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无线网络的配电网断线故障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网断线故障识别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配电网断线故障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供配电网大都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的配电网,即负荷上端节点和负荷下端节点间仅经ABC三相线电连接;这种配电网虽有着成本低廉、配电可靠性高之优点,却也存在着ABC三相线为架空线路时,若发生断线难以实时判定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如正在使用的一种架空线路雷击断线报警装置。它由依次电连接的电流检测单元、控制单元、触发电路和报警单元组成;监测时,控制单元由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架空线路上的输送电流值,判定其大于或等于预设接地故障电流时,生成触发信号启动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息。这种断线报警装置虽可用作对断线的监测,却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架空线路上输送电流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短时的过电流时常发生,致使其识别的准确度不高,极易发生误判;其次,不能识别是ABC三相线的断线,还是三相不平衡,或是高阻抗接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配电网断线故障识别装置,包括负荷上端节点(1)和负荷下端节点(10),以及连接两者的三相线(ABC),其特征在于:/n所述负荷上端节点(1)与三相线(ABC)间电连接有负荷上端节点三相电压传感器(2)和负荷上端节点三相电流传感器(3),所述负荷上端节点三相电压传感器(2)和负荷上端节点三相电流传感器(3)的二次侧均与负荷上端节点无线网络通讯模块(4)的输入端电连接;/n所述负荷下端节点(10)与三相线(ABC)间电连接有负荷下端节点三相电压传感器(7)和负荷下端节点三相电流传感器(8),所述负荷下端节点三相电压传感器(7)和负荷下端节点三相电流传感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配电网断线故障识别装置,包括负荷上端节点(1)和负荷下端节点(10),以及连接两者的三相线(ABC),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荷上端节点(1)与三相线(ABC)间电连接有负荷上端节点三相电压传感器(2)和负荷上端节点三相电流传感器(3),所述负荷上端节点三相电压传感器(2)和负荷上端节点三相电流传感器(3)的二次侧均与负荷上端节点无线网络通讯模块(4)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负荷下端节点(10)与三相线(ABC)间电连接有负荷下端节点三相电压传感器(7)和负荷下端节点三相电流传感器(8),所述负荷下端节点三相电压传感器(7)和负荷下端节点三相电流传感器(8)的二次侧均与负荷下端节点无线网络通讯模块(9)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负荷上端节点无线网络通讯模块(4)和负荷下端节点无线网络通讯模块(9)的输出端均与云服务器(11)无线电连接,该云服务器(11)包含:
用于由负荷上端节点无线网络通讯模块(4)和负荷下端节点无线网络通讯模块(9)输出的负荷上端节点等效三相电容(Ca1,Cb1,Cc1)、负荷下端节点等效三相电容(Ca2,Cb2,Cc2)、负荷上端节点相电压(Ua1,Ub1,Uc1)、负荷上端节点相电流(Ia1,Ib1,Ic1)、负荷下端节点相电压(Ua2,Ub2,Uc2)和负荷下端节点相电流(Ia2,Ib2,Ic2),经比较后判定三相线(ABC)是否为一相或两相或三相断线的程序模块,其中,比较判定的依据分别为:
若负荷上端节点零序电压(3U1)和负荷下端节点零序电压(3U2)均大于配电网系统零序电压最大值的5%以上,负荷上端节点相电压(Ua1,Ub1,Uc1)中有大于配电网系统常态下的相电压,且负荷上端节点相电流(Ia1,Ib1,Ic1)中的某相或某两相或三相电流远大于负荷下端节点相电流(Ia2,Ib2,Ic2)中的相应相电流,负荷下端节点相电流(Ia2,Ib2,Ic2)中的相应相电流小于负荷下端节点三相电流传感器(8)一次侧1A电流以内时,则为负荷上端节点接地的断线,
若负荷上端节点零序电压(3U1)和负荷下端节点零序电压(3U2)均大于配电网系统零序电压最大值的5%以上,负荷上端节点相电压(Ua1,Ub1,Uc1)中有大于配电网系统常态下的相电压,且负荷上端节点相电流(Ia1,Ib1,Ic1)中的某相或某两相或三相电流远小于负荷下端节点相电流(Ia2,Ib2,Ic2)中的相应相电流,负荷上端节点相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骏,刘健,余银钢,李磊,张志华,洪新春,吴喜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一天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