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胚及制造该瓶胚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218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胚,并公开了制造该瓶胚的模具,瓶胚包括内层瓶胚和外层瓶胚,内层瓶胚的壁厚由上向下逐渐变薄,内层瓶胚的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的壁厚比为3:1~6:1;外层瓶胚套装在所述内层瓶胚的外侧,外层瓶胚的壁厚由上向下逐渐变厚,外层瓶胚的最小壁厚和最大壁厚的壁厚比为1:6~1:3。通过内层瓶胚和外层瓶胚的渐变壁厚来实现瓶胚的渐变层次,内层瓶胚的壁厚由上向下逐渐变薄,外层瓶胚的壁厚由上向下逐渐变厚,并通过设定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的壁厚比值,使瓶胚的渐变色效果更加明显。

Bottle embryo and mould for making the bottle embry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瓶胚及制造该瓶胚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瓶胚
,特别涉及一种瓶胚及制造该瓶胚的模具。
技术介绍
瓶胚是塑料瓶成形前的过渡产品,塑料瓶吹制成形前,要将塑料原料制成塑料瓶胚,然后,将塑料瓶胚放置到吹瓶机中,吹制成形。现有的塑料瓶胚不能吹制渐变色的塑料瓶,满足不了市场对颜色自由搭配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瓶胚,该瓶胚可吹制成具有渐变色效果的塑料瓶。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制造上述瓶胚的模具。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瓶胚,包括:内层瓶胚,所述内层瓶胚的壁厚由上向下逐渐变薄,所述内层瓶胚的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的壁厚比为3:1~6:1;外层瓶胚,所述外层瓶胚套装在所述内层瓶胚的外侧,所述外层瓶胚的壁厚由上向下逐渐变厚,所述外层瓶胚的最小壁厚和最大壁厚的壁厚比为1:6~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瓶胚,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内层瓶胚和外层瓶胚的渐变壁厚来实现瓶胚的颜色渐变,内层瓶胚的壁厚由上向下逐渐变薄,外层瓶胚的壁厚由上向下逐渐变厚,由于同一层瓶胚的壁厚逐渐变化反映到瓶胚上的颜色也会逐渐变化,使瓶胚具有渐变色的效果;通过设定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的壁厚比值,使瓶胚的渐变色效果更加明显。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层瓶胚的最大壁厚的预设值是3mm,最小壁厚的预设值是0.8mm;所述外层瓶胚的最大壁厚的预设值是3mm,最小壁厚的预设值是0.5mm。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层瓶胚是有色透明或实色,所述外层瓶胚是无色透明或有色透明。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层瓶胚的上端延伸有环形牙口,所述环形牙口外侧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边缘开设有定位槽。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造上述瓶胚的模具,包括:第一上模,所述第一上模具有第一模腔呵件,所述第一模腔呵件内设有第一模腔以及与所述第一模腔连通的第一进料通道;第二上模,所述第二上模具有第二模腔呵件,所述第二模腔呵件内设有第二模腔以及与所述第二模腔连通的第二进料通道;下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模仁、左行位和右行位,所述模仁的下端与所述下模固定连接,所述左行位、右行位包围所述模仁的中部,所述模仁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一模腔,所述第一模腔、模仁、左行位、右行位围成内层瓶胚的内层成型腔;所述下模和第一上模分离,所述模仁的上端连同所述内层瓶胚伸入所述第二模腔,所述第二模腔、内层瓶胚围成外层瓶胚的外层成型腔。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造上述瓶胚的模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使用该模具,可一次注射成型双层瓶胚,有利于保证瓶胚的质量,继而为吹制出高质量的成品瓶提供保障,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行位和所述右行位靠近所述模仁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半环形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半环形凹槽为一组,并与所述模仁配合形成匹配的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行位和所述右行位靠近所述模仁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半环形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半环形凹槽为一组,并与所述模仁配合形成匹配的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行位和右行位背离所述模仁的一侧均设置成第一斜面,所述第一上模和所述第二上模上均设置有挤压件,所述挤压件的内壁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斜面滑动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挤压件驱动所述左行位和右行位靠近所述模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下模上下移动的顶出件,所述顶出件连接注塑机顶出装置,所述左行位和右行位中部均开设有梯形通孔,所述顶出件的上部设置成与所述梯形通孔匹配的第三斜面,所述顶出件移动以使所述左行位和右行位远离所述模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复位所述顶出件的复位弹簧。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瓶胚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下模和第一上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下模和第二上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上模中第一模腔呵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上模中第二模腔呵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下模中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行位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右行位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挤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顶出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瓶胚100、环形牙口101、内层瓶胚102、外层瓶胚103、螺牙104、支撑环105、定位槽106、下模200、模仁201、第一密封槽2011、进水孔2012、左行位202、第一半环形凹槽2021、第二半环形凹槽2022、第一斜面2023、右行位203、梯形通孔2031、顶出件204、第三斜面2041、传动板205、电机206、平衡柱207、复位弹簧208、环形支撑座209、第一上模300、第一模腔呵件301、第一进料通道3011、第一模腔3012、第二密封槽3013、内层成型腔302、挤压件303、第二斜面3031、限位块3032、第二上模400、第二模腔呵件401、第二进料通道4011、第二模腔4012、第三密封槽4013、外层成型腔4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优选实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胚,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层瓶胚,所述内层瓶胚的壁厚由上向下逐渐变薄,所述内层瓶胚的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的壁厚比为3:1~6:1;/n外层瓶胚,所述外层瓶胚套装在所述内层瓶胚的外侧,所述外层瓶胚的壁厚由上向下逐渐变厚,所述外层瓶胚的最小壁厚和最大壁厚的壁厚比为1:6~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胚,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层瓶胚,所述内层瓶胚的壁厚由上向下逐渐变薄,所述内层瓶胚的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的壁厚比为3:1~6:1;
外层瓶胚,所述外层瓶胚套装在所述内层瓶胚的外侧,所述外层瓶胚的壁厚由上向下逐渐变厚,所述外层瓶胚的最小壁厚和最大壁厚的壁厚比为1:6~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瓶胚的最大壁厚的预设值是3mm,最小壁厚的预设值是0.8mm;所述外层瓶胚的最大壁厚的预设值是3mm,最小壁厚的预设值是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瓶胚是有色透明或实色,所述外层瓶胚是无色透明或有色透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瓶胚的上端延伸有环形牙口,所述环形牙口外侧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边缘开设有定位槽。


5.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瓶胚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上模,所述第一上模具有第一模腔呵件,所述第一模腔呵件内设有第一模腔以及与所述第一模腔连通的第一进料通道;
第二上模,所述第二上模具有第二模腔呵件,所述第二模腔呵件内设有第二模腔以及与所述第二模腔连通的第二进料通道;
下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模仁、左行位和右行位,所述模仁的下端与所述下模固定连接,所述左行位、右行位包围所述模仁的中部,所述模仁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一模腔,所述第一模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敬记塑胶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