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箱体变形的整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725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箱体变形的整体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矩形分布成方筒状,沿本体的截面边壁固定有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沿本体的截面矩形对角交叉固定有斜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种支撑结构的设置,能有效控制箱体的整体焊接变形,且成本极低,企业易于接受,整体而言,通过采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就能控制箱体焊接的整体变形,完全满足设计和后续机械加工要求。

An integra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box de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箱体变形的整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箱体变形的整体装置,属于焊接技术与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在箱体的焊接阶段,容易因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箱体焊接后扭曲、凹陷、凸出等缺陷,现有技术中对此一般是通过规范操作过程、强化操作过程中的核对检查等流程等方式,来避免出现缺陷,然而操作过程的复杂化、精细化带来的是效率降低;采用自动化设备是另一种常见方式,但这种方式导致加工设备结构过于复杂,成本过高,而完成的仅仅是较为边缘化的箱体焊接过程,对于整体而言创造的价值较低,因此企业难以接受。为了控制箱体的整体焊接变形,满足设计要求,必须采用焊接装置,才能保证箱体焊接后扭曲、凹陷、凸出等缺陷控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箱体变形的整体装置,该控制箱体变形的整体装置通过多种支撑结构的设置,能有效控制箱体的整体焊接变形,且成本极低,企业易于接受。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控制箱体变形的整体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矩形分布成方筒状,沿本体的截面边壁固定有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沿本体的截面矩形对角交叉固定有斜支撑。沿所述本体的截面外边沿固定有夹紧装置。沿本体的截面边壁还固定有第一调节支承和第二调节支承,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一调节支承、第二调节支承构成矩形的四条边。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相垂直,第一调节支承和第二调节支承相垂直。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均由千斤顶、上支撑杆、下支撑杆组成,千斤顶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于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端部。所述斜支撑由千斤顶、上支撑杆、下支撑杆组成,千斤顶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于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端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位于同一平面,第一调节支承和第二调节支承位于同一平面,第一支撑组件所在平面和第一调节支承所在平面均垂直于本体,且第一支撑组件所在平面和第一调节支承所在平面平行并不重合。所述本体的截面构成正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种支撑结构的设置,能有效控制箱体的整体焊接变形,且成本极低,企业易于接受,整体而言,通过采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就能控制箱体焊接的整体变形,完全满足设计和后续机械加工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向视图;图3是图1中斜支撑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向视图,为表示清楚,图中示出夹紧装置;图5是图1中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第一支撑组件,3-第二支撑组件,4-第一调节支承,5-第二调节支承,6-斜支撑,7-夹紧装置,8-千斤顶,9-上支撑杆,10-下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控制箱体变形的整体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呈矩形分布成方筒状,沿本体1的截面边壁固定有第一支撑组件2和第二支撑组件3,沿本体1的截面矩形对角交叉固定有斜支撑6。沿所述本体1的截面外边沿固定有夹紧装置7。沿本体1的截面边壁还固定有第一调节支承4和第二调节支承5,第一支撑组件2、第二支撑组件3、第一调节支承4、第二调节支承5构成矩形的四条边。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和第二支撑组件3相垂直,第一调节支承4和第二调节支承5相垂直。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和第二支撑组件3均由千斤顶8、上支撑杆9、下支撑杆10组成,千斤顶8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于上支撑杆9和下支撑杆10端部。所述斜支撑6由千斤顶8、上支撑杆9、下支撑杆10组成,千斤顶8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于上支撑杆9和下支撑杆10端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和第二支撑组件3位于同一平面,第一调节支承4和第二调节支承5位于同一平面,第一支撑组件2所在平面和第一调节支承4所在平面均垂直于本体1,且第一支撑组件2所在平面和第一调节支承4所在平面平行并不重合。所述本体1的截面构成正方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由本体、第一支撑组件2、第二支撑组件3、第一调节支承4、第二调节支承5、斜支承6组成内支撑,在箱体的全长上通过内支撑来支撑箱体。通过调节千斤顶8,实现内支撑在宽度及高度上的尺寸调节;通过调节斜支撑6中的千斤顶,防止整个装置的防扭曲变形。焊接时,内支撑有效控制箱体的整体变形,从而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箱体。本技术使用方法如下:a)由本体、支撑组件1、支撑组件2、调节支承1、调节支承2、斜支承组成内支撑;b)起重机操作工和地面工相互配合,将内支撑吊放在工作平台上,并使内支撑的大部分要伸出平台外,装入箱体;同时,用螺栓、螺母、压板将内支撑固定在工作平台上;c)起重机操作工和地面工相互配合,将装入箱体的内支撑一并吊入平台上;同时,取下固定内支撑所用的螺母、螺栓、压板等;d)用夹紧装置对内支撑和箱体进行相对固定;e)通过对内支撑进行翻转,实现四周焊接;f)焊接完工后,取下夹紧装置;g)起重机操作工和地面工相互配合,将内支撑的大部分要伸出平台外,同时用螺栓、螺母、压板将内支撑固定在工作平台上,取下箱体;h)起重机操作工和地面工相互配合,将内支撑吊放在工作平台上,同时取下固定内支撑所用的螺母、螺栓、压板等;i)需焊接下一件箱体时,重复b)~h)的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箱体变形的整体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呈矩形分布成方筒状,沿本体(1)的截面边壁固定有第一支撑组件(2)和第二支撑组件(3),沿本体(1)的截面矩形对角交叉固定有斜支撑(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箱体变形的整体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呈矩形分布成方筒状,沿本体(1)的截面边壁固定有第一支撑组件(2)和第二支撑组件(3),沿本体(1)的截面矩形对角交叉固定有斜支撑(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箱体变形的整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本体(1)的截面外边沿固定有夹紧装置(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箱体变形的整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本体(1)的截面边壁还固定有第一调节支承(4)和第二调节支承(5),第一支撑组件(2)、第二支撑组件(3)、第一调节支承(4)、第二调节支承(5)构成矩形的四条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箱体变形的整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和第二支撑组件(3)相垂直,第一调节支承(4)和第二调节支承(5)相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箱体变形的整体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之贵戈军委姚君山王聂龙符书豪吴弟龙雷雅婷王庆合张书权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