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炉屏蔽层快冷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12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炉屏蔽层快冷风口,涉及真空炉屏蔽层术领域,包括真空炉及设置在真空炉中的屏蔽层,屏蔽层为圆柱形桶状结构,屏蔽层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中均嵌设有用于封堵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屏蔽门,屏蔽门截面呈凸字型,屏蔽门活动设置在屏蔽层上,屏蔽门背离屏蔽层内部一侧上活动设置有驱动组件,真空炉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屏蔽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使用便捷、适用性强、密封性强、有效保证真空炉内整体温度均匀的一种真空炉屏蔽层快冷风口。

A kind of quick cooling tuyere for shield layer of vacuum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炉屏蔽层快冷风口
本技术涉及真空炉屏蔽层术领域,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真空炉屏蔽层快冷风口。
技术介绍
真空炉,即在炉腔这一特定空间内利用真空系统(由真空泵、真空测量装置、真空阀门等元件经过精心组装而成)将炉腔内部分物质排出,使炉腔内压强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炉腔内空间从而实现真空状态。真空炉快速冷却时,冷风沿着侧面屏蔽层的孔洞进入炉体内部,对工件进行冷却,但是这些屏蔽层的孔洞在炉体加热时,会影响炉体整体的温度均匀性,同时降低真空炉屏蔽层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炉屏蔽层快冷风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炉屏蔽层快冷风口,包括真空炉及设置在真空炉中的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为圆柱形桶状结构,所述屏蔽层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中均嵌设有用于封堵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屏蔽门,所述屏蔽门截面呈凸字型,所述屏蔽门活动设置在屏蔽层上,所述屏蔽门背离屏蔽层内部一侧上活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真空炉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屏蔽门的驱动装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屏蔽门包括封口凸块及密封挡壁,所述密封凸块凸起成型设置在密封挡壁上,所述封口凸块嵌设进进风口中或出风口中形成插接配合,所述密封挡壁与进风口或出风口周侧的屏蔽层紧密贴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屏蔽层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进风口及出风口靠近地面一侧,所述屏蔽门一端通过轴销铰接设置在安装座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杆及连杆,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气缸,所述固定杆为L型,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在屏蔽门上,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铰接固定在连杆一端,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设置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在屏蔽门上的固定位置设置正对安装座的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呈矩形状,所述连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销轴孔,所述销轴孔开设有若干个,且各所述销轴孔间隔设置在连杆上。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利用真空炉加热时,使用者可直接启动气缸使其伸长活塞杆,驱动屏蔽门绕销轴转动,使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闭合,实现屏蔽层的密封,保证屏蔽层使用时的整体密封性,有助于保证炉体内整体温度的均匀性;当真空炉使用完毕后,启动气缸使其收缩活塞杆,驱动屏蔽门背离屏蔽层,打开进气口和出气口,实现真空炉的通风降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剖面图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进风口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真空炉;2、屏蔽层;3、进风口;4、出风口;5、屏蔽门;51、密封挡壁;52、封口凸块;53、安装座;6、驱动组件;61、固定杆;62、连杆;621、销轴孔;7、驱动气缸;8、气缸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真空炉挂屏式屏蔽层,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参见附图1~2,一种真空炉屏蔽层快冷风口,包括真空炉1及设置在真空炉1中的屏蔽层2。屏蔽层2可为圆柱桶状结构,屏蔽层2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3及出风口4。进风口3和出风口4均为圆形口。进风口3正对出风口4设置,有利于真空炉1的通风降温。进风口3和出风口4中均嵌设有屏蔽门5,屏蔽门5分别嵌设在进风口3及出风口4中,实现对进风口3及出风口4的封堵。屏蔽门5活动设置在屏蔽层2上,屏蔽门5背离屏蔽层2内部一侧上活动设置有驱动组件6,真空炉1中固定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组件6驱动屏蔽门5开启或闭合。屏蔽门5截面呈凸字型结构。屏蔽门5包括封口凸起及密封挡壁51,密封挡壁51呈圆饼状结构,密封挡壁51靠近屏蔽层2一侧的中心位置凸起成型设置有封口凸块52。封口凸块52呈圆饼状,其半径小于密封挡壁51的半径,且封口凸块52与密封挡壁51的中心轴线共线。封口凸块52的半径等于进风口3或出风口4的半径,屏蔽门5关闭后,封口凸起嵌设固定在进风口3或出风口4中,形成插接配合,实现进风口3或出风口4的封堵。密封挡壁51与进风口3或出风口4周侧的屏蔽层2紧密贴合,实现二次封闭进风口3或出风口4,有助于保证进风口3或出风口4的密封性。屏蔽层2两端侧壁上均固定有安装座53,固定座设置在进风口3或出风口4靠近地面一侧的下方。固定座背离地面一侧上固定设置有安装轴孔,屏蔽门5通过销轴固定铰接设置在安装轴孔中,使用时,屏蔽门5通过绕销轴转动实现其关闭或闭合。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杆61及连杆62,驱动装置为驱动气缸7。真空炉1外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气缸固定座8,气缸水平固定在气缸固定座8上,且其活塞杆穿设真空炉1的壁体正对屏蔽层2设置。固定杆61为L型,且固定杆61较短的一端固定插设在屏蔽门5上,固定杆61设置在屏蔽门5背离屏蔽层2的一侧。固定杆61较长的一端上活动设置在连杆62的一端,固定杆61与连杆62通过固定销轴铰接连接。连杆62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驱动气缸7的活塞杆上,连杆62与活塞杆端部通过固定销轴铰接连接。固定杆61的固定位置正对安装座53的位置。连杆62呈矩形状,连杆6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销轴孔621,销轴孔621开设有四个,且四个销轴孔621间隔设置在连杆62上。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将固定杆61及驱动气缸7的活塞杆固定在不同的销轴孔621中个,从而改变屏蔽门5开合的大小,达到控制进风量的控制,有助于提高整个机器的适用范围。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实际使用中,在利用真空炉1加热时,使用者可直接启动气缸使其伸长活塞杆,驱动屏蔽门5绕销轴转动,使进风口3与出风口4的闭合,实现屏蔽层2的密封,保证屏蔽层2使用时的整体密封性;当真空炉1使用完毕后,启动气缸使其收缩活塞杆,驱动屏蔽门5背离屏蔽层2,打开进气口和出气口,实现真空炉1的通风降温。通过上述方式,既增强真空炉1使用时的保温效果,同时保证使用完毕后真空炉1的降温效果。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炉屏蔽层快冷风口,包括真空炉及设置在真空炉中的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为圆柱形桶状结构,所述屏蔽层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中均嵌设有用于封堵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屏蔽门,所述屏蔽门截面呈凸字型,所述屏蔽门活动设置在屏蔽层上,所述屏蔽门背离屏蔽层内部一侧上活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真空炉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屏蔽门的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炉屏蔽层快冷风口,包括真空炉及设置在真空炉中的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为圆柱形桶状结构,所述屏蔽层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中均嵌设有用于封堵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屏蔽门,所述屏蔽门截面呈凸字型,所述屏蔽门活动设置在屏蔽层上,所述屏蔽门背离屏蔽层内部一侧上活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真空炉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屏蔽门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炉屏蔽层快冷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门包括封口凸块及密封挡壁,所述密封凸块凸起成型设置在密封挡壁上,所述封口凸块嵌设进进风口中或出风口中形成插接配合,所述密封挡壁与进风口或出风口周侧的屏蔽层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炉屏蔽层快冷风口,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震叶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井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