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99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通过改进冷煤压缩机或散热风扇、以及冷凝器等在机械室内的配置关系或结构,能够提高机械室内的散热效率,同时紧凑配置各个要素部件,缩小机械室空间,并扩大相应量的箱内收纳容积。本发明专利技术冰箱的特点在于,包括:机械室(15),形成于冰箱主体(1)的背面下部;冷媒压缩机(12),靠近该机械室内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冷凝器(13),沿着所述机械室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背面壁配置;以及散热风扇(18),配置成与该冷凝器相对并且轴流为主体的前后方向;所述散热风扇将从主体底部吸入的空气分流送到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进冷媒压缩机或冷凝器等的配置结构来将机械室紧凑化的冰箱
技术介绍
近年来,通常的家庭用冰箱的大形化显著,由于厨房空间的关系,外形尺寸也成极限的状态。因此,为了进一步扩大收纳容积,研究了通过真空绝热板等绝热性能高的材料来减少绝热厚度,从而扩大相应量的箱内容积,或者通过改进箱内外的部件布局来减少死区等各种各样的对策。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人也申请了一种冰箱,该冰箱如图21和图22所示,将冷媒压缩机52设置在靠近形成于冰箱主体51的背面下部的机械室55内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将用于冷却储藏室内部的冷却器59配置在上述压缩机52上方的箱内侧且在宽度方向上与压缩机相反的一侧,并且将冷凝器53做成平板状设置在主体的底面部分,而且将冰箱的控制电源板57配置在机械室55内的宽度方向上的压缩机的另一端的宽阔空间内,从而通过改变冷却器59与压缩机52、冷凝器53以及控制电源板57的配置关系或结构,来降低冷却器59的热损失,提高绝热效率,并提高机械室55或冷凝器53的散热效率,进而能够获得省电效果(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98559公报。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冷凝器53被设置在冰箱主体51的底面部分,并且相对于散热风扇58被设置在上游侧,因此,流经冷凝器53的气流是吸入流,所以风力弱,散热效率低。由此,若要获得规定的散热量,就需要增大冷凝器自身的容量,但这样就存在占用空间变大且部件成本变高的缺点。另外,当为了扩大散热面积而将平板状冷凝器53配置在主体底面时,由于与散热风扇58相比宽度面积大,所以会在冷凝器53上产生不进行利用送风的热交换的部分,进而由于热交换不充分,该部分的气氛温度变高,从而存在对箱内的绝热性能下降的新的问题。另一方面,散热风扇58在机械室55内,与压缩机52相邻配置以便在主体的宽度方向形成轴流,因此,散热风扇58和风扇外壳60的进深和高度尺寸大,因而无益于机械室空间的缩小,对扩大箱内的有效容积贡献很小。此外,还存在将冷凝器与压缩机和散热风扇一并收纳在机械室内的结构的其它的现有例子,但在该情况下,由于受空间的限制必须将蒸发皿设置在诸如压缩机的上部,因此机械室的高度尺寸变高,从而依然无益于机械室空间的缩小。而且,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为了扩大散热面积,在主体底面的几乎整个面上配置了平板状的冷凝器53,但由于与散热风扇58相比的宽度面积大,会在冷凝器53上产生即使送风也不进行热交换的部分。进而,由于热交换不充分,该部分的气氛温度变高,从而存在对箱内的绝热性能下降的问题,并且因为冷凝器自身的容积大,因而存在占有空间变大并且部件成本变高的缺点。另外,向机械室内部吸入外气的吸入口通常被配置在冰箱主体的底面或背面等难以清扫的位置,因而有时长时间不清扫而搁置。在这种情况下,将有大量的灰尘堆积在吸入口中,从而阻断外气的供应,阻碍冷凝器等的散热,由此存在冷冻能力显著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上述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这样的冰箱,该冰箱通过改进冷煤压缩机或散热风扇、以及冷凝器等在机械室内的配置关系或结构,能够提高机械室内的散热效率,并且紧凑配置各个要素部件,缩小机械室空间,扩大相应量的箱内收纳容积。另外,本专利技术是考虑上述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这样的冰箱,该冰箱通过改进冷煤压缩机或散热风扇、以及冷凝器等在机械室内的配置结构,可以提高机械室内的散热效率,并且紧凑设置机械室内配置的各安装部件,来谋求机械室的空间节省,扩大相应量的箱内收纳容积,并且,既便在向机械室内部吸入外气的吸入口发生了堵塞时,通过使外气在机械室内自然对流,也能够对机械室内配置的冷凝器等安装部件进行冷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冰箱的特点在于,包括机械室,形成于冰箱主体的背面下部;冷媒压缩机,靠近该机械室内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冷凝器,沿着所述机械室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背面壁配置;以及散热风扇,配置成与该冷凝器相对并且轴流为主体的前后方向;所述散热风扇将从主体底部吸入的空气分流送到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冰箱的特点在于,包括机械室,形成于冰箱主体的背面下部;冷媒压缩机,靠近该机械室内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而设置;冷凝器,在比冷媒压缩机高的位置上沿着所述机械室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背面壁配置;以及散热风扇,配置成与该冷凝器相对并且轴流为主体的前后方向;在冰箱主体的底部形成有用于由散热风扇将空气吸入机械室内部的吸入口,并且在机械室的背面壁上,分别在与冷媒压缩机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下方通气口,在与冷凝器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上方通气口,当从所述吸入口的空气的供应被阻断时,通过自然对流,将从下方通气口吸入的空气送到所述压缩机和冷凝器,再从上方通气口排出。根据上述要素部件的高效的配置结构,能够使机械室空间紧凑化,并且提高压缩机和冷凝器的散热效率,通过扩大相对于外形尺寸的箱内收纳容积,能够获得容积率高的冰箱。而且,根据机械室内配置的各部件的高效的配置结构,能够使机械室空间紧凑化,并且提高压缩机和冷凝器的散热效率,通过扩大相对于外形尺寸的箱内收纳容积,能够获得容积率高的冰箱。此外,通过在机械室的背面壁上,分别在与冷媒压缩机相对的位置上形成下方通气口,在与冷凝器相对的位置上形成上方通气口,即使在由于灰尘附着等而从吸入口的外气供应被阻断的情况下,通过自然对流,也能够以从下方通气口吸入空气并从上方通气口排出空气,从而使空气在机械室内部流通,由此能够冷却机械室内配置的冷凝器等部件来防止冷冻能力的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和另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纵剖面图。图2是从背面方向观看图1的冰箱的机械室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机械室部分的放大纵剖面图。图4是图2中机械室的压缩机部分的横剖面图。图5是示出在图2的机械室部分安装了罩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图2中印制布线板部分的横剖面图。图7是从正面观看的冷冻室部分的剖面图。图8是从背面方向观看图1的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冰箱机械室的立体图。图9是图8中机械室部分的放大纵剖面图。图10是图8中机械室的压缩机部分的横剖面图。图11是示出图9中的冷凝器状态的概要纵剖面图。图12是用于说明风扇外壳的固定结构的集成台(コンプ台)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机械室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4是用于说明蒸发皿的固定结构的集成台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蒸发皿被固定在集成台上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6是示出在图8的机械室部分安装了罩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7是冰箱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18是示出前腿的安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9是固定在外箱底板上的手柄的立体图。图20是示出手柄的固定状态的冰箱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21是示出以往的冰箱的机械室的背面图。图22是图21的纵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整个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在图1为纵剖面图在图2中为从背部观看的机械室部分的立体图的冰箱主体1,通过经由隔热壁3而设置在外箱2的内面的内箱4,形成了储藏空间,并通过间隔壁划分为冷藏室5、蔬菜室6、以及冷冻室7等多个储藏室。各个储藏室通过为每个冷藏空间和冷冻空间配置的冷藏用冷却器8和冷冻用冷却器9以及风扇10、11分别被冷却保持在规定的设定温度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室,形成于冰箱主体的背面下部;冷媒压缩机,靠近该机械室内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冷凝器,沿着所述机械室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背面壁配置;以及散热风扇,配置成与该冷凝器相对并且轴流为主体的前后方向,所述散热 风扇将从主体底部吸入的空气分流送到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田佳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器营销株式会社东芝家电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