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464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其结构包括出线口、机体、转动轮、电缆挡板、支撑板、衔接轮、转轮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通过机体发动,来控制转动轮进行转动,从而对电缆进行收纳缠绕,在转动轮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外壳内转动轮转轴衔接杆进行转动,使其上的半齿轮跟随一起转动,与移动架相配合,带动移动架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使移动架左端的抽杆在抽液槽中抽动,产生压强经由单向通道将储液槽中的润滑液抽动到输送管上,最后运输到喷液管之中,对转动轮的转轴进行润滑,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使用转动的同时,能够持续对转动轮轴内部添加一定量的润滑油,以保证转动轮转动的流畅性。

A cable automatic w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属于电缆设备

技术介绍
电缆自动缠绕装置是为大型移动设备提供动力电源、控制电源或控制信号的电缆卷绕装置,它广泛应用于港口门座起重机、集装箱起重机、装船机、塔式起重机等类似工况的重型机械设备,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电缆缠绕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需要对其转动轮的轮轴添加润滑油,以保证设备转动的流畅性,现有添加方法往往只能够在转动轮轴连接处的外圈添加润滑油,导致轮轴内部不能够较好的进行添加,从而影响设备润滑持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电缆缠绕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需要对其转动轮的轮轴添加润滑油,以保证设备转动的流畅性,现有添加方法往往只能够在转动轮轴连接处的外圈添加润滑油,导致轮轴内部不能够较好的进行添加,从而影响设备润滑持久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其结构包括出线口、机体、转动轮、电缆挡板、支撑板、衔接轮、转轮连接块,所述出线口与、转动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机体的左端与支撑板的右端相焊接,所述转动轮与电缆挡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板的左端与衔接轮的右端相焊接,所述转轮连接块垂直焊接在衔接轮的左端上。进一步地,所述转轮连接块包括转动轮转轴衔接杆、输送管、半齿轮、移动架、抽液槽、单向通道、抽液管、储液槽、喷液管、外壳,所述转动轮转轴衔接杆与半齿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输送管的底端与喷液管的顶端相焊接,所述移动架与半齿轮相啮合,所述抽液槽的底端与抽液管的顶端相焊接,所述单向通道嵌入安装在抽液管上,所述储液槽的底端与外壳内的底端相焊接,所述半齿轮位于输送管的正下方,所述外壳垂直焊接在衔接轮的左端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轮嵌入安装在支撑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机体位于出线口的右方。进一步地,所述转轮连接块位于电缆挡板的左方。进一步地,所述出线口位于电缆挡板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抽液槽为长方体空槽结构,其上下两端均设有两个通孔用作通气。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通过机体发动,来控制转动轮进行转动,从而对电缆进行收纳缠绕,在转动轮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外壳内转动轮转轴衔接杆进行转动,使其上的半齿轮跟随一起转动,与移动架相配合,带动移动架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使移动架左端的抽杆在抽液槽中抽动,产生压强经由单向通道将储液槽中的润滑液抽动到输送管上,最后运输到喷液管之中,对转动轮的转轴进行润滑,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使用转动的同时,能够持续对转动轮轴内部添加一定量的润滑油,以保证转动轮转动的流畅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轮连接块正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轮连接块左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图中:出线口-1、机体-2、转动轮-3、电缆挡板-4、支撑板-5、衔接轮-6、转轮连接块-7、转动轮转轴衔接杆-71、输送管-72、半齿轮-73、移动架-74、抽液槽-75、单向通道-76、抽液管-77、储液槽-78、喷液管-79、外壳-7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出线口1、机体2、转动轮3、电缆挡板4、支撑板5、衔接轮6、转轮连接块7,所述出线口1与、转动轮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机体2的左端与支撑板5的右端相焊接,所述转动轮3与电缆挡板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板5的左端与衔接轮6的右端相焊接,所述转轮连接块7垂直焊接在衔接轮6的左端上,所述转轮连接块7包括转动轮转轴衔接杆71、输送管72、半齿轮73、移动架74、抽液槽75、单向通道76、抽液管77、储液槽78、喷液管79、外壳710,所述转动轮转轴衔接杆71与半齿轮7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输送管72的底端与喷液管79的顶端相焊接,所述移动架74与半齿轮73相啮合,所述抽液槽75的底端与抽液管77的顶端相焊接,所述单向通道76嵌入安装在抽液管77上,所述储液槽78的底端与外壳710内的底端相焊接,所述半齿轮73位于输送管72的正下方,所述外壳710垂直焊接在衔接轮6的左端上,所述转动轮3嵌入安装在支撑板5上,所述机体2位于出线口1的右方,所述转轮连接块7位于电缆挡板4的左方,所述出线口1位于电缆挡板4的中部,所述抽液槽75为长方体空槽结构,其上下两端均设有两个通孔用作通气。例如:工作人员金师傅在使用设备的时候,通过机体2发动,来控制转动轮3进行转动,从而对电缆进行收纳缠绕,在转动轮3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外壳710内转动轮转轴衔接杆71进行转动,使其上的半齿轮73跟随一起转动,与移动架74相配合,带动移动架74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使移动架74左端的抽杆在抽液槽75中抽动,产生压强经由单向通道76将储液槽78中的润滑液抽动到输送管72上,最后运输到喷液管79之中,对转动轮的转轴进行润滑。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电缆缠绕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需要对其转动轮的轮轴添加润滑油,以保证设备转动的流畅性,现有添加方法往往只能够在转动轮轴连接处的外圈添加润滑油,导致轮轴内部不能够较好的进行添加,从而影响设备润滑持久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通过机体2发动,来控制转动轮3进行转动,从而对电缆进行收纳缠绕,在转动轮3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外壳710内转动轮转轴衔接杆71进行转动,使其上的半齿轮73跟随一起转动,与移动架74相配合,带动移动架74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使移动架74左端的抽杆在抽液槽75中抽动,产生压强经由单向通道76将储液槽78中的润滑液抽动到输送管72上,最后运输到喷液管79之中,对转动轮的转轴进行润滑,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使用转动的同时,能够持续对转动轮轴内部添加一定量的润滑油,以保证转动轮转动的流畅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其结构包括出线口(1)、机体(2)、转动轮(3)、电缆挡板(4)、支撑板(5)、衔接轮(6)、转轮连接块(7),其特征在于:/n所述出线口(1)与、转动轮(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机体(2)的左端与支撑板(5)的右端相焊接,所述转动轮(3)与电缆挡板(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板(5)的左端与衔接轮(6)的右端相焊接,所述转轮连接块(7)垂直焊接在衔接轮(6)的左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其结构包括出线口(1)、机体(2)、转动轮(3)、电缆挡板(4)、支撑板(5)、衔接轮(6)、转轮连接块(7),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线口(1)与、转动轮(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机体(2)的左端与支撑板(5)的右端相焊接,所述转动轮(3)与电缆挡板(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板(5)的左端与衔接轮(6)的右端相焊接,所述转轮连接块(7)垂直焊接在衔接轮(6)的左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连接块(7)包括转动轮转轴衔接杆(71)、输送管(72)、半齿轮(73)、移动架(74)、抽液槽(75)、单向通道(76)、抽液管(77)、储液槽(78)、喷液管(79)、外壳(710),所述转动轮转轴衔接杆(71)与半齿轮(7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输送管(72)的底端与喷液管(79)的顶端相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雅芬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金强信邦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