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上的延迟开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217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上的延迟开模机构,包括前模、顶针板和后模,所述顶针板置于前模和后模之间,所述前模侧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后模侧端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拉钩机构,所述导向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下端固定设有卡接突起,所述杆体下端开设有插槽,所述顶针板侧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在插槽内的导向块,所述拉钩机构包括拉钩架杆,所述拉钩架杆上端固定设有卡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模具外侧设置一个回弹机构,延缓开模的时间,防止上下模分离时对产品造成拉伤;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设在模具外侧的,减少了模具内部结构,机构简单、实用,制作成本低,零件损坏了方便维修和更换。

A delayed opening mechanism on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上的延迟开模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上的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上的延迟开模机构,属于模具加工

技术介绍
产品的顶出有机械、液压和气动三种方式,其中机械顶出的运用最为普遍。一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产品,顶出动作可以一次完成。但是由于产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生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后,产品仍在型腔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现行的二次顶出机构很多,但总的来讲就有两类,既单组和双组顶针板组合。选择什么样式的顶出机构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大小、外观要求、成本来考量。当采用单组顶针板组合时,由于仅有单套的顶针板组合,因此注塑机顶出的动作仅提供传统的一次顶出,第二次顶出就必须配合其他的模具机构来设计,当采用双组顶针板组合时,模具结构较复杂、制成成本较高、模具厚度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上的延迟开模机构,以解决模具开模后二次顶出导致产品容易拉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上的延迟开模机构,包括前模、顶针板和后模,所述顶针板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上的延迟开模机构,包括前模(1)、顶针板(2)和后模(3),所述顶针板(2)置于前模(1)和后模(3)之间,所述前模(1)侧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3)侧端通过支撑架(6)转动连接有拉钩机构(5),所述导向杆(4)包括杆体(401),所述杆体(401)下端固定设有卡接突起(403),所述杆体(401)下端开设有插槽(402),所述顶针板(2)侧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在插槽(402)内的导向块,所述拉钩机构(5)包括拉钩架杆(504),所述拉钩架杆(504)上端固定设有卡扣(501),所述卡接突起(403)与卡扣(501)相扣合,所述拉钩架杆(504)背离卡扣(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上的延迟开模机构,包括前模(1)、顶针板(2)和后模(3),所述顶针板(2)置于前模(1)和后模(3)之间,所述前模(1)侧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3)侧端通过支撑架(6)转动连接有拉钩机构(5),所述导向杆(4)包括杆体(401),所述杆体(401)下端固定设有卡接突起(403),所述杆体(401)下端开设有插槽(402),所述顶针板(2)侧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在插槽(402)内的导向块,所述拉钩机构(5)包括拉钩架杆(504),所述拉钩架杆(504)上端固定设有卡扣(501),所述卡接突起(403)与卡扣(501)相扣合,所述拉钩架杆(504)背离卡扣(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展方向朝后模(3)的弹簧(5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上的延迟开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501)插接在插槽(402)内,且所述卡扣(501)两侧固定连接有轴销(503),且所述轴销(503)的曲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益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