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装管夹活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180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装管夹活动模具,其包括第二模具和第一模具,所述第二模具和第一模具相配合,所述第一模具位于第二模具的上方,所述第一模具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第一模具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滑槽滑移连接的第一成型块,所述第二模具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第二模具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滑槽内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滑槽滑移连接的第二成型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模具可拆装的效果。

A movable die for detachable pipe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装管夹活动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装管夹活动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压造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如图3所示为压造成型后的管夹产品,管夹未压造之前为长条板,经过压造之后会成型为有若干个间隔设置,且沿直线排列的圆弧凸起,相邻圆弧凸起之间有竖直的管状凸起,该管状凸起的形成为在模具上放置的圆柱形加强筋。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模具一般为死模,即一个模具制作完成,只能压造出一种特定规格的管夹,模具并不可拆装,不能满足不同规格的管夹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装管夹活动模具,具有模具可拆装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拆装管夹活动模具,包括第二模具和第一模具,所述第二模具和第一模具相配合,所述第一模具位于第二模具的上方,所述第一模具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第一模具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滑槽滑移连接的第一成型块,所述第二模具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第二模具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滑槽内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滑槽滑移连接的第二成型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第一成型块与第一模具的第一滑槽滑移连接,若干第二成型块与第二模具的第二滑槽滑移连接,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相邻第一成型块之间的间距,再使第二成型块的位置与第一成型块相对应,来进行不同规格管夹的压造,以满足需要生产管夹的需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成型块远离第一模具的一端设有第一成型面,所述第一成型面的轮廓与成型后的管夹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成型块远离第二模具的一端设有轮廓与第一成型面相配合的第二成型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的设置有利于压造出所要求管夹的形状,以满足特定的生产需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均设置有多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种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的设置,满足管夹上不同形状的压造,调节不同种类之间的第一成型块的位置、距离以及排列,再使第二成型块与之对应,可以压造出满足生产需求的管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槽的竖截面呈倒T型,所述第二滑槽的竖截面呈凹型,所述第一成型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呈倒T型,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移连接,所述第二成型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相抵紧且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型块的底部固定有滑块,滑块与滑槽相适配,不同大小的成型块底端固定同样的滑块,这样使得在更换不同大小的成型块的过程中,模具不必进行相对应的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的设置有利于成型块从滑槽滑入模具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模具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封板,所述第二模具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与第一模具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封板与第二模具的连接处均插设有紧固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板的设置起到方便成型块的更换以及对于成型块的限位,解开封板即可增加或者减少滑槽内成型块的数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件为螺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螺钉紧固封板,该紧固方式操作简单,而且紧固牢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模具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吊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通过吊件的作用可以移动到需要安装或者放置的地方,方便模具的搬运和安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若干成型块与模具的滑槽滑移连接,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相邻成型块之间的间距,来进行不同规格管夹的压造,以满足需要生产管夹的需求;2.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的设置有利于压造出所要求管夹的形状,以满足特定的生产需求;3.封板的设置起到方便成型块的更换以及对于成型块的限位,解开封板即可增加或者减少滑槽内成型块的数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管夹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模具;11、第一底板;12、第一模板;121、固定孔;13、第一滑槽;131、第一成型块;132、第一滑块;133、第一成型面;14、第一封板;141、锁定孔;15、紧固件;16、吊件;2、第二模具;21、第二底板;22、第二模板;23、第二滑槽;231、第二成型块;232、第二滑块;233、第二成型面;24、第二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拆装管夹活动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相适配,对管夹进行压造时第一模具1为与第二模具2的上方,压造管夹成型前需在第二模具2上放置若干圆柱形加强筋。如图1所示,第一模具1的竖截面呈倒T型,包括第一底板11和第一模板12,第一底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模板12,第一模板12的中部开设有径向的第一滑槽13,第一滑槽13沿第一模板12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一模板12,第一滑槽13的竖截面呈倒T型,且第一滑槽13的滑入处设置有倒角。第一模板12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开设有第一封板14,第一封板14上开设有锁定孔141,第一模板12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开设有与锁定孔141相适配的固定孔121,锁定孔141和固定孔121插设紧固件15进行固定,该紧固件15具体为螺钉。如图1所示,第二模具2包括第二底板21和第二模板22,第二底板21的横截面呈矩形,第二底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模板22,第二模板22为竖截面呈凹型、中部开设有径向的第二滑槽23,第二滑槽23沿第二模板22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二模板22,且第二滑槽23的滑入处设置有倒角。第二模板22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封板24,第二封板24通过螺钉与第二模板22固定连接。第二模板22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吊件16,吊件16具体有两个。如图1、2所示,第一滑槽13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成型块131,第一成型块13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132,第一滑块132的竖截面呈倒T型,且与第一滑槽13滑移连接;第一成型块131远离第一滑块132的一端设有第一成型面133。第二滑槽23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成型块231,第二成型块23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232,第二滑块232与第二滑槽23滑移连接;第二成型块231远离第二滑块23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成型面233,第一成型面133的轮廓和第二成型面233的轮廓相适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装管夹活动模具,包括第二模具(2)和第一模具(1),所述第二模具(2)和第一模具(1)相配合,所述第一模具(1)位于第二模具(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1)设置有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滑槽(13)沿第一模具(1)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一模具(1),所述第一滑槽(13)内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滑槽(13)滑移连接的第一成型块(131),所述第二模具(2)设置有第二滑槽(23),所述第二滑槽(23)沿第二模具(2)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二模具(2),所述第二滑槽(23)内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滑槽(23)滑移连接的第二成型块(2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装管夹活动模具,包括第二模具(2)和第一模具(1),所述第二模具(2)和第一模具(1)相配合,所述第一模具(1)位于第二模具(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1)设置有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滑槽(13)沿第一模具(1)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一模具(1),所述第一滑槽(13)内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滑槽(13)滑移连接的第一成型块(131),所述第二模具(2)设置有第二滑槽(23),所述第二滑槽(23)沿第二模具(2)的长度方向贯穿第二模具(2),所述第二滑槽(23)内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滑槽(23)滑移连接的第二成型块(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管夹活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块(131)远离第一模具(1)的一端设有第一成型面(133),所述第一成型面(133)的轮廓与成型后的管夹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成型块(231)远离第二模具(2)的一端设有轮廓与第一成型面(133)相配合的第二成型面(2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装管夹活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块(131)和第二成型块(231)均设置有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国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亨立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