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酵素发酵液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05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酵素发酵液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弧形移动轨道和搅拌爪;通过翻转轴将密封盖板掀开,将待加工的酵素发酵液加入搅拌罐中,推动电机带动移动块在弧形移动轨道上进行移动,弧形移动轨道为规则的8字形结构,两所述的移动块在上下两弧形轨道上相对运动,搅拌轴始终位于两不重合的垂直平面内,这样的结构使得搅拌罐形成两个搅拌旋涡,能够同时对搅拌罐上部的酵素发酵液和搅拌罐下部的酵素发酵液同时进行搅拌,且能够交替覆盖搅拌罐内所有的容纳空间,对酵素发酵液进行充分搅拌;搅拌轴在搅拌电机的带动下在移动过程中不断旋转,形成搅拌旋涡,弧形搅拌杆带动搅拌叶片能够最大限度接触酵素发酵液,在同一时间尽可能扩大搅拌范围。

A stirring device for ferment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酵素发酵液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酵素发酵液制备
,具体为一种酵素发酵液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酵素成分包含来自植物原料和微生物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和天然植物中的植物类功能性化学成分,以及发酵生成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多糖、肽类、多酚类、黄酮类、矿物元素和有机酸,GABA、SOD、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成分,各种益生菌,醇类、酯类、酶类以及外添加的低聚糖,酶、牛磺酸等功能性成分之故。通过发酵,原料组织受到微生物酶的作用而崩解,原料细胞中的功能性成分得以充分释放出来并发生小分子化而变得容易为人体吸收,有些酵素原料中有一些本身就是草本药材,经过发酵转化可进一步增加其功效,降低其副作用或产生具有抗癌、降血脂、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一些功能性物质例如有抗氧化作用的黄酮(黄酮类、异黄酮、皂苷等)通常以糖苷形态存在,因分子量大而人体难以吸收,只有经过肠道微生物作用后,糖基被水解而除去,苷元(配基)才易被人体吸收而发挥作用。酵素的在发酵之前需要将发酵原料、水和糖进行充分混合,传统的搅拌装置在搅拌时,底部容易沉淀,导致搅拌混合不均,发酵品质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酵素发酵液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酵素发酵液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弧形移动轨道和搅拌爪;所述搅拌罐顶端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翻转轴,翻转轴上安装密封盖板;所述搅拌罐内部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弧形移动轨道,弧形移动轨道上设置有对应的移动块,移动块一侧设置有推动电机;上端所述移动块下端面安装有搅拌电机,下端移动块上端面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顶端设置有搅拌爪;所述搅拌爪包括若干个弧形搅拌杆和搅拌叶片,搅拌轴顶端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弧形搅拌杆,弧形搅拌杆两侧设置有搅拌叶片。优选的,所述弧形移动轨道为规则的8字形结构,弧形移动轨道上中心位置有相互重叠的接合轨道。优选的,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连接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上设置有路径规划模块,路径规划模块连接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至推动电机。优选的,两所述的移动块在上下两弧形轨道上相对运动,搅拌轴始终位于两不重合的垂直平面内,搅拌轴之间设置有固定间距,固定间距大于搅拌爪的最大直径。优选的,所述弧形搅拌杆沿着固定座形成碗状结构,相邻的弧形搅拌杆之间设置有搅拌间隙,搅拌叶片的宽度小于搅拌间隙的二分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搅拌效果好,推动电机带动移动块在弧形移动轨道上进行移动,弧形移动轨道为规则的8字形结构,两所述的移动块在上下两弧形轨道上相对运动,搅拌轴始终位于两不重合的垂直平面内,这样的结构使得搅拌罐形成两个搅拌旋涡,能够同时对搅拌罐上部的酵素发酵液和搅拌罐下部的酵素发酵液同时进行搅拌,且能够交替覆盖搅拌罐内所有的容纳空间,对酵素发酵液进行充分搅拌;搅拌轴在搅拌电机的带动下在移动过程中不断旋转,形成搅拌旋涡,弧形搅拌杆带动搅拌叶片能够最大限度接触酵素发酵液,在同一时间尽可能扩大搅拌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弧形移动轨道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罐;2、进料口;3、翻转轴;4、密封盖板;5、弧形移动轨道;6、移动块;7、推动电机;8、搅拌电机;9、搅拌轴;10、搅拌爪;101、固定座;102、安装槽;103、弧形搅拌杆;104、搅拌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酵素发酵液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1、弧形移动轨道5和搅拌爪10;所述搅拌罐1顶端设置有进料口2,进料口2处设置有翻转轴3,翻转轴3上安装密封盖板4;所述搅拌罐1内部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弧形移动轨道5,弧形移动轨道5上设置有对应的移动块6,移动块6一侧设置有推动电机7;上端所述移动块6下端面安装有搅拌电机8,下端移动块6上端面安装有搅拌电机8;所述搅拌电机8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9,搅拌轴9顶端设置有搅拌爪10;所述搅拌爪10包括若干个弧形搅拌杆103和搅拌叶片104,搅拌轴9顶端设置有固定座101,固定座101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102;所述安装槽102内安装弧形搅拌杆103,弧形搅拌杆103两侧设置有搅拌叶片104。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移动轨道5为规则的8字形结构,弧形移动轨道5上中心位置有相互重叠的接合轨道。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6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连接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上设置有路径规划模块,路径规划模块连接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至推动电机7。进一步的,两所述的移动块6在上下两弧形轨道上相对运动,搅拌轴9始终位于两不重合的垂直平面内,搅拌轴9之间设置有固定间距,固定间距大于搅拌爪10的最大直径。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搅拌杆103沿着固定座101形成碗状结构,相邻的弧形搅拌杆103之间设置有搅拌间隙,搅拌叶片104的宽度小于搅拌间隙的二分之一。工作原理:搅拌罐1顶端设置有进料口2,进料口2处设置有翻转轴3,翻转轴3上安装密封盖板4,通过翻转3轴将密封盖板4掀开,将待加工的酵素发酵液加入搅拌罐1中,然后将密封盖板4重新关闭;所述搅拌罐1内部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弧形移动轨道5,弧形移动轨道5上设置有对应的移动块6,移动块6一侧设置有推动电机7;上端所述移动块6下端面安装有搅拌电机8,下端移动块6上端面安装有搅拌电机8;所述搅拌电机8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9,搅拌轴9顶端设置有搅拌爪10,推动电机7带动移动块6在弧形移动轨道5上进行移动,弧形移动轨道5为规则的8字形结构,两所述的移动块6在上下两弧形轨道上相对运动,搅拌轴9始终位于两不重合的垂直平面内,这样的结构使得搅拌罐1形成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酵素发酵液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1)、弧形移动轨道(5)和搅拌爪(10);所述搅拌罐(1)顶端设置有进料口(2),进料口(2)处设置有翻转轴(3),翻转轴(3)上安装密封盖板(4);所述搅拌罐(1)内部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弧形移动轨道(5),弧形移动轨道(5)上设置有对应的移动块(6),移动块(6)一侧设置有推动电机(7);上端所述移动块(6)下端面安装有搅拌电机(8),下端移动块(6)上端面安装有搅拌电机(8);所述搅拌电机(8)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9),搅拌轴(9)顶端设置有搅拌爪(10);所述搅拌爪(10)包括若干个弧形搅拌杆(103)和搅拌叶片(104),搅拌轴(9)顶端设置有固定座(101),固定座(101)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102);所述安装槽(102)内安装弧形搅拌杆(103),弧形搅拌杆(103)两侧设置有搅拌叶片(1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酵素发酵液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1)、弧形移动轨道(5)和搅拌爪(10);所述搅拌罐(1)顶端设置有进料口(2),进料口(2)处设置有翻转轴(3),翻转轴(3)上安装密封盖板(4);所述搅拌罐(1)内部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弧形移动轨道(5),弧形移动轨道(5)上设置有对应的移动块(6),移动块(6)一侧设置有推动电机(7);上端所述移动块(6)下端面安装有搅拌电机(8),下端移动块(6)上端面安装有搅拌电机(8);所述搅拌电机(8)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9),搅拌轴(9)顶端设置有搅拌爪(10);所述搅拌爪(10)包括若干个弧形搅拌杆(103)和搅拌叶片(104),搅拌轴(9)顶端设置有固定座(101),固定座(101)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102);所述安装槽(102)内安装弧形搅拌杆(103),弧形搅拌杆(103)两侧设置有搅拌叶片(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酵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铭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安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