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车间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134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车间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反应釜以及反应釜顶部设置的反应釜入孔和出气口,所述反应釜的一侧放置有乳化釜和冷凝器,所述反应釜通过出气口顶部安装的出气管与乳化釜和冷凝器的内部连通,所述冷凝器远离反应釜的一侧放置有冷凝箱,所述反应釜通过反应釜入孔顶部安装的主气管与冷凝箱的内部连通,所述乳化釜和冷凝器通过副气管与主气管的内部连通,所述冷凝箱远离冷凝器的一侧放置有水喷淋吸收塔,所述冷凝箱通过连接管与水喷淋吸收塔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有组织和无组织的挥发性气体的收集效率,逐步减少了废弃的无组织排放,减少了废气挥发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危害,保护了环境。

A tail gas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device in synthesis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车间尾气收集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合成车间尾气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技术中,合成车间有组织无组织尾气收集是通过冷凝器装置的管道吸入废气处理装置,它仅仅收集到反应釜冷凝器挥发的少量尾气,收集效率很低,并且在反应釜入孔打开时,会有大量无组织的挥发性废气被排出,废气挥发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危害很大,且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合成车间尾气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在现有的技术中,合成车间有组织无组织尾气收集是通过冷凝器装置的管道吸入废气处理装置,它仅仅收集到反应釜冷凝器挥发的少量尾气,收集效率很低,并且在反应釜入孔打开时,会有大量无组织的挥发性废气被排出,废气挥发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危害很大,且对空气造成了污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成车间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反应釜以及反应釜顶部设置的反应釜入孔和出气口,所述反应釜的一侧放置有乳化釜和冷凝器,所述反应釜通过出气口顶部安装的出气管与乳化釜和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车间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反应釜(1)以及反应釜(1)顶部设置的反应釜入孔(13)和出气口(4),所述反应釜(1)的一侧放置有乳化釜(5)和冷凝器(6),所述反应釜(1)通过出气口(4)顶部安装的出气管与乳化釜(5)和冷凝器(6)的内部连通,所述冷凝器(6)远离反应釜(1)的一侧放置有冷凝箱(7),所述反应釜(1)通过反应釜入孔(13)顶部安装的主气管与冷凝箱(7)的内部连通,所述乳化釜(5)和冷凝器(6)通过副气管与主气管的内部连通,所述冷凝箱(7)远离冷凝器(6)的一侧放置有水喷淋吸收塔(8),所述冷凝箱(7)通过连接管与水喷淋吸收塔(8)的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入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车间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反应釜(1)以及反应釜(1)顶部设置的反应釜入孔(13)和出气口(4),所述反应釜(1)的一侧放置有乳化釜(5)和冷凝器(6),所述反应釜(1)通过出气口(4)顶部安装的出气管与乳化釜(5)和冷凝器(6)的内部连通,所述冷凝器(6)远离反应釜(1)的一侧放置有冷凝箱(7),所述反应釜(1)通过反应釜入孔(13)顶部安装的主气管与冷凝箱(7)的内部连通,所述乳化釜(5)和冷凝器(6)通过副气管与主气管的内部连通,所述冷凝箱(7)远离冷凝器(6)的一侧放置有水喷淋吸收塔(8),所述冷凝箱(7)通过连接管与水喷淋吸收塔(8)的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入孔(1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盖板(10),所述盖板(10)与主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入孔(13)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5)和通口(12),所述滑槽(15)通过通口(12)与反应釜(1)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车间尾气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内贯穿开设有供主气管穿过的通孔,所述主气管通过通孔与通口(12)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圣吉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萨斯新型肥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