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64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延长钢线收卷进程且可提高收线效率的收线架,包括用于收卷线芯的收线辊,所述收线辊包括由数个支撑杆围合成笼状的线筒和底座,所述线筒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线筒的上方设有可转动的绕线盘,所述绕线盘的前方设置有用于将上一工序的钢线过渡到绕线盘上的导线输入轮,所述绕线盘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将绕线盘上的钢线引入线筒上的导线输出轮,所述导线输入轮与所述导线输出轮均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绕线盘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绕线盘与线筒之间设有传动杆。

Take up st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线架
本技术涉及金属丝线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收线架。
技术介绍
传统的收线装置是通过转轴带动绕线装置转动从而达到收线目的,这种收线方式收线效果差,线芯容易滑出线圈,且不适合较大直径线芯,适用范围小;且传统的收线装置,线芯不易从绕线装置上取出,操作不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号CN204280904U公开了一种收线机用线芯收线架,其包括内架以及与其配合的外架,所述内架包括设于上部的一线芯滑落部,设于下部的底座,以及连接该线芯滑落部和底座的支撑部,其中,所述线芯滑落部与支撑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底座与支撑部为可拆卸连接。该收线架虽然能适应快速收线,能满足各种直径的线芯绕线需求,且能方便快速的将线取出,但还存在如下不足:对于线芯的收卷仍旧依靠转轴转动所对线芯作用的拉力,所产生的线圈受轴转速影响大,转速变化可能导致线圈收卷不均匀;且在线芯缠绕至内架上之前没有过渡,收线行程短,在钢线收卷过程中出现问题工人无法及时做出修正。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延长钢线收卷进程且可提高收线效率的收线架。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收线架,包括用于收卷线芯的收线辊,所述收线辊包括由数个支撑杆围合成笼状的线筒和底座,所述线筒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线筒的上方设有可转动的绕线盘,所述绕线盘的前方设置有用于将上一工序的钢线过渡到绕线盘上的导线输入轮,所述绕线盘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将绕线盘上的钢线引入线筒上的导线输出轮,所述导线输入轮与所述导线输出轮均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绕线盘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绕线盘与线筒之间设有传动杆。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导线输入轮与所述导线输出轮之间设置有用于延长钢线绕线行程的过渡轮,所述过渡轮设于所述机架上。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导线输出轮与所述机架之间设置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安装杆的自由端上有连接环,所述导线输出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环内,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可使导线输出轮与连接环位置固定的第一限位螺栓。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传动杆包括外杆,所述外杆中空设置,所述外杆内设置有可内外滑移的内杆,所述内杆可滑移出外杆的一端与所述绕线盘固定连接,所述外杆远离所述绕线盘的一端插入所述线筒并与所述线筒的支撑杆相接触,所述内杆和所述外杆之间设有可使内杆在外杆内任意位置固定的限位装置。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杆自由端的限位块和开设于所述外杆周侧的导向槽,所述限位块的外周与所述导向槽的左、右两侧壁相互卡紧。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传动杆有两个且两个传动杆沿所述绕线盘中心轴线对称设置。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底盘,所述底盘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端面。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转盘上端面沿所述转盘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限位螺栓,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二限位螺栓固定于所述转盘。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收线辊外部围设有可开合的限位围栏。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使用驱动电机带动绕线盘转动从而达到从上一工序进线的目的,再通过绕线盘与过渡轮和导线输出轮的配合使钢线在进入限位围栏被收线辊收卷前便产生弧度,且由于绕线盘与过渡轮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所以钢线弯曲的弧度与直径也一致,收卷后的线圈大小均匀一致;钢线从上一加工工序通过导线输入轮绕至绕线盘上行进半圈后引出至过渡轮,再绕经过渡轮将钢线引回绕线盘后从导线输出轮引出,此时的钢线会自然滑落至限位围栏内再收卷质收线辊上,延长了钢线收卷的行程,更有益于钢线收卷工作。进一步的是:本技术在绕线盘与线筒之间设置传动杆,所述底座下设置有转盘,在绕线盘转动时可通过传动杆带动收线辊同步转动,所述转盘可辅助所述收线辊更加平稳的转动,有利于提高钢线收卷的质量。进一步的是:传动杆可伸缩设置,使本技术可使用不同高度的收线辊,扩大了使用范围。进一步的是:导线输出轮可相对于安装杆转动,即相对于绕线盘与收线辊可调节角度,使钢线输出角度更加灵活多变,可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收线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收线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线输出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收线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图2、图3,本技术实施例所揭示的是收线架,包括用于收卷线芯的收线辊3,所述收线辊3包括由数个支撑杆围合成笼状的线筒31和底座32,所述线筒31与所述底座32固定连接,所述线筒31的上方可转动设有绕线盘2,所述绕线盘2设于机架1上,所述绕线盘2的前方设置有用于将上一工序的钢线过渡到绕线盘2上的导线输入轮21,所述绕线盘2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将绕线盘2上的钢线引入线筒31上的导线输出轮22,所述导线输入轮21与所述导线输出轮22均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导线输入轮21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导线输入轮21与所述连接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导线输出轮22与所述机架1之间,所述导线输出轮22与所述机架1之间倾斜设置有安装杆221,所述安装杆2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架1,所述安装杆221的自由端上有连接环222,所述导线输出轮22靠近所述连接环222的一端设置有L型连接杆223,L型连接杆22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导线输出轮22,L型连接杆223的自由端穿过连接环222,所述导线输出轮22通过L型连接杆223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环222内,所述连接环222上设置有可使导线输出轮22与连接环222位置固定的第一限位螺栓224,所述导线输入轮21与所述导线输出轮22之间设置有用于延长钢线绕线行程的过渡轮23,所述过渡轮23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过渡轮23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过渡轮23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绕线盘2转动的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壳体固定设于所述机架1上端面,所述驱动电机4的转轴穿过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于所述绕线盘2上端面几何中心处,可控制所述驱动电机4启停的开关4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绕线盘2与线筒31之间设有两个传动杆,且两个传动杆沿所述绕线盘2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传动杆均包括中空设置的外杆5和可内外滑移于所述外杆5的内杆51,所述内杆51的自由端设有限位块52,所述外杆5的周侧设有导向槽53所述限位块52的外周与所述导向槽53的左、右两侧壁相互卡紧,使内杆51在自然使用时不易脱离与外杆5,并通过人力任意可调节内杆51与外杆5的相对位置,所述内杆51可滑移出外杆5的一端与所述绕线盘2固定连接,所述外杆5远离所述绕线盘2的一端插入所述线筒31并与所述线筒31的支撑杆相接触,所述内杆51与所述外杆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收线架,包括用于收卷线芯的收线辊,所述收线辊包括由数个支撑杆围合成笼状的线筒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筒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线筒的上方设有可转动的绕线盘,所述绕线盘的前方设置有用于将上一工序的钢线过渡到绕线盘上的导线输入轮,所述绕线盘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将绕线盘上的钢线引入线筒上的导线输出轮,所述导线输入轮与所述导线输出轮均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绕线盘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绕线盘与线筒之间设有传动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收线架,包括用于收卷线芯的收线辊,所述收线辊包括由数个支撑杆围合成笼状的线筒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筒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线筒的上方设有可转动的绕线盘,所述绕线盘的前方设置有用于将上一工序的钢线过渡到绕线盘上的导线输入轮,所述绕线盘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将绕线盘上的钢线引入线筒上的导线输出轮,所述导线输入轮与所述导线输出轮均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绕线盘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绕线盘与线筒之间设有传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输入轮与所述导线输出轮之间设置有用于延长钢线绕线行程的过渡轮,所述过渡轮设于所述机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输出轮与所述机架之间倾斜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安装杆的自由端上有连接环,所述导线输出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环内,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可使导线输出轮与连接环位置固定的第一限位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包括外杆,所述外杆中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哲魏子能
申请(专利权)人:东进不锈钢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