作,且不影响计算机外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计算机的清CMOS触发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延时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均具有第一导通端、第二导通端和导通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导通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用于连接计算机的开机按键,接收所述开机按键按下产生的低电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用于连接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导通端接地;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在所述开机按键保持按下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开机按键按下产生的低电平,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与其第二导通端断开,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的电压逐渐升高,当所述延时端的电压升高至大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阈值,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与其第二导通端导通接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将所述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拉低,使计算机进行清CMOS。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为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为第二开关管。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为第一NMOS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导通控制端、第一导通端和第二导通端分别为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漏极和源极;所述第二开关管为第二N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导通控制端、第一导通端和第二导通端分别为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漏极和源极。优选地,所述延时模块包括延时电阻和延时电容,所述延时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所述延时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所述延时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延时端,所述延时电容的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所述清CMOS触发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串接在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所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用于经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本技术还提出一种主板,包括开机按键、南桥和清CMOS触发电路,所述清CMOS触发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延时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均具有第一导通端、第二导通端和导通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导通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连接所述开机按键,接收所述开机按键按下产生的低电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用于连接所述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导通端接地;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在所述开机按键保持按下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开机按键按下产生的低电平,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与其第二导通端断开,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的电压逐渐升高,当所述延时端的电压升高至大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阈值,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与其第二导通端导通接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将所述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拉低,使计算机进行清CMOS。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包括开机按键、南桥和清CMOS触发电路,所述清CMOS触发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延时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均具有第一导通端、第二导通端和导通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导通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连接所述开机按键,接收所述开机按键按下产生的低电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用于连接所述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导通端接地;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在所述开机按键保持按下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开机按键按下产生的低电平,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与其第二导通端断开,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的电压逐渐升高,当所述延时端的电压升高至大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阈值,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与其第二导通端导通接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将所述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拉低,使计算机进行清CMOS。本技术技术方案,采用长按开机按键的方式产生低电平给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使南桥控制计算机进行清CMOS,并且短暂按下开机按键时并不会误触发清CMOS处理,保证了开机按键的原有的正常开机功能;相较于现有的方式而言,只需使开机按键保持按下状态超过一段时间(例如0.5秒)即可执行清CMOS,无需拆开机箱,操作方便简单,采用计算机本身的开机按键触发,无需在机箱上增设新的按键,保证了计算机的整机美观性,省去增设按键的相应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清CMOS触发电路较佳实施例模块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清CMOS触发电路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技术提出一种计算机的清CMOS触发电路,可应用于台式机主板、工控机主板、一体机等产品。参照图1,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的清CMOS触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延时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均具有第一导通端、第二导通端和导通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导通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用于连接计算机的开机按键,接收所述开机按键按下产生的低电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用于连接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导通端接地;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n在所述开机按键保持按下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开机按键按下产生的低电平,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与其第二导通端断开,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的电压逐渐升高,当所述延时端的电压升高至大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阈值,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与其第二导通端导通接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将所述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拉低,使计算机进行清CMO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的清CMOS触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延时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均具有第一导通端、第二导通端和导通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导通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导通控制端用于连接计算机的开机按键,接收所述开机按键按下产生的低电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用于连接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导通端接地;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
在所述开机按键保持按下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开机按键按下产生的低电平,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与其第二导通端断开,所述延时模块的延时端的电压逐渐升高,当所述延时端的电压升高至大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阈值,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与其第二导通端导通接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导通端将所述南桥的清CMOS控制端拉低,使计算机进行清CMO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CMOS触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为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为第二开关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正中,肖瑞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微智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