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54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路识别装置,涉及线路识别技术领域,用于解决PLC电力线中的线路识别问题。所述线路识别装置包括手持部分、主机部分;所述主机部分中蓝牙模块连接于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分别连接一显示器和一多路选择及逻辑控制电路,所述多路选择及逻辑控制电路连接有一个以上的第一测量接口电路;所述手持部分中开关控制按键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分别连接显示器和第二测量接口电路,所述第二测量接口电路连接有两个检测头;所述第一测量接口电路通过待测的PLC电力线连接所述第二测量接口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测量接口电路解决了公共线连接问题,实现单人操作、测量方式简单、减少干扰、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A line ident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路识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线路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或者电线铺设过程中,电工师傅往往会因为电线繁多,混杂在一起,而无法分辨出对应的线序,工作过程导致要么接错线产生连接混乱,要么接线杂乱,现有技术中,对于处理接线中的线路识别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所以均存在有一定的缺陷;1)传统接线识别方法:需要电工师傅在连线阶段需要布一组接一组,根据每组内线的颜色不同可以直接区分线序,但这样的工作效率很低且重复劳动过多;2)使用万用表加对讲机,二人协同方式,这种方式优点可以准确识别线序、减少重复劳动,但该方法需要多次测量、校对、效率低、浪费人力、人员需要培训;3)使用一些电缆对线设备进行识别的方法,但是这些设备要么是简单的信号发生器,准确性不好,不易掌握,抗干扰性能低,要么是体积庞大、笨重,无法便捷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线路识别系装置的技术方案;该装置包括手持部分、主机部分;所述主机部分包括:一蓝牙模块连接于一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还连接有一显示器和一多路选择及逻辑控制电路,所述多路选择及逻辑控制电路连接有多个第一测量接口电路,每个所述第一测量接口电路都分别连接有一接线端口,并通过所述接线端口连接所述PLC电力线的线缆,交替发射带有序号的线路检测命令信号;所述手持部分包括:一开关控制按键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还连接有一显示器和一第二测量接口电路,所述第二测量接口电路连接有检测头,并通过所述检测头连接所述PLC电力线的线缆;所述手持部分通过所述PLC电力线的线缆连接所述主机部分。优选的,所述的线路识别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测量接口电路与所述第二测量接口电路结构相同,具体包括:一第一光电耦合器、一第二光电耦合器、一电源、多个二极管;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电路,输出端的第三引脚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输出端的第五引脚相连且有一节点,所述节点连接所述主检测头,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四脚连接一二极管的输入端,所述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头,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并联在所述二极管,所述第二光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优选的,所述的线路识别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包括:一发光二极管、一光敏二极管、一第一三极管、一第二三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光敏二极管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三引脚且有一第一节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且有一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四脚,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五脚且有一第三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且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节点与所第二节点还与所述光敏二极管相连,所述光敏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所述光敏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优选的,所述的线路识别装置,其中,所述主机部分中所述接线端口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接线端口具有序号并连接于一根所述PLC电力线,并与所述线路检测命令信号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的线路识别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测量接口电路的接地端连接至被测试的所述PLC电力线的屏蔽层或者钢芯;多个所述接电线端口的输出端分别对接被测试的所述PLC电力线。优选的,所述的线路识别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头包括主检测头和副检测头,所述主检测头连接所述第二测量接口电路的正极,所述副检测头连接所述第二测量接口电路的负极;所述主检测头和所述副检测头分别连接任意一根所述PLC电力线的线路,并接收线路检测命令信号。优选的,所述的线路识别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测量接口电路的接地端连接至需要识别的所述PLC电力线的屏蔽层或者钢芯;所述主检测头和所述副检测头分别对接需要识别的所述的PLC电力线。优选的,所述的线路识别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测量接口电路通过所述PLC电力线与所述第二测量接口电路相连,并构成一封闭回路,所述线路检测命令信号通过所述封闭回路进行传递。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利用双向馈电电路进行检测,无需公共线;2)利用被测线路进行异步通信,并进行编码校验,排除误码,强抗干扰;3)线路标号直接显示,防误操作;4)测量方式多样化,适应多种测量场合;5)整机低功耗设计,最大限度地增加工作时间;6)采用载波通信模式,确保施工人员安全;7)小型手持仪器,单人、单手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主机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测量接口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手持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在现有的线路识别技术中,普通家庭电工师傅通过一组一组的布线方法,利用不同线缆颜色的不同,实现线序的识别,电业局的电缆调配方式主要采用手工调配,所述方法中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普通电工师傅使用的方法耗时且耗力,电业局使用的方法,环境要求严格、操作复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线路识别装置,包括手持部分、主机部分,手持机需要在主机的协同下完成对线工作。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机部分包括:蓝牙模块连接于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包括MCU(微控制单元)和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连接有多路选择及逻辑控制电路单元,所述多路选择及逻辑控制电路连接单元有多个测量接口电路,每个所述测量接口电路都分别连接有一接线端口,并通过所述接线端口连接所述PLC电力线的线缆,交替发射带有特定序号的线路检测命令信号。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主机部分各单元的具体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上述蓝牙模块通过MCU上的串行接口连接MCU,MCU上的A引脚和R引脚分别与CPLD上的A引脚和R引脚相连,MCU上的INT接口连接CPLD上的INT引脚,MCU上的RX串行接口和TX串行接口分别与CPLD上的RX串行接口和TX串行接口相连;MCU的3v电源输入接口与上述逻辑控制电路单元的电源输入接口连接,上述供电电源的3v输出接口连接在该条接线上,CPLD的3V电源输入接口也连接在该条接线上;MCU的接地端与逻辑控制电路的接地端相连,供电电源的一个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路识别装置,用于对PLC电力线的线路故障进行识别过程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分、主机部分;/n所述主机部分包括:一蓝牙模块连接于一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还连接有一显示器和一多路选择及逻辑控制电路,所述多路选择及逻辑控制电路连接有多个第一测量接口电路,每个所述第一测量接口电路都分别连接有一接线端口,并通过所述接线端口连接所述PLC电力线的线缆,交替发射带有序号的线路检测命令信号;/n所述手持部分包括:一开关控制按键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还连接有一显示器和一第二测量接口电路,所述第二测量接口电路连接有检测头,并通过所述检测头连接所述PLC电力线的线缆;/n所述手持部分通过所述PLC电力线的线缆连接所述主机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识别装置,用于对PLC电力线的线路故障进行识别过程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分、主机部分;
所述主机部分包括:一蓝牙模块连接于一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还连接有一显示器和一多路选择及逻辑控制电路,所述多路选择及逻辑控制电路连接有多个第一测量接口电路,每个所述第一测量接口电路都分别连接有一接线端口,并通过所述接线端口连接所述PLC电力线的线缆,交替发射带有序号的线路检测命令信号;
所述手持部分包括:一开关控制按键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还连接有一显示器和一第二测量接口电路,所述第二测量接口电路连接有检测头,并通过所述检测头连接所述PLC电力线的线缆;
所述手持部分通过所述PLC电力线的线缆连接所述主机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接口电路与所述第二测量接口电路结构相同,具体包括:一第一光电耦合器、一第二光电耦合器、一电源、多个二极管;
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的第三引脚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输出端的第五引脚相连且有一节点,所述节点连接所述检测头,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四脚连接一二极管的输入端,所述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头,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并联在所述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包括:一发光二极管、一光敏二极管、一第一三极管、一第二三极管;
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光敏二极管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三引脚且有一第一节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蕊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