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皮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444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设备使用面积的立式皮膜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用于承载镀膜液给钢线上树脂膜的镀膜池,设于镀膜池前端的用于将钢线输送至镀膜池内上膜的钢线输入轮以及设于镀膜池后端用于将上模后的钢线输出的钢线输出轮,所述机架上位于钢线输入轮的前方设置有可转动的理线轮,所述理线轮的前方设置有将线筒上卷曲的钢线调直并过渡于理线轮上的调直装置。

Vertical film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皮膜机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涉及立式皮膜机。
技术介绍
钢线加工通常是借助外力与拉丝模具对钢线进行拉拔以此来改变钢线的形状与尺寸,为提高生产效率,工厂所使用的机器的功率高,拉拔速度快,为避免高速加工的情况下钢线与模具之间的磨损加剧,使钢线产生裂纹甚至断丝,所以会在拉丝工序之前对钢线表面镀上树脂膜,在为钢线镀膜前还有一道工序——放线。在钢线加工中,放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序,放线架的产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乱丝绞线的现象,并能为后续镀膜工序输送平直的钢线,为镀膜提供便利。放线与镀膜是相邻的两个工序,也是独立的两个机台,这不仅对设备使用的占地面积要求高,还延长了钢线的输送行程,延长了生产加工的时间,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并且增加了设备的制造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设备使用面积的立式皮膜机。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立式皮膜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用于承载镀膜液给钢线上树脂膜的镀膜池,设于镀膜池前端的用于将钢线输送至镀膜池内上膜的钢线输入轮以及设于镀膜池后端用于将上模后的钢线输出的钢线输出轮,所述机架上位于钢线输入轮的前方设置有可转动的理线轮,所述理线轮的前方设置有将线筒上卷曲的钢线调直并过渡于理线轮上的调直装置。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调直装置为调直器,所述调直器的下端部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型线筒,所述调直器的上端部设置有平直的出线通道,所述出线通道的出线方向与理线轮进线方向相同。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镀膜池内可转动设置有镀膜轮。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进线调直筒,所述进线调直筒位于所述钢线输入轮与镀膜轮之间,所述进线调直筒内设置有进线调直通道,所述进线调直通道的进线方向与所述钢线输入轮的出线方向一致,所述进线调直通道的出线方向与所述镀膜轮的进线方向一致。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滤筒,所述滤筒内设置有可去除镀膜后钢线上多余膜液的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的进线方向与所述镀膜轮的出线方向一致,所述过滤通道的出线方向与所述钢线输出轮的进线方向一致。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镀膜池上位于所述镀膜轮上方设置有防止杂质进入镀膜池污染镀膜液的防尘盖板,所述防尘盖板上位于所述镀膜轮的进线方向开设有进线口,位于所述镀膜轮的出线方向开设有出线口。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放线工序所需使用的理线轮直接设于本机架上位于镀膜工序的钢线输入轮之前,使钢线从线筒上放出后可直接于同一机架上完成放线与镀膜工序,缩短了钢线的输送行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是:本技术于理线轮之前设置了调直器,所述调直器可使线筒上放出的卷曲的钢线通过下端部的喇叭型线筒缓冲其卷曲度,并最终通过上端部的出线通道将其调直,使钢线能平直的进入理线轮,避免了绞丝乱线。进一步的是:本技术于钢线输入轮与镀膜轮之间设置了进线调直筒,进线调直筒内设置有进线调直通道,进线调直通道的进线方向与钢线输入轮的出线方向一致,进线调直通道的出线方向与镀膜轮的进线方向一致,保证了钢线在钢线输入轮之间镀膜轮行进时的平直,避免了因钢线卷曲或绞丝乱线而影响钢线镀膜的质量。进一步的是:本技术于镀膜轮与钢线输出轮之间设置滤筒,滤筒内设置有过滤通道,镀膜后钢线上多余的镀膜液不会四处飞溅影响环境,而是附着在过滤通道内壁上然后受重力影响,滑落回镀膜池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式皮膜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调直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所揭示的是立式皮膜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依流水线设置有将线筒上卷曲的钢线调直的调直器2、理线轮3、钢线输入轮4、进线调直筒5、用于承载镀膜液给钢线上树脂膜的镀膜池6、滤筒7、钢线输出轮8。所述调直器2固定设于所述机架1上端部,所述调直器2的下端部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型线筒21,所述调直器2的上端部设置有平直的出线通道22,所述出线通道22的出线方向与理线轮3进线方向相同,所述理线轮3通过转轴与安装座可转动设于所述机架1上端部,所述机架1上端部还设置有钢线输入轮4和钢线输出轮8,所述钢线输入轮4和钢线输出轮8的下方位于机架1的下端部设置有镀膜池6,所述镀膜池6内通过转轴设置有可转动的镀膜轮61,所述镀膜池6上位于所述镀膜轮61上方设置有防止杂质进入镀膜池6污染镀膜液的防尘盖板62,所述防尘盖板62上位于所述镀膜轮61的进线方向开设有进线口63,位于所述镀膜轮61的出线方向开设有出线口64,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进线调直筒5,所述进线调直筒5位于所述钢线输入轮4与镀膜轮61之间,所述进线调直筒5内设置有进线调直通道51,所述进线调直通道51的进线方向与所述钢线输入轮4的出线方向一致,所述进线调直通道51的出线方向与所述镀膜轮61的进线方向一致,所述机架1上还固定设置有滤筒7,所述滤筒7内设置有可去除镀膜后钢线上多余膜液的过滤通道71,所述过滤通道71的进线方向与所述镀膜轮61的出线方向一致,所述过滤通道71的出线方向与所述钢线输出轮8的进线方向一致。工作原理:钢线从线筒上放出时是卷曲的,由于调直器2位于机架1上端部,故钢线从线筒上螺旋向上进入调直器2下端部的喇叭型线筒21,钢线碰触线筒内壁,由于线筒为上小下大,故钢线的卷曲度由于空间的减小而受到径向限制,经过喇叭型线筒21,钢线进入出线通道22,被调直后绕上理线轮3,绕经理线轮3与钢线输入轮4后钢线进入进线调直筒5内的进线调直通道51,此时钢线由于空间限制只能保持竖直向下,钢线从进线调直通道51输出后通过防尘盖版上的进线口63进入镀膜池6并绕经镀膜轮61后从防尘盖板62的出线口64输出,此期间钢线会在镀膜池6内受到膜液浸泡并完成镀膜,从防尘盖板62的出线口64输出后钢线进入滤筒7,并穿过滤筒7内的过滤通道71后由钢线输出轮8输出至下一加工工序,钢线由于收到镀膜轮61和钢线输出轮8对其施加的力,会导致钢线上多余的膜液不会自由下落而是向四周飞溅,但由于其处于过滤通道71内,故膜液只会附着与过滤通道71的内壁然后受重力影响,滑落回镀膜池6内,避免了膜液污染周围环境。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立式皮膜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用于承载镀膜液给钢线上树脂膜的镀膜池,设于镀膜池前端的用于将钢线输送至镀膜池内上膜的钢线输入轮以及设于镀膜池后端用于将上模后的钢线输出的钢线输出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位于钢线输入轮的前方设置有可转动的理线轮,所述理线轮的前方设置有将线筒上卷曲的钢线调直并过渡于理线轮上的调直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立式皮膜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用于承载镀膜液给钢线上树脂膜的镀膜池,设于镀膜池前端的用于将钢线输送至镀膜池内上膜的钢线输入轮以及设于镀膜池后端用于将上模后的钢线输出的钢线输出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位于钢线输入轮的前方设置有可转动的理线轮,所述理线轮的前方设置有将线筒上卷曲的钢线调直并过渡于理线轮上的调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皮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直装置为调直器,所述调直器的下端部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型线筒,所述调直器的上端部设置有平直的出线通道,所述出线通道的出线方向与理线轮进线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皮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池内可转动设置有镀膜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皮膜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哲魏子能
申请(专利权)人:东进不锈钢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