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清阳专利>正文

一种塑料发泡专用加工装置改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57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塑料发泡专用加工装置改良,是利用圆盘式回转输送盘(10)为主体部分,使圆盘面上的外环区成为供复数组发泡成型模具(70)连续排列的载送面,并使各模具预温用的进、出水管接至圆盘面上中环区处所设集水管上,进、出两集水管各藉一径向接水管引接至圆盘面中央一同转的架体(12)上,形成循环式供水预温系统,又在中央轴的枢接管内穿设一真空吸气管道,使管道底端衔接至外置真空机(60),上端则接引至各模具内,达到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性并减少空间。(*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发泡专用加工装置改良本技术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发泡专用加工装置改良。一般使用的塑料发泡加工装置,主要包括有一套模具输送系统、一套模具加温系统及位于输送装置旁侧的一台发泡材料灌注机,其中,输送装置的承载面是呈椭圆形循环式设计,并依序而划分成灌注区、成品取件区、模具加温区,再回复到灌注区等不同作业区,并分配适当人员配合作业,使承载面上所排列的复数组模具得以循序慢速行进而供循环式作业,此种椭圆形输送系统存在下列缺欠:1、由于常用的模具加温系统是设在椭圆形较长直段区的隧道式烤炉结构,供模具依序进出,再由于烤炉由外体加温,因此不但耗电,而且又是区段加温,无法在整条循环线上持续保持所欲需的温度状态,又加上温热后的模具常是外热内冷,从而影响到成品的质量稳定。2、又由于发泡成型物所添加的发泡剂在受热后所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在隧道式烤炉体中因只有前后两开口而不易消散,当累积至一定量后,易因任何火星而造成气爆,实在不安全。3、由于一般的长椭圆形输送系统,中间段较长,因而占用空间大,并使工作区距离也相对拉长,操作人员彼此支援性差,不利于整体作业的顺畅,无法提高工作效率。4、再由于一般整套输送设备费用较高,且又须较大空间才能安装,使成本相对提高。5、在一般的加工装置中,循环渐行的复数组模具上无法配置真空抽气设备,而有一种具有外覆布,如莱卡布或聚氯乙烯皮的发泡成型体,须先将外覆布夹置在模具内,再利用模穴面的真空抽气予以吸附定型,再灌注发泡体予以发泡成型,则此种产品无法利用一般的输送式装置来加工,-->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性,也就是说,须另设置固定式工作台供模具及真空机定位配置才可完成,造成设备的浪费及成本的增加。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欠,而加以改良设计,提供一种塑料发泡专用加工装置改良。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依据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塑料发泡专用加工装置改良,是利用圆盘式输送盘作为主体,使盘面外环区供承载复数组模具,中环区供设置模具予温用的回水系统,中央轴区则供回水系统与外接大输水管枢接,使整体输送盘上所列置模具均可具有循环回水式予温效果,藉此达成省电、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及提高产品质量;此外还利用中央轴区的枢接管构造而另加设一真空吸气管道,使其一端与外置真空机衔接,另一端则可接引至各模具内供发泡物外覆布的抽气定型使用,使原加工装置额外增加一真空抽气功能,从而达成高效率的使用目的。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输送盘与回水系统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真空抽气结构的侧面示意图。(10)为输送盘、(11)为载送面、(12)为架体、(20)为驱动机、(30)为水加热机、(31)为进输水管、(311)为垂直管、(32)为出输水管、(33)、(34)为回转头、(40)为回水系统、(41)为进水管、(42)为出水管、(43)为圆环型进水集水管、(431)、(441)为小管接头、(44)为出水集水管、(45)、(46)为径向接水管、(451)为垂水管、(50)为发泡材料灌注机、(60)为真空机、(61)为固定导管、(62)为防漏构件、(63)为导管、(64)为轴承构件、(65)为密闭气室、(66)为径向导管、(67)为圆环形通气管、(68)为软性气管、(70)为发泡成型模具、(71)为进水口、(72)为出水口。-->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及附图4所示,本技术是由输送盘(10)、驱动机(20)、水加热机(30)、回水系统(40)、发泡材料灌注机(50)及真空机(60)等所构成,其中,驱动机(20)用以驱动输送盘(10)呈稳定而定速转动,而水加热机(30)、灌注机(50)及真空机(60)则分别依需要而设置于输送盘(10)旁侧适当处,输送盘(10)为一圆盘式回转输送盘,使输送盘(10)面上的外环区成为供复数组发泡成型模具(70)连续排列的载送面(11),在复数组的各模具(70)内部开设有热模用的连续式走水通道,该连续式通道在模具(70)外表形成一进水口(71)及出水口(72),使用时,复数组模具(70)的各进出水口(71)、(72)均与回水系统(40)相连接,进出水口(71)、(72)各与一软管式而可调整的进水管(41)及出水管(42)衔接,软管式进水管(41)及出水管(42)再各引接至输送盘(10)面上中环区处所固设的圆环型进水集水管(43)及出水集水管(44)上,而该圆环型进水集水管(43)及出水集水管(44)即一外一内固设在圆盘面中环区近载送面(11)处,在各集水管上等距设有复数个小管接头(431)及(441),供与复数组进水管(41)、(42)相接;又在两进出集水管(43)及(44)上各藉一径向接水管(45)及(46)再引接并支撑于输送盘(10)面中央一同转的架体(12)上,并使径向接水管(45)及(46)都在架体(12)处改向而成为中央轴垂直管,再由架体(12)中央轴方向分别向上或向下枢接于同位在中央轴上的另一外接的固定式进输水管(31)及出输水管(32)上,再向外引接至外置的水加热机(30),而接水管(45)与进输水管(31)及接水管(46)与出输水管(32)的枢接处都藉回转头(33)、(34)来达成枢转连接状态;在使用时,整套回水系统(40)与载送面(11)、架体(12)等都在输送盘(10)上同时回转,但藉回转头的枢接而得以与外置且固定的水加热机(30)、输水管(31)、(32)等,共同组配成一组循环回水式的模具予温装置,可达成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占地空间、增加安全性及提高产品质量等优点;真空机(60)接一固定导管(61)而引接至输水管(31)的垂直管(311)下方,再藉防漏构件(62)连接至导管(63)-->而穿设于该垂直管(311)的内部中心轴心处,并再向上延伸而穿设于回转头(33)的内部轴心处;导管(63)再续向上延伸而穿设于接水管(45)的垂直管(451)内部轴心上,再穿过垂直管(451)上方管壁,并藉轴承构件(64)而引伸入一固设于垂直管(451)上方管壁的一密闭气室(65)内,而导管(63)的尾端部在气室(65)内呈开口状而与气室(65)相通,此时的导管(63)与进输水管(31)呈固定状态而不随输送盘(10)回转,而气室(65)与接水管(45)则是固设于输送盘(10)上面随之回转,而气室(65)则连通一径向导管(66)而至一圆环形通气管(67)上,该圆环形通气管(67)可与两集水管(43)及(44)并排,其上也可对应小管接头(431)及(441)而设置软性气管(68)供与模具(70)的模穴面相通,则当另配合其他控制构件即形成一真空抽气装置,可配合作业需要对载送面(11)上各模具(70)随时提供真空抽气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发泡专用加工装置改良,它是由输送盘(10)、驱动机(20)、水加热机(30)、回水系统(40)、发泡材料灌注机(50)及真空机(60)等所构成,其特征在于驱动机(20)用以驱动输送盘(10)呈稳定而定速转动,而水加热机(30)、灌注机(50)及真机(60)则分别依需要而设置于输送盘(10)旁侧适当处,其中输送盘(10)为一圆盘式回转定速输送盘结构,使输送盘面上的外环区成为供复数组发泡成型模具连续排列的载送面(11),回水系统(40)包括复数组软管式进水管(41)及出水管(42)供与复数组模具上予设的各进出水口(71)、(72)相连接,使水可进出于模具(70)内部作业加温使用,软管式进水管(41)及出水管(42)再各引接至输送盘(10)面上中环区处所固设的圆环型进水集水管(43)及出水集水管(44)上,而该圆环型进水集水管(43)及出水集水管(44)即一外一内固设于圆盘(10)面上中环区近载送面处,各集水管等距设有复数个小管接头(431)、(441),供与复数组进水管相接;又在进、出两集水管再各藉一径向接水管(45)、(46)再引接并支撑于输送盘(10)中央一同转的架体(12)上,并使径向接水管(45)、(46)都在架体(12)处改向而成为中央轴垂直管,再由架体(12)中央轴方向分别向上或向下枢接于同位在中央轴上的另一外接的固定式进输水管(31)及出输水管(32)上,再向外引接至外置的水加热机(30)上,而接水管(45)与进输水管(31)及接水管(46)与出输水管(32)的枢接处都藉回转头(33)、(34)来达成枢转连接状态;真空机(60)接一固定导管(61)而引接至输水管(31)的垂直管(311)下方,再藉防漏构件(62)连接至导管(63)而穿设于该垂直管(311)的内部中心轴心处,并再向上延伸而穿设于回转头(33)的内部轴心处,导管(63)再续向上延伸而穿设于接水管(45)的垂直管(451)内部轴心上,再穿过垂直管(451)上方管壁,并藉轴承构件(64)而引伸入一固设于垂直管(451)上的密闭气室(65)内,而导管(63)的尾端部在气室(65)内呈开口状而与气室(65)相通,导管(63)与进输水管(31)呈固定状态而不随输送盘(10)回转,而气室(65)与接水管(45)则呈固设于输送盘(10)上而随之转动,而气室(65)则连通一径向导管(66)而至一圆环形通气管(67)上,该圆环形通气管(67)可与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发泡专用加工装置改良,它是由输送盘(10)、驱动机(20)、水加热机(30)、回水系统(40)、发泡材料灌注机(50)及真空机(60)等所构成,其特征在于驱动机(20)用以驱动输送盘(10)呈稳定而定速转动,而水加热机(30)、灌注机(50)及真机(60)则分别依需要而设置于输送盘(10)旁侧适当处,其中输送盘(10)为一圆盘式回转定速输送盘结构,使输送盘面上的外环区成为供复数组发泡成型模具连续排列的载送面(11),回水系统(40)包括复数组软管式进水管(41)及出水管(42)供与复数组模具上予设的各进出水口(71),(72)相连接,使水可进出于模具(70)内部作业加温使用,软管式进水管(41)及出水管(42)再各引接至输送盘(10)面上中环区处所固设的圆环型进水集水管(43)及出水集水管(44)上,而该圆环型进水集水管(43)及出水集水管(44)即一外一内固设于圆盘(10)面上中环区近载送面处,各集水管等距设有复数个小管接头(431)、(441),供与复数组进水管相接;又在进、出两集水管再各藉一径向接水管(45)、(46)再引接并支撑于输送盘(10)中央一同转的架体(12)上,并使径向接水管(45)、(46)都在架体(12)处改向而成为中央轴垂直管,再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阳
申请(专利权)人:李清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