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清阳专利>正文

办公椅扶手旋转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261 阅读:4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办公椅扶手旋转定位装置,该扶手有一外套筒,其内设一可转动的管座体,管座体内嵌入一上下位移的长条架,外套筒顶缘设有旋转结构,其特征是管座体的底端设有一孔洞,孔洞上层为一长槽孔,下层设多个限制孔与长槽孔相连通;一连接板嵌合于外套筒与外底套间,外底套上设有容置槽可容置连接板;一定位栓穿设连接板上,一端穿至外套筒的贯穿孔及管座体孔洞上,另一端凸露至外底套外;一推钮嵌合住定位栓凸露于外底套外,推钮的上下推动,定位栓在长槽孔与限制孔间位移;当扶手欲旋转角度其推钮往上扳动,定位栓位于左右自由移动的长槽孔内,扶手转至所需角度,推钮往下扳动,定位栓位于无法移动的限制孔内,其扶手无法转动而定位,而具实用性。(*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办公椅,特别涉及一种使办公椅的扶手旋转至定位后即无法再任意转动的办公椅扶手旋转定位装置。然而,依一般人的使用习惯,在扶手20角度调整后即希望能定位住而正常使用,但上述扶手的角度旋转调整功能虽可使扶手20自由转动调整,但并无任何固定或定位机构,使得扶手20很容易稍一施力即又转动移位,无法满足一般人的使用需要。有鉴于已知结构所产生的缺点,本创作人以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并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研究改进,遂有本技术的产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办公椅扶手旋转定位装置,该扶手具有一外套筒,于外套筒内设有一可转动的管座体,管座体内并嵌入一可上下位移的长条架,另在该外套筒靠近顶缘处设有旋转结构,其特征是该管座体的底端处设置有一孔洞,该孔洞包括有上下两层,上层是为一长槽孔,而下层则设有多个限制孔,该些限制孔并与长槽孔相连通,而外套筒则在相对应于长槽孔与限制孔处设有一垂直的贯穿孔;一连接板,该连接板是嵌合于外套筒与外底套之间,且外底套上设有容置槽,使连接板容设于该容置槽内;一定位栓,该定位栓是穿设在连接板上,其一端是穿设至外套筒的贯穿孔及管座体的孔洞上,而另一端则凸露至外底套外;一推钮,其是嵌合住定位栓凸露于外底套外的一端,由推钮的上下推动,定位栓可在长槽孔与限制孔间位移;当扶手欲旋转角度其推钮往上扳动,该定位栓位于左右自由移动的长槽孔内,此时,即可转动扶手至所需的角度,该扶手转至所需角度,其推钮往下扳动,该定位栓位于无法移动的限制孔内,其扶手无法转动而定位;该连接板的一面是延伸有一凸起部,于凸起部上贯穿有一穿孔,该定位栓穿设在穿孔中。本技术的一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是在管座体底端处设有略呈倒山字形的孔洞,其孔洞包括有上下两层,上层是为一长槽孔,下层则设有多个限制孔,该些限制孔并与长槽孔相连通,而外套筒则在相对应于该长槽孔与限制孔处设有一垂直的贯穿孔,该贯穿孔的长度略等于孔洞的垂直长度,另外,该定位装置设有一定位栓,定位栓是连接在一连接板上,其并由一推钮控制其上下位移,该定位栓并由外套筒的贯穿孔穿设至倒山字形孔洞中,如此,当扶手欲旋转角度时,即使推钮往上扳动,使定位栓位于可左右自由移动的长槽孔内,此时,即可转动扶手至所需的角度,待转至所需角度后,再使推钮往下扳动,使定位栓恰位于无法移动的限制孔内,此时,扶手即无法由旋转结构任意的转动,从而解决了使其配合使用者的需求作左右一定角度的旋转,且旋转定位后即无法再任意转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其是使办公椅的扶手可配合使用者的需求作左右一定角度的旋转,当扶手欲旋转角度时,即使推钮往上扳动,使定位栓位于可左右自由移动的长槽孔内,此时,即可转动扶手至所需的角度,待转至所需角度后,再使推钮往下扳动,使定位栓位于无法移动的限制孔内,并使扶手旋转至定位后即无法再任意转动,而具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A是已知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1B是图1已知扶手的旋转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图2A是图2中管座体的立体示意图(与已知管座体不同方向)。图2B是图3中外底套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定位装置呈自由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定位装置呈定位限制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办公椅扶手旋转定位装置,请参照图2、图2A、图2B、图3所示,其是使办公椅的扶手10可配合使用者的需求由旋转结构作左右一定角度的旋转,且旋转后由该定位装置5予以定位;其中,该扶手10的大体结构及其旋转结构与上述扶手20类似,包括有一外套筒1(如已知的外套筒201),外套筒1外套合有外覆管2(如已知的外覆管208),其顶端与长条架4连接而一起动作,于外套筒1内设有一管座体3(如已知的管座体202),但底端有部分延长段供设置孔洞51,管座体3内嵌入一可上下位移的长条架4,另外,在该外套筒1靠近顶缘处设有旋转结构,其仍是由定位孔及弹性球形钮所构成,使长条架4带动管座体3左右转动时,其弹性球形钮会卡合于所相对应的定位孔内(请参考图1、图1A所示),由于该旋转结构非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此不予详加赘述。本技术中,该定位装置5是在管座体3底端处设有略呈倒山字形的孔洞51(以配合旋转结构可作向内、置中、向外的三种角度调整的定位孔),其孔洞51包括有上下两层,上层是为一长槽孔511,下层则设有多个限制孔512,该些限制孔512并与长槽孔511相连通,而外套筒1则在相对应于该长槽孔511与限制孔512处设有一垂直的贯穿孔11,该贯穿孔11的长度略等于孔洞51的垂直长度,另外,该定位装置5设有一连接板53,其连接板53的一面延伸有一凸起部531,于凸起部531上贯穿有一穿孔532,该连接板53即嵌合于外套筒1与外底套6之间,且外底套6在相对于凸起部531处设有容置槽61,使凸起部531穿过该容置槽61而凸露于外,而容置槽61上下间距大于凸起部531,使连接板53可于容置槽61中上下位移;再由推钮54由外部罩盖住凸起部531并卡合在一起,而可由推移推钮54呈上下移动以同时带动连接板53及定位栓52上下移动,如图2所示。请继续参照图3所示,本技术中,在连接板53的穿孔532中穿设有一定位栓52,定位栓52的定位端522是穿设至外套筒1的贯穿孔11及管座体3的孔洞51,而另一端则形成有一凸露至外底套6外的扩大头部521,该扩大头部521由推钮54挡止住。而推钮54是嵌固在凸起部531上而可上下推动,而由推钮54的上下推动,使定位栓52可在外套筒1的垂直贯穿孔11间上下移动,以及在孔洞51的长槽孔511与限制孔512间位移。请参照图4所示,当扶手10欲旋转角度时,即使推钮54往上扳动,使推钮54一同带动连接板53、定位栓52向上位移,使定位端522从原位于一限制孔512的位置移动至可左右自由移动的长槽孔511内,此时,因不再受到限制,使扶手10相连的管座体3可由旋转结构转至所需的角度,待转至所需的角度后,再使推钮54往下扳动,使推钮54一同带动连接板53、定位栓52向下位移,使定位端522又卡入于无法移动的另一限制孔512内,如图5所示,故调整角度后的扶手即无法再由旋转结构任意的转动。本技术中,该定位栓52是由推钮54作轴向的移动,使定位栓52在管座体3的孔洞51中自由位置(在长槽孔511内)与限制位置(在限制孔512内)间交互位移,当然,该定位栓52亦可以其它位移方式作移动,例如利用按压的方式,使定位栓52能作径向的位移,并在压入和退出两档作循环式变换,即按压定位栓52而可使定位端522压入一限制孔512内并停留住,使管座体3形成锁定状态;若再按压定位栓52,即可使定位栓52回复至退出档并停留住,此时定位端522亦退出限制孔512,使管座体3形成自由状态而可转动,则亦可达到定位栓在自由位置与限制位置间交互位移的目的。本技术中,并由该定位装置5的定位,使扶手10在旋转至一定角度后即无法再任意的转动,使扶手10在使用上能更加的便利。上述所揭示的图式及说明,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非为限定本技术的实施例,大凡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其依本技术的特征范畴所作的其它等效变化或修饰,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办公椅扶手旋转定位装置,该扶手具有一外套筒,于外套筒内设有一可转动的管座体,管座体内并嵌入一可上下位移的长条架,另在该外套筒靠近顶缘处设有旋转结构,其特征是:该管座体的底端处设置有一孔洞,该孔洞包括有上下两层,上层是为一长槽孔,而下层则设有多个限制孔,该些限制孔并与长槽孔相连通,而外套筒则在相对应于长槽孔与限制孔处设有一垂直的贯穿孔;一连接板,该连接板是嵌合于外套筒与外底套之间,且外底套上设有容置槽,使连接板容设于该容置槽内;一定位栓,该定位栓是穿设在连接板上,其一端是穿设至外套筒的贯穿孔及管座体的孔洞上,而另一端则凸露至外底套外;一推钮,其是嵌合住定位栓凸露于外底套外的一端,由推钮的上下推动,定位栓可在长槽孔与限制孔间位移;当扶手欲旋转角度其推钮往上扳动,该定位栓位于可左右自由移动的长槽孔内,该扶手转至所需角度,其推钮往下扳动,该定位栓位于无法移动的限制孔内,其扶手无法转动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阳
申请(专利权)人:李清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