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376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板,若干所述固定板呈十字形均匀的布置在中心轴上,若干所述固定板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侧连接有若干微型强力弹簧,若干所述微型强力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电缆芯,所述固定套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连接有防潮套,所述防潮套连接有编织网隔层,所述编织网隔层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表面连接有若干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顶部连接有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连接有耐磨套。套。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现有的电缆在使用时缺少抗压效果,容易使电缆受到挤压后把表面磨破,漏出内部的电缆芯,容易导致导线断芯,从而影响信号和电力传输,并且现有的电缆芯在电缆内不够固定,在使用时容易使电缆芯滑动,印象使用,并且现有的电缆容易受潮、隔热性差、容易变形和缺少阻燃等效果,从而使得对电缆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板,若干所述固定板呈十字形均匀的布置在中心轴上,若干所述固定板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侧连接有若干微型强力弹簧,若干所述微型强力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电缆芯,所述固定套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连接有防潮套,所述防潮套连接有编织网隔层,所述编织网隔层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表面连接有若干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顶部连接有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连接有耐磨套。
[0006]进一步限定,所述耐磨套表面涂有防水涂层,所述耐磨套的厚度为1~3mm。这样的结构设计使耐磨套具有防水且更加耐用。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阻燃层的厚度为4~7mm。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阻燃效果更佳。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柱为抗压缓冲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均匀的布置在缓冲层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受力更均匀,抗压效果更好。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编织网隔层为纤维玻璃层。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编织网隔层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卡座为聚烯烃材料制作而成。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卡座成型方便,并且相对密度小、耐化学药品性、耐水性好;良好的机械强度、电绝缘性等特点。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防潮套内设有干燥腔,所述干燥腔内添加有硅胶干燥剂。这样的结构设计增加干燥的效果。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中心轴为硬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对电缆芯进行挤压时,使电缆芯不会受到来自中心轴的损伤。
[001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将铜单丝拉制、退火,获得导体线,并将5~15根导体线通过束绞方式合成导体束,采用质量份数为65~85份自然交联聚乙烯粒料、5~10份颜色不同的色母料作为原料,分别经过高速混合器混合均匀后,经过单螺旋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在自然条件下在导体束外周进行交联,形成若干组电缆芯;
[0015]S2:然后将得到的电缆芯放入到卡座上的凹槽内,并通过微型强力弹簧的按压,使得卡座对电缆芯挤压固定;
[0016]S3:将聚氯乙烯、异戊橡胶、凡士林、硼酸锌、丙二酸二乙酯、乙二胺、亚油酸和改性膨润土进行混炼、然后挤出成型以制得隔热层,然后将隔热层包覆在固定套的表面;
[0017]S4:将天然橡胶、聚氯乙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羟甲基淀粉、膨润土、纳米二氧化钛、硅油、硫磺和防潮添加剂混炼,然后包覆于隔热层的外部形成防潮套;
[0018]S5:在S4所述防潮套外表面包覆编织网隔层;
[0019]S6:在S5所述编织网隔层的表面涂上强力粘贴胶并与缓冲层相连接,然后在缓冲层粘贴上支撑柱,最后在支撑柱的表面套上金属屏蔽层;
[0020]S7:按重量份将5~20份顺丁橡胶、1~5份丙烯酸酯橡胶、15~30份氯醚橡胶、5~25份聚氨酯橡胶混炼5~7min;加入5~10份改性生石灰、3~5份古马隆树脂、15~25份粘土、10~30份硫酸钡、0.5~1.5份纳米高岭土、5~20份空心微球、1~5份氧化锆、0.5~3.5份微晶纤维素、1~2份六甲氧甲基三聚氰胺树脂、1~2份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1~2份正丁基黄原酸锌混炼均匀后排料,混炼温度为120~135℃;加入3份防老剂A、1.5~3份防老剂CPPD、0.1~1份防老剂4010NA、1~2份石蜡油、0.5~2份油膏、0.5~1份油酸丁酯混合均匀后,加入1~2份1,1~双(叔丁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42份氢氧化镁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68~180℃,硫化时间为2~4min,出料冷却得到绝缘层(14),并将绝缘层包裹在金属屏蔽层上;
[0021]S8:称取质量份数为80~90份低烟无卤高阻燃可交联聚烯烃、15~20份纳米碳纤维、5~10份纳米石墨烯纤维以及2~6份其他加工助剂的原料,经过高速混合机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后的混合料,投入单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在绝缘层的外侧进行包覆阻燃层;
[0022]S9:用90挤塑机组在蒸汽压力1.0MPa的环境下,将丁腈聚氯乙烯复合物热塑性弹性体均匀的挤包在阻燃层上形成耐磨套,要求耐磨套标称厚度为1.3mm,最薄点厚度不能小于0.94mm,耐磨套完全成套后,将耐磨套完全包裹,耐磨套应连续均匀,表面光滑平整,无破洞、裂纹、气泡等不良现象,完成成品电缆制造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卡座,将电缆芯放入到卡座上的凹槽内,并通过微型强力弹簧的按压,使得卡座对电缆芯挤压固定防止电缆芯滑动,通过设置的支撑柱和缓冲层,使得对耐磨套受到的压力进行减压,防止耐磨套受到挤压后把表面磨破,漏出内部的电缆芯,通过隔热层、防潮套、金属屏蔽层和阻燃层,对电缆芯起到保护的效果,使得提高阻燃能力,而且还提高了绝缘性能和抗压效果,还具有耐高温隔热的特性,并且通过耐磨套使电缆主体更加耐用,进一步的提高了抗压效果,从而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4]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9]电缆主体1、中心轴2、固定板3、固定套4、微型强力弹簧5、卡座6、电缆芯7、隔热层8、防潮套9、编织网隔层10、缓冲层11、支撑柱12、金属屏蔽层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主体(1)包括中心轴(2),所述中心轴(2)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板(3),若干所述固定板(3)呈十字形均匀的布置在中心轴(2)上,若干所述固定板(3)套设有固定套(4),所述固定套(4)内侧连接有若干微型强力弹簧(5),若干所述微型强力弹簧(5)的自由端连接有卡座(6),所述卡座(6)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电缆芯(7),所述固定套(4)连接有隔热层(8),所述隔热层(8)连接有防潮套(9),所述防潮套(9)连接有编织网隔层(10),所述编织网隔层(10)连接有缓冲层(11),所述缓冲层(11)表面连接有若干支撑柱(12),若干所述支撑柱(12)顶部连接有金属屏蔽层(13),所述金属屏蔽层(13)连接有绝缘层(14),所述绝缘层(14)连接有阻燃层(15),所述阻燃层(15)连接有耐磨套(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套(16)表面涂有防水涂层,所述耐磨套(16)的厚度为1~3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15)的厚度为4~7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为抗压缓冲支撑柱(12),若干所述支撑柱(12)均匀的布置在缓冲层(1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网隔层(10)为纤维玻璃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6)为聚烯烃材料制作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套(9)内设有干燥腔,所述干燥腔内添加有硅胶干燥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2)为硬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铜单丝拉制、退火,获得导体线,并将5~15根导体线通过束绞方式合成导体束,采用质量份数为65~85份自然交联聚乙烯粒料、5~10份颜色不同的色母料作为原料,分别经过高速混合器混合均匀后,经过单螺旋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在自然条件下在导体束外周进行交联,形成若干组电缆芯(7);S2:然后将得到的电缆芯(7)放入到卡座(6)上的凹槽内,并通过微型强力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豫邵帅马正虎陈冬杨超军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金强信邦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