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玻璃钢膜壳的支撑夹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844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玻璃钢膜壳的支撑夹紧结构,包括设置在床体两端的旋转夹紧机构和顶紧机构及设置在旋转夹紧机构和顶紧机构之间的若干托管机构,所述的旋转夹紧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带传动机构、回转油缸、液压卡盘和涨紧拉杆,所述的旋转电机通过带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空心主轴,所述的涨紧拉杆一端与回转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穿过空心主轴后与液压卡盘的滑轴连接,所述的空心主轴一端固定在液压卡盘上,所述的空心主轴的另一端固定在回转油缸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玻璃钢膜壳用夹具装置,夹持效果好,支撑效果好,不会损坏玻璃钢膜壳,集合夹持与转动功能,结构简单、紧凑。

Supporting and clamping structure for FRP membran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玻璃钢膜壳的支撑夹紧结构
本技术属于工装夹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玻璃钢膜壳的支撑夹紧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力、电子、冶金、化工、医药、仪器、工业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农业及家庭饮水等领域,都涉及水处理工程。反渗透玻璃钢膜壳是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元件之一,其生产过程比较麻烦,先通过专用模具,在磨具芯轴上缠绕含有环氧树脂的玻璃钢纤维,经烘箱烘烤后出炉成形,脱模。这是产品的毛坯件,其表面很粗糙,必须通过打磨、喷漆等处理才能得到较光滑、美观的产品外观。在产品打磨时,由于玻璃钢膜壳是细长轴类零件,其刚性及同轴度不佳,需要对玻璃钢膜壳同轴夹紧,但夹紧时,又往往会夹坏玻璃钢膜壳,最终使得玻璃钢膜壳的合格率不高,如果保证玻璃钢膜壳不能损坏时,其夹持力则不能太大,另外,对夹持的膜壳长度要求比较严格,加工长度不宜过长,若是三芯或是以上就会出现膜壳变形,大大降低加工精度的后果,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玻璃钢膜壳用全新的支撑夹紧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玻璃钢膜壳的支撑夹紧结构,夹持效果好,不会损坏玻璃钢膜壳,集合夹持与转动功能,结构简单、紧凑。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玻璃钢膜壳的支撑夹紧结构,包括设置在床体两端的旋转夹紧机构和顶紧机构以及设置在旋转夹紧机构与顶紧机构之间的若干托管机构,所述的旋转夹紧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带传动机构、回转油缸、液压卡盘和涨紧拉杆,所述的旋转电机通过带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空心主轴,所述的液压卡盘为楔式动力卡盘,所述的涨紧拉杆一端与回转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穿过空心主轴后与液压卡盘的滑轴连接,所述的空心主轴一端固定在液压卡盘上,所述的空心主轴的另一端固定在回转油缸上;所述的顶紧机构包括顶紧气缸、顶紧滑套、顶紧滑动轴、旋转顶尖、顶紧端板和尾座固定板,所述的尾座固定板固定在床体的尾端,所述的顶紧气缸水平固定在尾座固定板上,所述的顶紧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竖直连接杆与水平支撑板固接,所述的顶紧滑套固定在水平支撑板上,所述的顶紧滑动轴一端设置在顶紧滑套内,且与顶紧滑套螺纹连接,另一端设置在顶紧滑套外并与旋转顶尖连接,所述的旋转顶尖与顶紧端板连接,所述的液压卡盘与旋转顶尖同轴心设置;回转油缸内的活塞杆的移动带动涨紧拉杆移动,从而带动液压卡盘的卡爪涨紧或松开玻璃钢膜壳的一端,所述的顶紧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水平支撑板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的旋转顶尖和顶紧端板顶紧或松开玻璃钢膜壳的另一端;每一所述的托管机构均包括托轮定位架、两根托轮轴和两个托轮,两根所述的托轮轴通过托轮定位架固定在床体上,两根所述的托轮轴平行且等高设置,在每根托轮轴上均设有一托轮轴承,两个托轮分别套设在相应托轮轴承的外表面,两个托轮形成托管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传动三角带,所述的主动带轮设置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从动带轮设置在主动带轮的正上方,所述的从动带轮安装在空心主轴的一端,所述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三角带连接。进一步的,在顶紧气缸的上方设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固定在尾座固定板上,在水平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有滑块,所述的滑块与滑动轨道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空心主轴两端各通过一轴承支承,且两个轴承位于从动带轮的同侧。进一步的,两个轴承分别安装在一支承座内,所述支承座固定在床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卡盘为楔式动力卡盘,它还包括卡盘体、滑座、T形键和过渡盘、所述的滑轴通过连接螺钉及涨紧拉杆与回转油缸的活塞连接,在滑轴上设有与水平轴倾斜成角度的T形槽,所述T形槽与滑座相配合,所述的卡爪通过T形键与滑座固定连接,滑轴移动带动滑座向心或离心移动,从而使卡爪放松或涨紧玻璃钢膜壳。进一步的,所述卡盘体通过过渡盘与空心主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主轴的另一端通过法兰盘与回转油缸的旋转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回转油缸通过油路与液压系统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托轮定位架为U型支架,两根托轮轴穿过U型的托轮定位架的相对两个侧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带传动机构、回转油缸、空心主轴、轴承机支承座均设置在一壳体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玻璃钢膜壳的支撑夹紧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玻璃钢膜壳的支撑夹紧结构,玻璃钢膜壳两端分别通过液压卡盘和顶紧机构涨紧或顶紧,通过旋转电机带动中空轴旋转,从而带动液压卡盘旋转,带动玻璃钢膜壳旋转起来,在中空轴旋转的同时,带动回转油缸的旋转部分旋转及回转油缸的活塞杆旋转,玻璃钢膜壳下侧通过托管机构支撑,本申请夹持效果好,不会损坏玻璃钢膜壳,集合夹持与转动功能,可对膜壳进行多处支撑,加工膜壳的长度任意调整,可是一芯至七芯任意一种,提高加工精度,结构简单、紧凑。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玻璃钢膜壳的支撑夹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旋转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顶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托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楔式动力卡盘与空心主轴及旋转油缸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床体,2-旋转夹紧机构,3-顶紧机构,4-旋转电机,5-回转油缸,6-液压卡盘,7-涨紧拉杆,8-空心主轴,9-顶紧气缸,10-顶紧滑套,11-顶紧滑动轴,12-旋转顶尖,13-顶紧端板,14-尾座固定板,15-竖直连接杆,16-水平支撑板,17-玻璃钢膜壳,18-主动带轮,19-从动带轮,20-传动三角带,21-滑动轨道,22-滑块,23-轴承,24-支承座,25-卡盘体,26-滑座,27-T形键,28-卡爪,29-滑轴,30-过渡盘,31-法兰盘,32-油路,33-液压系统,34-壳体,35-托管机构,36-托轮定位架,37-托轮轴,38-托轮,39-托轮轴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玻璃钢膜壳的支撑夹紧结构,包括设置在床体1两端的旋转夹紧机构2和顶紧机构3以及设置在旋转夹紧机构2和顶紧机构3之间的若干托管机构,所述的旋转夹紧机构2包括旋转电机4、带传动机构、回转油缸5、液压卡盘6和涨紧拉杆7,所述的旋转电机4通过带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空心主轴8,所述的液压卡盘6为楔式动力卡盘,所述的涨紧拉杆7一端与回转油缸5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穿过空心主轴8后与液压卡盘6的滑轴29连接,所述的空心主轴8一端固定在液压卡盘6上,所述的空心主轴8的另一端固定在回转油缸5上;所述的顶紧机构3包括顶紧气缸9、顶紧滑套10、顶紧滑动轴11、旋转顶尖12、顶紧端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玻璃钢膜壳的支撑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床体(1)两端的旋转夹紧机构(2)和顶紧机构(3)以及设置在旋转夹紧机构(2)和顶紧机构(3)之间的若干托管机构(35),所述的旋转夹紧机构(2)包括旋转电机(4)、带传动机构、回转油缸(5)、液压卡盘(6)和涨紧拉杆(7),所述的旋转电机(4)通过带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空心主轴(8),所述的涨紧拉杆(7)一端与回转油缸(5)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穿过空心主轴(8)后与液压卡盘(6)的滑轴(29)连接,所述的空心主轴(8)一端固定在液压卡盘(6)上,所述的空心主轴(8)的另一端固定在回转油缸(5)上;/n所述的顶紧机构(3)包括顶紧气缸(9)、顶紧滑套(10)、顶紧滑动轴(11)、旋转顶尖(12)、顶紧端板(13)和尾座固定板(14),所述的尾座固定板(14)固定在床体(1)的尾端,所述的顶紧气缸(9)水平固定在尾座固定板(14)上,所述的顶紧气缸(9)的活塞杆通过竖直连接杆(15)与水平支撑板(16)固接,所述的顶紧滑套(10)固定在水平支撑板(16)上,所述的顶紧滑动轴(11)一端设置在顶紧滑套(10)内,且与顶紧滑套(10)螺纹连接,另一端设置在顶紧滑套(10)外并与旋转顶尖(12)连接,所述的旋转顶尖(12)与顶紧端板(13)连接,所述的液压卡盘(6)与旋转顶尖(12)同轴心设置;/n回转油缸(5)内的活塞杆的移动带动涨紧拉杆(7)移动,从而带动液压卡盘(6)的卡爪(28)涨紧或松开玻璃钢膜壳(17)的一端,所述的顶紧气缸(9)的活塞杆带动水平支撑板(16)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的旋转顶尖(12)和顶紧端板(13)顶紧或松开玻璃钢膜壳(17)的另一端;/n每一所述的托管机构(35)均包括托轮定位架(36)、两根托轮轴(37)和两个托轮(38),两根所述的托轮轴(37)通过托轮定位架(36)固定在床体(1)上,两根所述的托轮轴(37)平行且等高设置,在每根托轮轴(37)上均设有一托轮轴承(39),两个托轮(38)分别套设在相应托轮轴承(39)的外表面,两个托轮(38)形成托管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玻璃钢膜壳的支撑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床体(1)两端的旋转夹紧机构(2)和顶紧机构(3)以及设置在旋转夹紧机构(2)和顶紧机构(3)之间的若干托管机构(35),所述的旋转夹紧机构(2)包括旋转电机(4)、带传动机构、回转油缸(5)、液压卡盘(6)和涨紧拉杆(7),所述的旋转电机(4)通过带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空心主轴(8),所述的涨紧拉杆(7)一端与回转油缸(5)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穿过空心主轴(8)后与液压卡盘(6)的滑轴(29)连接,所述的空心主轴(8)一端固定在液压卡盘(6)上,所述的空心主轴(8)的另一端固定在回转油缸(5)上;
所述的顶紧机构(3)包括顶紧气缸(9)、顶紧滑套(10)、顶紧滑动轴(11)、旋转顶尖(12)、顶紧端板(13)和尾座固定板(14),所述的尾座固定板(14)固定在床体(1)的尾端,所述的顶紧气缸(9)水平固定在尾座固定板(14)上,所述的顶紧气缸(9)的活塞杆通过竖直连接杆(15)与水平支撑板(16)固接,所述的顶紧滑套(10)固定在水平支撑板(16)上,所述的顶紧滑动轴(11)一端设置在顶紧滑套(10)内,且与顶紧滑套(10)螺纹连接,另一端设置在顶紧滑套(10)外并与旋转顶尖(12)连接,所述的旋转顶尖(12)与顶紧端板(13)连接,所述的液压卡盘(6)与旋转顶尖(12)同轴心设置;
回转油缸(5)内的活塞杆的移动带动涨紧拉杆(7)移动,从而带动液压卡盘(6)的卡爪(28)涨紧或松开玻璃钢膜壳(17)的一端,所述的顶紧气缸(9)的活塞杆带动水平支撑板(16)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的旋转顶尖(12)和顶紧端板(13)顶紧或松开玻璃钢膜壳(17)的另一端;
每一所述的托管机构(35)均包括托轮定位架(36)、两根托轮轴(37)和两个托轮(38),两根所述的托轮轴(37)通过托轮定位架(36)固定在床体(1)上,两根所述的托轮轴(37)平行且等高设置,在每根托轮轴(37)上均设有一托轮轴承(39),两个托轮(38)分别套设在相应托轮轴承(39)的外表面,两个托轮(38)形成托管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玻璃钢膜壳的支撑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18)、从动带轮(19)和传动三角带(20),所述的主动带轮(18)设置在旋转电机(4)的输出轴上,所述的从动带轮(19)设置在主动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丰李彩霞李国军王莹宇宏武王勃曾庆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斯特莱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